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治水壹樣,堵不如疏。壹個人或壹件事要發展,就得有成長的空間。沒有這個成長的空間和通道,就沒有發展的未來。比中醫更深刻的不是中醫,而是人體。人體繼承了數百萬年的進化基因,產生了與自然生長變化相協調的本質存在,而中醫只是對自然和人體的膚淺認識。
只是相對於人類的認識,也算是深刻的,但自然與人體的自然存在,以及中醫解讀人體與自然的知識,還是更多的未知與未解。對於任何壹個文明來說,面對人體和自然,都有這樣壹種矮化的狀態,所以有自己的缺點和不足,而不了解並不是所有文明的問題。相反,它是文明面對自然,面對人體的自然存在。
而中藥的上升通道和上升空間並不高。如果學了之後不能學以致用,就沒有價值,也不會有更多的天賦去開發。因為如果壹個家庭想盡辦法讓壹個很有天賦的學生學中醫,畢業後找不到工作。這種專業技術平時只能作為個人健康素養的常識來應用,這樣的投入得不到任何收益是虧的。
那麽這個中醫人才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現有的中醫院擠滿了人做著自己束手無策的事情,而自己不得不去找壹份完全不合時宜的工作來完成生存計時。這個行業的自然發展就會受到限制。所以,任何壹個職業,如果沒有良好的供求關系,就沒有提升的空間,也就沒有上升的通道,也就沒有人會來到這條不通的路上,因為當生存成為現實,發展就只能是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