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馬新勇,認識他的人都會提到他的勤奮與執著。看到他那麽多的獎牌與證書,我們知道那無壹不是他多年努力的見證。馬新勇的成名也許不像有些廚師那麽迅速、那麽幸運,而他並不是壹個急於成名的人。因此在自己的名氣方面從沒有過過多地宣揚,而是憑著自己的勤奮壹路走來。熱愛餐飲行業的馬新勇學廚出師後,踏踏實實的鉆研自己的廚藝。在參加1996年鎮江市中式烹調青年大賽中脫穎而出,榮獲第壹名,被授予鎮江市“十佳名廚”的稱號,同時被授予鎮江市“技術能手”的稱號。在隨後的幾年中,通過各項比賽,不斷磨練,不斷檢驗自己,不斷尋求自身不足,然後再拿去競爭,不斷創新,不斷加深技藝功底。1997年參加鎮江市“金秋美食節”獲冷盤壹等獎、熱菜二等獎;1998年參加江蘇省第三屆烹飪大賽個人獲銀獎,團體或銅獎;1999年參加全國第四節烹飪大賽獲銀獎;2001年參加東方美食首屆國際烹飪大賽獲壹金壹銅;2002年參加香港“華夏美食”杯海鮮大賽獲金獎;2002年參加鎮江市市金秋“三怪”美食節展臺獲金獎。壹次次的競爭,最終造就了人才,在這些比賽中也充分顯示出了馬新勇多方面的廚藝才能。正是通過幾年來不懈的努力,由於成績的突出,馬新勇的能力已經被社會各界所認可。受鎮江電視臺的邀請搞過電視菜肴講座,曾經主編了《新概念家常菜》壹書,並經常到培訓班給高級班教授課程。業績的優良使得他的事跡入編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名廚》專欄。2001年被載入《華夏英傑》、《中國專家人名辭典》、《世界華人專家名典》。2002年榮獲《世界(中國)烹飪大師》提名、編入大典,還入編了《華夏名廚名店大辭典》、《中國烹飪名人大典》、《中國名廚技巧博覽》、《中國飯店管理人才大典》。馬新勇的成功在於他對工作的勤勉以及對知識的渴求。在1991年——1999年擔任優士園飯店行政總廚期間,多次被單位授予“優秀黨員”、“先進工作者”、“技術能手”、“特別貢獻獎”等榮譽,受到軍內外壹致好評。但他不像有些廚師,憑著壹道菜吃到底,有著創新精神的他在管理崗位感到知識不足的時候,馬上自發去學習,並利用業余時間完成了餐飲管理大專學業,使自己的職業資格、管理水平都上升到了更高的層次,並於2002年獲全國餐飲管理“華夏之星”——傑出廚房管理獎、2003年4月參加全國中餐廚師長爭霸賽獲金獎。強烈的創新意識令他又獲得了更多榮譽:2003年參加首屆香港“華夏美食”杯食雕獲金獎;2003年參加奇山杯全國迷宗菜交流比賽創新菜獲最佳金廚獎,創新菜獲金獎;2003年獲世界廚藝大師賽金獎;2004年參加中國長江江鮮烹飪大賽中個人獲特金獎、金獎。“江鮮海韻宴”獲團體特金獎;2004年被授予“中國廚王”稱號;2004年被國際餐飲協會授予“國際烹飪大師”稱號。在問到怎樣看待這麽多榮譽時,他說:“這些榮譽算不了什麽,比起眾多餐飲界德藝雙馨的老前輩來,我還有許多路要走,有許多東西要學呢!”馬新勇正是憑著自己這種執著的精神,不斷汲取著餐飲知識的精華,逐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在餐飲領域開拓著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