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拔罐減肥是哪個部位?拔罐減肥穴位圖?

拔罐減肥是哪個部位?拔罐減肥穴位圖?

拔罐是壹種古老的治療疾病的方法。雖然過程很痛苦,但能給人體帶來很多好處,消除身體多種不舒服的癥狀,給健康帶來很多好處。但是拔罐也是需要講究方法的,正確的方法可以給人體帶來很多好處。下面我們來詳細了解壹下拔罐是為了減肥的哪個部位。

1,背部拔罐點穴減肥

對以下穴位用閃火在穴位上拔罐,拔罐保持10 ~ 1。

5分鐘,每周2 ~ 3次。

1,脾俞穴

位置:胸椎棘突下11,側切1.5寸(背闊肌、最長肌、髂肋肌之間);功效:祛脾胃之熱,治腹脹。

2.三焦俞穴

位置:第壹腰椎棘突下,左右各2指寬;功效:將全身濕氣轉移到膀胱經,然後排出體外。

3.舒歌角

位置:背部第七胸椎棘突,距中線1.5寸;功效:瘦背,益氣,開胸膈。

4.肝俞穴

位置:第九胸椎棘突下,側切1.5寸;功效:疏肝利膽,理氣明目。

5.舒威角

位置:12胸椎棘突下,側開1.5寸;功效:主治胃脘痛、腹脹。

2、腹部拔罐穴位減肥

以下穴位,用閃火法,將罐子留在穴位處20分鐘,每周2 ~ 3次。

1,中脘穴

位置:上腹部,位於肚臍上方4寸處;功效:聚集和傳導水分和脂肪。

2.天樞穴

位置:中腹部,肚臍旁2寸;功效:調理腸腑,理氣解郁,促進消化。

3.氣海穴

位置:小腹,肚臍正下方1.5寸;功效:可治療水腫、腹脹、腹脹、便秘。

4.關元穴

位置:上腹部,肚臍正上方1.5寸;功效:能匯集小腸氣血,傳導任脈水濕。

5.監利穴

位置:上腹部,肚臍正上方3寸;功效:主治腹脹水腫,消除腹水肥胖。

6.供水點

位置:上腹部,肚臍正上方1寸;功效:健脾和胃,行氣利水,可治腹脹水腫。

7.石門穴

位置:下腹,臍下2寸;功效:能消除水腫,緩解腹脹。

3、大腿拔罐穴位減肥

在以下穴位選擇合適的體位,用閃火法在穴位上畫罐子並離開罐子15分鐘。每周2 ~ 3次。

1,雪海角

位置:在股骨前部,膝蓋骨內側端上方2英寸處,股內側肌的凸起處。功效:瘦腿,清血利濕。

2.成府穴

位置:位於臀部水平線中心下方;功效:瘦大腿,促進腿部脂肪燃燒。

3.石豐角

位置:位於下肢大腿外側;功效:運化水濕,消除下肢水腫和肥胖。

4.陰門穴

位置:大腿後方,承府穴與委中穴連線上,承府穴下6寸;功效:瘦大腿,改善大腿水腫。

5.浮圖穴

位置:位於大腿前隆起的股直肌;功效:指示膝腿麻痹,減肥瘦腿。

6.梁丘角

位置:膝關節用力拉伸時,肌肉突出部分的凹陷處;功效:能消除下肢水腫和肥胖。

4、小腿拔罐穴位減肥

1,足三裏穴

位置:小腿外側,小腿鼻下3寸,小腿鼻與解溪連線上;功效:疏通經絡,促進消化。

5、拔罐註意事項

1,拔罐要找對穴位。

拔罐,首先要註意部位是否正確。拔罐不僅僅是拔罐哪裏疼。中醫講究辨證論治。除了在疼痛部位的穴位拔罐,在疼痛的相關穴位拔罐也能達到效果。如果有的患者腰痛,可能需要在腿部的穴位拔罐。很多市民不知道人體的穴位,拔火罐最好在相應的正規醫院拔。

2.不宜反復拉扯紫印,直至消失。

有些人,壹次拔罐後,疼痛並沒有完全消失,在疼痛部位繼續拔罐,希望通過這種有力的手段治愈疾病。其實這是不對的。如果上壹次拔罐部位的紫紅色印記還沒有完全消失,就不能在紫紅色印記部位繼續拔罐,需要換到相關穴位上。否則不僅不能緩解疼痛問題,還可能帶來更多問題。

3.拔罐兩小時後洗澡。

拔罐時,有些人盡量延長拔罐時間,以為可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但專家提醒,拔罐時間應控制在10分鐘或10分鐘以內。如果時間過長,拔罐部位很可能會起泡、破裂甚至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