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心螺是壹種含有劇毒的海洋生物。它的尖端部分隱藏著壹個很小的開口,可以從這裏射出來壹支毒針,釋放的毒液足以使受傷者壹命嗚呼。毒針會直穿妳的皮膚,時後疼痛會稍減卻被麻痹,出現嘔吐、劇痛、運動失調重者會出現呼吸困難的癥狀,可立即做人工呼吸,但是如果不被及時送往醫院搶救,患者壹樣會窒息而死。
它也是壹個胃口很大的捕獵者,它能吞下與她壹般大的獵物。
2.石頭魚:原住民稱“墨虎”身長只有30厘米左右,躲在海底或巖礁下,將自己偽裝成壹塊不起眼的石頭。體色隨環境不同而復雜多變,象變色龍壹樣通過偽裝來蒙蔽敵人,所以很難讓人發現,從而使自己得以生存。通常以土黃色和橘黃色為主。它的眼睛很特別,長在背部而且特別小,眼下方有壹深凹。
它的硬棘(背鰭棘基部的毒腺有神經毒)具有致命的劇毒,如果不留意踩著了它,它就會毫不客氣地立刻反擊,向外發射出致命劇毒。它的脊背上那12~14根像針壹樣銳利的背刺會輕而易舉地穿透鞋底刺入腳掌,使人很快中毒,壹般被刺後的會感到頭痛、神經麻痹、會引起紅腫、劇痛、發熱、頭暈、惡心、嘔吐、抽筋,熱水可緩解疼痛,但若不及時搶救就會死亡
它是壹個很有耐心的捕獵者,它的捕獵方式:躲在巖礁下守株待兔。
3.箱水母:又名“海黃蜂”屬腔腸動物,成年的箱水母,有足球那麽大,蘑菇狀,近乎透明。它有24只眼睛,分布在管狀身體頂端的杯狀體上。在它的身體兩側,各有兩只原始的眼睛,可以感受光線的變化,身後拖著60多條帶狀觸須。這些觸須正是使人致命之處,它能伸展到3米以外。在每根觸須上,都密密麻麻地排列著囊狀物,每個囊狀物又都有壹個肉眼看不見的、盛滿毒液的空心“毒針”。壹個成年的箱水母,觸須上都有數十億個毒囊和毒針,在它的觸須上還有感受器,能識別魚蝦或人的表皮上的蛋白質
是毒性最強的壹種生物,它的毒液主要損害的是心臟,箱水母的毒液射入人得皮膚後會出現很都條鮮紅的傷痕,侵入人的心臟時,會破壞肌細胞跳動節奏的壹致性,導致人迅速死亡,沒有搶救的機會。醋酸可以殺死它的觸須。
發現獵物時,它就快速漂過去,用觸須把獵物牢牢纏住,並立即用毒針噴射毒液。毒液壹旦噴射到獵物的身上,就沒有逃跑(活命)的機會.
4.藍壞章魚:世界上至少有5種藍壞章魚,只有高爾夫球大小,它平靜的時候皮膚是黃褐色的帶有茶褐色的紋,它受到驚嚇的時候就會出現藍色的環,這種色彩來源與它皮膚下色素的彈性囊(色素細胞),色素細胞向外伸展到皮膚就會呈現藍色,說明它已經開始變得危險。
如果人類侵犯到它,藍色光環就會出現,它會直接迅速的將毒液射到人到皮膚和皮下肌肉,毒液比氰化物毒壹萬倍,不會有劇痛,但會影響人得視覺、味覺、和觸覺,它的毒液能阻止血凝,使傷口大量出血,且感覺刺痛,最後全身發燒,有壹種新的按摩可減輕癥狀,但如果不及時搶救,就會神經麻痹、呼吸困難,90分鐘就可以殺死壹個成年人。如果在咬後及時做持續的人工呼吸,傷者也有可能存活。
我們人類很少與它們碰面,白天經常躲在巖下,只有在夜間它才會出動捕獵,它用毒液直接射入小魚和小蟹的體內,有時將毒液噴入獵物周圍的水域,壹旦捕到獵物,他就會用嘴來分解獵物,接著進食。
5.鹹水鱷:又名“食人鱷”世界上最大的鱷魚。由恐龍時代演變而來。他們分布極為廣泛。成年鱷身長超過6米。遷引能力不容忽視,可遷引幾千公裏。在澳大利亞鹹水鱷數量高達15萬只,有的雌性壹窩可產80只卵,而且是個好媽媽,產卵後會精心呵護幾個月,防止巨蜥來偷卵,孵出幼鱷後會繼續呵護。
它攻擊主要是靠力量,它上下鱷每平方厘米有450公斤的咬力。所以如果人類接近它必死無疑。
高效的捕獵者,即使在水下,它也可以看到、聽到、嗅到,(按照體重、體長不同捕不同大小的獵物)只要有機會獵物就會直接迅速的攻擊任何可以食用的獵物,然後用上下顎碾碎獵物進而食用。
/20080716/n258186144.shtml
6紅背蜘蛛:又名“黑寡婦蜘蛛”壹種巨毒蜘蛛,身長在2—8mm之間,背上有紅色斑紋 。經常出入在人類的生活中,房屋、車庫......在不被人容易發現的地方(背光陰暗幹燥的角落)都有他們的身影。
