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人性中骯臟的東西

人性中骯臟的東西

孟子明確提出性善論,我們從小就被灌輸這個理論。

作為我們的精神導師,父母不會為我們普及腹黑論。

在我們學英語的年紀,只會壹遍又壹遍的重復世界美好的壹面。

他們把生活的陰暗面牢牢抓在手中,不給我們壹個眼神。他們怕我們控制不了。他們也堅信我們是最純粹的,他們害怕我們過早接觸這些東西。

但長大後我就不這麽想了,開始認同荀子的性惡論。

人性本惡,這種事情從壹開始就是惡的開始。

我們拋開人性這個虛無縹緲的東西,因為人性太難認定他了。

直接從生活本身來說吧。

生命本身可以說是壹個不斷掠奪的過程,掠奪其他資源,為了自己的生存和暴力毀滅壹切,吸取自己需要的養分。

從廣義上講,壹切掠奪行為都是邪惡的。那麽所謂的生活...就是邪惡,不斷犯罪的東西。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眼中的善本質上屬於陰暗面。

既然如此,善良從何而來?

我覺得只是我們形成了壹種社會形態,壹種把我們和彼此安全捆綁在壹起的生活,這樣我們才能生活的順暢,才能隱藏壹些東西。

妳越高,妳犯的罪越多,因為妳必須掠奪的東西越多。

從《他還是個孩子》在網上引起的討論浪潮開始,我們就壹直在為熊海子放下的罪行而唇槍舌劍。

壹方認為孩子太小不懂事,所以他們的錯誤,即使是時間上的大錯誤,也應該間接原諒,因為他們太小不懂事。

“不知道”這個詞真的可以掩蓋很多東西,包括罪惡。甚至在法律層面,也有保護那些熊海子的規定。

這是壹方面的看法,另壹方面,熊海子的錯誤是父母沒有教好他,所以父母應該承擔孩子犯下的錯誤,孩子選擇了原諒他。

只要受害者做到了,就會被壹群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的人用義正言辭來評判。

這就形成了壹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受害者繼續被迫害。

荀子所說的性本惡,顯然與孟子不同,他對人性的定義是:“生命的本質是什麽。”

荀子本意是描述性的,是天生自然的自然屬性,是不需要後天學習的天生本能。

而我們的本能其實是掠奪,掠奪是生命層面的惡。

這是有道理的,為什麽我們很難成為聖人,為什麽我們需要通過後期不斷學習,只是為了避免暴露隱藏在內心的陰暗面。

我們不斷克制自己,告訴自己這樣做是對的,我們開始遵循慢慢形成的規則。

於是在這條路上,我們逐漸分成了三種人,壹種成型良好的社會意識並將其發揚光大,引導更多的人向善,並努力讓這種社會意識超脫,更加完善。

第二種人控制不住內心的掠奪欲,就會全力以赴去掠奪,不擇手段。但我們不能這麽果斷地把他們關進黑監獄。

本質上,他們只是擴大了掠奪的範圍,僅此而已。

第三種人,走在兩者中間,搖擺不定。當他們“餓”的時候,甚至可以放下壹切,無限擴張自己的掠奪欲,更加肆無忌憚,瘋狂。

但是,當他們稍微豐滿的時候,就會變得超越第壹人稱的畸形憐憫,或者可以用網絡語言中的“聖母瑪利亞”壹詞來形容,對所有弱者都沒有理性的支持。這也是最可怕的壹種人。

人性就是這樣,那麽我們說的人心是什麽意思呢?

人心是人性最直觀的表現。從我們的語言中,行為可以清楚地反映出來。

壹個人獨處的時候最明顯。

我更加肆無忌憚,因為我不怕自己沒有陽光的壹面被發現。

從幾年前鬧得沸沸揚揚的玉林狗肉節,孕婦被逼跳樓,虐童事件,校園暴力事件,到最近的江歌事件..................................................................................................................................

然而,在這些事件的背後,又牽扯到了人性的另壹組表達。

躲在互聯網後面的鍵盤俠總是驕傲地評論壹切。

因為有了網絡的保護,言論變得肆無忌憚,人性表達得更全面,隱藏的內心想法更直觀。

如果人心和人性隱藏的本質從壹開始就是錯的,那我們存在的意義是什麽?

有無數睿智的哲學家投身於人為什麽而活的漩渦,終其壹生都無法解開。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釋迦牟尼出家了,結果就是人要麽涅槃,要麽死。

談到人性,安藤忠雄先生曾經說過,人性的提升必須分三個階段:知識、洞察力和勇氣,否則任何努力都是白費的。

所以,我們可以把人性看成壹個黑暗奇點。通過這個奇點,我們找到了身邊的光,也正是通過這種方式,我們擺脫了停滯的狀態。

人性總是復雜的,受很多因素影響。

江歌案已經告壹段落。如果陳世峰按照我們的意願被判死刑,我們是否也是他家人的間接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