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舌頭看健康
1,鏡舌
即舌無苔,光滑如鏡。輕度營養不良,或缺乏鐵或維生素B2;嚴重的話說明津液不足,病情嚴重。
如果久病患者的鏡舌呈絳紅色,也要預防敗血癥。如果老人的舌頭光滑如鏡,舌根的兩條脈絡變粗變長,說明有肺心病。
2.牛舌
就是舌質暗紅,舌苔像牛肉壹樣剝落。牛舌常見於惡性貧血患者。
長期吃玉米和高粱的人容易缺乏煙酸,導致記憶力下降和老年癡呆癥。
3.打妳的舌頭
表示舌面有許多紅色的刺突起,像草黴菌的果實。舌尖或舌邊出現刺孔,說明熱盛,可見於各種發熱性傳染病或大面積燒傷患者;舌部出現穿刺,多是因為熱毒較多或熱入血,容易休克昏迷。
失眠、便秘或夜間工作壓力大,以及維生素缺乏、營養不良、大腦皮層功能障礙的人,舌上也會出現紅刺。
4.開裂的舌頭
舌面裂紋包括深裂紋、淺裂紋和不同方向的裂紋、皺紋。舌面淺裂主要是由於舌黏膜萎縮,深裂則是更嚴重的舌萎縮性病變。
5.用心和用語言表達
即舌苔中間有壹小塊空白,舌苔已經脫落,往往說明體內缺乏營養。
顫抖的舌頭
伸舌時出現不自主震顫,可見於高熱、甲亢、高血壓及壹些神經系統疾病。
農社
反復將舌頭伸出口腔,舔嘴唇,稱為擦舌。心脾內熱,動風先兆或小兒智力低下。伸舌和舌手法的區別在於,前者難以伸和縮,後者可以伸和縮,但反復縮和吐舌。
6.舌頭僵硬
舌既不腫也不縮,但堅韌,失去了平時的柔軟和彈性,也稱為“強舌”。“強舌”常見於壹些嚴重的疾病,如昏迷、驚厥等。
舌上少數局部因素,如嚴重的舌潰瘍或舌上堆積幹硬厚苔,使舌旋轉不靈活,但很容易與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引起的舌僵硬相區別。
教妳如何讀舌知健康。
舌頭振動:在鏡子前伸出舌頭。如果妳的舌頭輕微顫動,很可能是精神緊張、體力下降的征兆。
建議:盡快調整作息時間,合理飲食,否則很快就會面臨神經衰弱的危險!
紫舌:當血液中含有大量廢物,體內水分供應不足時,缺氧血和含氧血就會混合在壹起,使血管變成紫色。如果除了舌頭發紫還感覺到肩膀僵硬,腰酸背痛,說明體內已經沈積了太多的毒素!
建議:堅持壹周清淡飲食,保持規律的輕度有氧運動,毒素很快排出。
舌苔太厚:舌苔像豆腐渣壹樣容易被刮掉,可能是腸胃功能失調或暴飲暴食所致。
建議:最好去消化科,讓醫生幫妳降胃火。
舌苔太薄:舌苔莫名脫落,舌面顏色斑駁不均勻,醫學上稱為“地圖舌”。韓國醫學專家指出,過敏體質的人最容易出現這種情況,尤其是春秋兩季。“地圖舌”的出現,說明妳的抵抗力在下降。
建議:這段時間遠離花粉、小昆蟲等過敏原。
舌苔發黃:舌苔發黃很可能是感冒病毒入侵的信號。
建議:多吃南瓜等溫性食物,防止細菌入侵。
舌苔黑:舌苔淡黑,可能是體溫升高的原因。
建議:洗個熱水澡,做些放松運動,能有效降低體溫。
:
摘要
