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從瑜伽看知行合壹

從瑜伽看知行合壹

剛剛看到祖義老師之前在瑜伽課上講的,是壹個叫麥子的同學整理的。現在與妳分享,細細品味:

理論和概念上的溝通——在更無形的領域做出調整。語言背後最深的含義是:聲震,波。影響人際關系的因素有很多,聲音,氣場,氣息。感知瑜伽可以是多維度、多層次的。

因此,教授的理論認為,無形的身體變化是存在的。妳越傾向於從心理上練習瑜伽,妳的身體變化就越快。相反,用動作練瑜伽又慢又費力。

事情的背後都有本質原因,比如身體的勒緊韁繩,不排除物質的老化,但這是* * *,只是個體的狀態不同而已。精神狀態在某種程度上與身體相匹配。瑜伽註重的是匹配的原因,不是身體如何變得柔軟,也不是心理,而是匹配的程度。

當知行合壹,人就會快樂健康。國學熱潮與養生。如果妳知道99,妳只做1,所以98有很多差距。如果妳知道5,4線,差距只有1,那麽這個人成熟,聰明,穩重。精神知識的速度很快,身體的速度卻跟不上。

瑜伽就是調頻,讓身體和心靈處於正確的頻率,然後健康和喜悅自然就出來了。80Hz不需要強求300Hz健康歡樂。當身體和心靈的頻率接近並融合時,身體是柔軟的,心靈是舒適的。但如果心理糾結多了,身體會有反應。

心不居中,就會矛盾。人有兩個大腦:腦和心。兩個心臟:心臟和消化系統。胃腸功能差是心臟好不好的標誌和驗證。胃居中。中醫先治胃氣,藥適不適合先看胃的感覺。脾胃的狀態反映了心的狀態。胃變成了水谷,而人體就是水谷。

瑜伽是心理學的實踐,在體式的幫助下。身體很難停留在壹種狀態,身心關系被打破。突破前的存在叫格局,打破的瞬間是艱難的。舊的模式消失了,新的模式沒有建立起來。

練習體式不是為了美。不要被圖片所迷惑。體式的練習是壹種心理上的突破。“打破我自己的規則”壹定會讓妳堅持妳習慣的模式,壹定會讓妳對新的模式感到不適應。每個人對新格局的接受程度不同,取決於身心的開放程度,以及對過去的突破程度。

不破不立,就建立了對大規律的認知。時代潮流,個人命運,用來打破“自我執念”,慢慢看清並服從更大的規律。不聽話就有所為,聽話就無所不為,也就是融入了某個東西。

比如,妳不需要遊泳。有為,不摻合,逆行。融入更大的東西後,我自然會去那裏,感受更大的東西帶給妳的力量。

做體式的時候,氣是水的流動,融化成呼吸。體式的強制性和力度自然會消失,會跟著氣走,氣息的深淺會影響全身的感覺。如果對抗呼吸,需要用很大的力量來完成體式。隨著壹個人越來越融入,整個身體狀態都會發生變化。體式會影響體內和體外的化學反應,即神經內分泌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