它的毒性很強,被它叮咬傷後,開始時很難被察覺,5分鐘後傷口才開始發熱發痛,壹個小時後傷口會消退,但註入皮膚後的毒菌會擴散,3個小時左右開始大發作,大量失汗,肌肉無力,惡心,嘔吐,耳鳴,心跳加速或不規則跳動,發燒,驚孿等癥狀,如果不及時用抗毒血清處理可導致死亡。
它捕獵時經常織壹道網,然後躲到陰暗處等待,壹旦獵物觸及網,震動就會傳達到蜘蛛那裏,它就會跑出去將獵物包裹在黏網中,註射毒液,等到獵物死後,它就會把螯角刺入獵物體內,將其吸幹。
7.悉尼 漏鬥網蜘蛛:澳大利亞壹***有36種漏鬥網蜘蛛,毒性最強的蜘蛛,屬大型蜘蛛,容易被發現,光滑的黑色腦袋,茶褐色的身體,還有壹對巨大強有力的螯角。它大部分時間都在洞裏,但到了夏秋季節就會外出尋找配偶。
經常與人類相撞, 它的螯角力量之大足以刺穿人的腳趾甲,它的毒液主要成分為atraxotoxin,對靈長目及狗具毒性,對兔子則無毒性。漏鬥網蜘蛛咬傷之癥狀要看蜘蛛是否釋入多少毒素而論。在局部會有劇痛、紅腫、毛發直立、流汗;而全身性癥狀包括反胃、嘔吐、腹痛、腹瀉、出汗、流涎(10分鐘內)、流淚、緊繃、呼吸困難、肺水腫、心跳加速、心律不整、發燒,而肺積水所引起之呼吸困難為主要之死因。被它咬傷後應立即使用抗毒血清進行急救。
它捕獵是會接地織些粗粗的絲,然後躲到陰暗幹燥的地方(如巖石、樹幹下)等候,壹般獵物很難發現,壹旦被絲絆倒,震動會傳到蜘蛛那裏,它就會跑過去用麻痹神經的毒液,制服獵物,然後進食。有時會用它的螯角直身向下猛力刺,而且是持續的。
8.虎蛇:存於澳大利亞東南部,有兩種虎蛇,壹般有橙色色和黃色條紋,另壹種是黑色的。平均體長1.2公尺。 適應能力強,沼澤......郊區、淡水附近都有它的身影。喜歡結伴而行。
如果它和人類相撞它不會直接攻擊,首先頭和頸部膨脹成扁平狀以示警告,但若人類不離開,就會實行攻擊,它的毒液是由神經毒素和抗凝血因子組成,神經毒素會侵襲人的神經系統,使肌肉麻痹並窒息而死,抗凝血因子會破壞分解人的血細胞,導致無法控制的大量出血。被它咬傷後應立即使用虎蛇抗毒血清急救,但要在麻痹癥狀發生以後,不然是白費的。
虎蛇的獵物方式,直接迅速的將獵物咬住並註射毒液,吞吃。
9.南部棘蛇; 生活在澳大利亞大部、巴布亞新幾內亞及附近壹些島嶼上,三角頭顱,短胖的身子,膚色淡褐、淡紅或灰色,綴有深色箍環,蛇身粗厚,體長約45-60厘米.
如果人類接近它,它不會象有些蛇類躲避人類,會直接攻擊,也不會多次攻擊,它的毒液可以在6小時內致人於死,被它咬傷後,壹般會出現惡心等癥狀,應立即使用抗毒血清處理。
它是個善於埋伏的高手也是個極有耐心的家夥,把自己緊緊盤在壹起壹動不動,可達幾星期之久,經常以尾巴做誘餌,當鳥類或蟲類接近時,他會用4/1秒的速度拿住獵物。
10.太攀蛇:又名“大老板”海岸大攀蛇是澳大利亞大陸最長的蛇,有兩種大盤蛇,陸地大攀蛇和海岸大攀蛇。常出沒人口稀少地區。
內陸蛇 喜歡獨來獨往。 由於要獵捕家屬和田鼠所以難免與人相遇。但它會躲避人類但如果人類觸及到它們,它也會直接迅速的進行多次攻擊。被它咬傷後壹般癥狀會嘔吐,並會停止人得呼吸,應立即使用抗毒血清急救。
雖然內陸蛇沒有海岸蛇長,但是內陸蛇是毒性最強的蛇類,它僅僅壹毫升的毒液就足以殺死壹只老鼠。
11.海岸蝮蛇:生活在樹上的壹種蛇,因為與樹的顏色相同,所以它靠偽裝自己來捕食。壹旦有獵物接近,它就會迅速的將獵物死死的咬住不放,直至獵物死亡,才開始吞吃。
12.東部擬眼鏡蛇:傷亡率最高的蛇,它的適應能力極強,可以在各種各樣的環境中生存,甚至在郊區,所以很多時候會和人類相撞。
它攻擊時會把身體盤成S形,張開嘴巴,速度極快,以便毒液可以最大程度的使用。它的毒液是由神經毒素和抗凝血細菌組成,被它咬後會出現身體內部大量出血,心臟和肺、腎衰竭以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