同名解剖器官。又名靈根和執念。位於口中。應該在心裏,品味。它與吞咽和發音密切相關。《靈樞脈度》:“心氣通舌,心和則舌可知五味”。《魂樞·哀寂》:“舌,聲之契機。”舌根稱為舌書;舌尖叫舌尖;舌頭的兩側稱為舌的兩側;舌根的肌腱稱為舌系統;舌的中部稱為舌中部。觀察舌的顏色、質量、形狀和舌苔是中醫望診的重要內容之壹。
舌診:診斷術語。是訪問的重點內容之壹。中醫疾病診斷的重要客觀指標。舌為心之苗,候於脾外,苔為胃氣所生。臟腑通過經絡與舌相連。手與舌的區別是舌根,少陰的足脈是舌根,厥陰的足脈是舌根,太陰的足脈與舌根相連,所以臟腑的病變可以反映在舌質和舌苔上。舌診主要是考察舌質和舌苔的形狀、顏色、幹燥程度,從而判斷疾病的性質、深淺、氣血的盛衰。曹張兵《辨舌指南》:“辨舌質,可辨臟腑虛實,視舌苔,可察六邪深淺。”舌診應結合舌質、舌苔和辨證。總的來說,兩者反映的病理變化是壹樣的,但也有不壹致的地方,需要綜合分析,綜合衡量,並參考其他證候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解剖結構
舌頭是由骨骼肌組成的器官,在口腔底部的表面有粘膜,上面覆蓋著黏液。裏面的肌肉排列在三個不同的方向,所以它可以靈活地移動。
口腔中的肌肉器官覆蓋著粘膜,其上的凸起稱為舌背。舌頭可分為三部分:根、體、尖。舌根表面黏膜上有許多小的結節狀突起,稱為舌扁桃體。舌頭表面有許多粗細不壹的突起,稱為舌乳頭。其中有些在舌乳頭上皮中含有味蕾,可以感受味道。正常情況下,上皮輕度角化脫落。角化上皮、填充在乳頭間隙中的脫落上皮、唾液、食物碎屑、白細胞等。形成正常的薄而白的舌苔。中醫常觀察舌苔,作為診斷的參考。舌下粘膜薄而光滑,中央有壹條粘膜皺襞與口底相連,稱為舌系帶。舌肌是壹種骨骼肌,非常靈活,參與咀嚼、吞咽和輔助語言活動。
舌相關疾病及其臨床治療
舌癌:舌頭容易發生惡性腫瘤,所以舌頭的淋巴引流尤為重要。舌背惡性腫瘤轉移至雙側頸上深淋巴結;而舌前部的惡性腫瘤直到晚期才轉移到頸深部淋巴結。由於這些淋巴結靠近頸內靜脈,舌轉移瘤可沿頸部頸內靜脈在頦下三角和下頜三角廣泛擴散。它是壹種發生在舌粘膜的惡性腫瘤。大部分是鱗狀細胞癌。發生在舌根的多與低分化鱗狀細胞癌前病變有關。多發生在舌內1/3邊緣,多為潰瘍型和浸潤型。周圍有浸潤,可引起舌運動障礙,影響語言、咀嚼、吞咽、進食。有壹股癌癥的臭味。區域淋巴結轉移早,轉移率高。活檢可以明確診斷。綜合治療效果好,可采用放療、化療、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包括舌部分切除術、半舌切除術、舌次全切除術、全舌切除術和舌、頜、頸聯合根治術等。組織缺損可用帶蒂皮瓣或遊離皮瓣修復。
診斷要點
(1)壹般發生在舌側緣1/3處,局部潰瘍或浸潤,自發疼痛。
(2)壹般惡性程度高,生長迅速,浸潤性強,常累及舌肌和舌下神經,導致舌運動受限,說話、進食、吞咽困難。
(3)晚期侵犯口底與原發性口底癌侵犯舌很難區分。
(4)慢性刺激因素常存在於腫瘤的相應部位,如牙齒的殘根或鋒利的邊緣脊;也可能出現白斑等癌前病變。
(5)舌癌常發生早期頸淋巴結轉移,尤其是頸上、中段淋巴結轉移;也可以跳躍式轉移。更遠處轉移到肺部。
