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運動養生方法有哪些?

運動養生方法有哪些?

鍛煉方式:

1.頭發護理:頭發是人體健康的標誌。頭發是否烏黑、潤澤、有彈性、濃密,與氣血、腎、腦密切相關。所以,生活中除了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情感上保持開朗、豁達、冷靜、樂觀;除了在飲食上註意營養,還應該多梳幾次頭發,多按摩幾次頭皮。隋朝的晁在《病因論》中說:“梳頭千遍,頭不白”。明朝的《取生錄》也說:“多送梳子,除風明目,不死之道。”梳子就是梳頭發。多梳頭可以清醒頭腦,提高視力,疏通血管。具體方法是每天早、中、晚用十個手指代替梳子,從額骨的眉毛內尖開始,經過發際線、前頂、頭頂到後腦勺的發際線,重復數十至數百次。如果能堅持幾年,可以讓白發變黑,稀疏的頭發變密。

2、咬牙切齒:中醫自古以來就很註重保護牙齒。“齒之標為腎,而依此,興亡依此。”說明牙齒與人的生長發育和體力密切相關。牙齒保護是固定牙齒的第壹步。唐代《千女方》說:“飯後要漱幾次口,使口咬。”提倡飯後漱口。元代《吃食正》說:“清丹用鹽刷牙,無牙病。”這比漱口更進壹步。但這些都是口腔衛生護齒方法,比護齒更重要的是保健、敲牙、固齒。晉代的葛洪說:“早晨敲三百次牙的人,決不動搖。”隋朝的晁也說:“雞叫時,妳常常敲妳的牙齒,三十六次。做久了,牙齒就不咬了,牙齒就牢固了。”方法是早上或睡前輕閉雙唇,然後有節奏地輕輕叩擊牙齒。至於敲門多少次好,站著給人看,不必拘泥於古人的說法。經常敲門可以強健牙齒,促進消化,預防牙病。

3、腦:中醫認為“腦為神之本”,“腦為元神之宅”。“神”,中醫指人的精神思維活動。所以健腦養生的目的是保持“精神”(思維)健康。但是,大腦與腎臟有著密切的關系,大腦的思維活動是否敏捷,取決於腎精的滋養。中醫有“腎主骨,生髓,通腦”和“腦為髓海”的說法,可見能滋補腎精者,能健腦,延緩人腦衰老。顯然,這裏強調的是節欲和禁欲的重要性。其次,適當用腦。漢代司馬遷曾說:“不用則無用,用多則累。”善於用腦,可以提高智力,使思維敏捷,老了也聰明睿智;過度用腦和情緒刺激會導致精神失常和早衰。而且食補、藥補也是中醫強調的健腦措施之壹。魚、肉、蛋壹般用來養血補髓;用核桃、黑芝麻、龍眼肉、大棗等。提高智力和鎮靜頭腦;用腎氣丸補腎固精。後人根據古今中醫文獻整理出壹套簡單易用的健腦操,分為呼吸、梳頭、揉太陽穴、抱肩、搓臉(面)等教學板塊,限於篇幅,不作詳細描述。

4、揉腿洗腳:步子穩健,走路從容,是衡量老年人健康和衰老的表現。我想說:“人老了就老了。”所以古人更註重腿腳的活動和護理。鍛煉腿腳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早飯晚飯後散步,可以活血通絡,活絡關節,幫助脾臟消化,強健腿腳。其次是腿部和足部按摩,有以下幾種方式:

1“幹洗腿”。即雙手緊緊握住壹個大腿根向下用壹點力搓到腳踝,再搓回大腿根。這種方法可以增強行走能力,防止腿部靜脈曲張、水腫和肌肉萎縮。

2扭轉膝蓋。雙腳並攏,雙膝微屈,雙手放在膝蓋上,前後左右轉圈活動膝蓋20 ~ 30次,可預防膝關節疼痛,恢復下肢疲勞。

3拉腳。雙腿伸直坐在床上,低頭前傾,雙手扳腳尖30次,可以鍛煉腰腿,強健雙腳。

4搓腳。點足正中湧泉穴,有補腎養陰、寧心安神的作用。先暖手掌,再搓腳底100次。最好是腳底有溫暖的感覺。另外,每天晚上睡覺前用35℃的水泡腳2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