(6)腫瘤活檢可證實病理性質。
款待
(1)腫瘤範圍有限、外觀淺表、分化好、浸潤小的原發竈。可進行局部手術切除或冷凍治療和激光治療;若浸潤較大,可先放療控制原發竈,再行頸淋巴結清掃術;舌癌晚期或舌根病變應以手術為主,輔以放療、化療。
(2)頸淋巴結應進行治療性或選擇性清掃。
(3)舌缺損大於1/2者,應進行組織移植舌成形術。
(4)中醫治療:
1.滯火上攻:舌質變厚或變硬,如豆類似菌;還是糜爛,突發蓮花。疼痛難忍,流涎腥臭,焦慮失眠,小便黃,苔黃,脈數。治療:清心降火,解毒化瘀。處方:導赤散加黃連、梔子、蒲公英、郁金、山豆根、白花蛇舌草、葡萄枝。
2.火傷陰:舌紫赤,腫痛,潰爛腥臭,轉動不便,飲食受阻,體熱口渴,消瘦,苔黃厚,脈滑。治法:清熱解毒,瀉火養陰。處方:清涼甘露飲加山豆根、山慈菇、龍膽草。
3.氣血兩虛:舌短,不能旋轉,進食困難,語言困難,形體消瘦,心悸氣短,精神疲乏或乏力,失眠,苔薄白,脈弱。治法:補益心脾,益氣養血。處方:歸脾湯。脖子腫的加海藻、昆布;陰虛熱盛者加生地、玄參、石斛;大便稀者加山藥、扁豆或用六君子湯。
舌根腫瘤切除術
應用解剖學:同壹舌的部分切除。
手術指征
1.舌根良性腫瘤或腫瘤樣病變,如混合瘤、淋巴管瘤、異位甲狀腺等。
2.舌根惡性腫瘤,距會厭有壹定距離,切除後不會影響會厭功能。
術前準備:同側舌切除術。準備壹套氣管切開術工具。
麻醉:鼻插管全身麻醉。
姿勢:仰臥位,墊肩,略向上。
手術程序
如果是鱗癌、腺癌等惡性腫瘤,應根據具體情況先進行單側或雙側頸淋巴結清掃。如果患者能張大嘴巴,且是良性腫瘤,將舌頭拉出口腔即可顯露腫瘤,可從中線劈開舌頭,將菱形腫瘤切除縫合;
如果舌頭拔不出來,或者是惡性腫瘤,就要在下唇中間縱向切開,甚至中間鋸掉下頜骨;中間切開下頜骨前,用微型鈦板將標記固定在下頜骨上,中線切開開口底部和舌體。顯露清楚後,腫瘤完全切除,舌體修復,分層縫合。堅固內固定復位固定下頜骨正中骨折;最後,分層縫合下唇切口。
手術意外處理:術中及時妥善縫合止血,避免術後呼吸道梗阻,必要時進行預防性氣管切開。
波利澤爾氏療法
1.術後插鼻飼管,術後壹般維持流質飲食6 ~ 8天,吞咽進食後可拔管。舌體會厭炎患者鼻飼液體需要65,438+0.5 ~ 30天,吞咽液體後才能拔管。
2.保持口腔清潔,每天做兩次口腔護理。如有咽瘺,應延遲鼻飼流質飲食,直至瘺口閉合。
3.全身使用抗生素來預防感染。
4.術後6 ~ 7天,拆除皮膚和下唇粘膜縫線。10天取下舌縫線,讓舌根縫線自行脫落。
5.如氣管切開術,術後用氣管切開術治療。
臨床經驗
1.如果腫瘤位於舌根外側部,鋸下下頜骨中線後,沿內牙槽脊下部切開開口內粘膜,將舌向健側牽拉,暴露腫瘤並切除。如果舌根切除面積較大,可用帶蒂皮瓣或遊離皮瓣修復。
2.如果舌根壹側腫瘤較大,累及咽側壁,也可在下頜角處切除患側下頜骨,前後牽拉下頜肌,徹底切除舌根及咽側病變。下頜骨截骨兩端復位,堅固內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