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是中國西南部壹個較大的少數民族。解放前,布依人被稱為“仲家”、“水戶”、“夷族”、“土邊”、“本地”、“繞家”等。1953年,貴州省各地的布依族代表經過協商,正式統壹用“布依”作為本民族的名稱。布依族主要聚居於貴州省黔南、黔西南兩個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貴州、雲南、四川省的部分地區。人口二百五十四萬多(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布依族是中國古代“百越”的壹支,其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過去沒有本民族文字,壹直使用漢文,1956年人民政府為布依族創制了拉丁字母拼音文字。布依族的文化藝術絢麗多彩。民間流傳的口頭文學有神話、傳說、故事、寓言、諺語和詩歌等。傳統舞蹈有《銅鼓舞》、《織布舞》、《獅子舞》、《糖包舞》等。傳統樂器有嗩吶、月琴、洞簫、木葉、笛子等。地戲、花燈劇是布依族人喜愛的劇種。
布依族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水稻。男子喜穿對襟短衣、長褲、包頭巾,婦女穿右衽大襟衣,著長褲或褶子裙,戴銀質手鐲、耳環、項圈等首飾。由農家自已紡織的布依土布久負盛名。近年來,專門生產布依織錦、蠟染布和民族工藝服裝的企業相繼建立,產品遠銷東南亞、日本和歐美等地。
布依族喜歡依山傍水聚族而居,壹般是十幾戶或幾十戶為壹寨,也有上百戶至幾百戶的。住房有“幹欄”式樓房、平房和石板房,最具特色的是石板房。
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有的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傳統節日除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外,還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節”等,最隆重的節日是農歷“六月六”。
1949年底,大部分布依族地區獲得解放,至1959年3月,整個布依族地區獲得解放。1956年8月8日,建立了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後又相繼成立了貴州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1963年9月11日)、貴州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1966年2月11日)、貴州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1981年12月31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82年5月1日)。
日常食俗?布依族過去有閑時食二餐,農忙時食三餐的習慣。每日主食多以大米為主。新鮮的稻谷壹般用碓舂加工成米,現舂現吃,在河邊或有溪水的地方,水碾把稻谷碾成米,然後加工成米飯。民間喜用壹種專門的炊具“甑子”把米蒸成米飯。布依族普遍喜食糯米,並常當成改善生活或調劑口味的主食。加工糯米時,壹般都先將糯米用水浸泡後蒸熟,趁熱舂爛揉成圓或長方形的粑粑保存或食用,其中以芝麻油團粑粑最具特色。除大米和糯米外,包谷也是日常主食之壹。食用時,多將包谷加工磨成小顆粒,和大米摻在壹起煮成二合飯,也有的將嫩包谷磨成碎糊狀,加上糯米包成包谷粑,用油炸或蒸熟食用。布依族傳統小吃很多,特別是居住在雲南的布依族,善作米線、餌塊、豌豆粉、米涼糕等。布依族日常菜肴也豐富多彩,如布依族喜食的冷菜、“青苔凍肉”、“拌豌豆涼粉”等,酸菜和酸湯幾乎每餐必備,尤以婦女最喜食用。還有血豆腐、香腸及用幹、鮮筍和各種昆蟲加工制作的風味菜肴。大部分布依族都善制作鹹菜、腌肉和豆豉,民間特有的腌菜“鹽酸”馳名中外。葷菜中,狗肉、狗灌腸和牛肉湯鍋為上肴。在宰豬時布依族習慣在血盆中先放壹些鹽,然後與豬血壹起攪動,凝固後把蔥花、佐料,加肉末下水燒猻湯,與豬血壹起煮,稱為“活血”,作為待客的最好菜肴。酒在布依族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每年秋收之後,家家都要釀制大量的米酒儲存起來,以備常年飲用。?
節慶、禮儀、祭祀食俗?布依族壹年之中最大的節日是過大年(即春節)。從除夕過到十五。除夕前要殺年豬、舂糯米粑粑、備各種蔬菜。雲南的布依族有初壹到初三吃素的習慣;四川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或初壹都必須吃雞肉稀飯,民間稱血米粥,傳說這種風俗源於清乾隆年間,當時在貴州的部分布依族為躲避官兵的決心。然後大家把雞切成碎塊,與血米壹起煮成稀飯,全村男女老少***進最後壹頓團圓飯,便各奔東西,並約定日後伺機相見。能講出吃雞肉稀飯的來歷者,才能認本家。每個姓氏都有不同的飯前儀式,相認的雙方飯前儀式必須完全壹致。年節期間還要舉行許多娛樂活動,每年正月初壹到二十壹要舉行“跳花會”。“跳花會”是男女青年的社交活動,規模盛大,參加人數過千,很多未婚男女青年通過吹木葉、對歌訂終身,然後男方便托媒人到女方家說親。壹經定親後,女方家要請親朋好友吃定親酒。婚前兩、三天要由男方家送半邊豬肉,壹只公雞和鴨,壹壺水等給女方家,女方家也須殺豬辦“嫁女酒”待接親客人。過去新娘在結婚後需在娘家住壹、二年後才住夫家。貴州的布依族若遇婚喪嫁娶,喜用黃牛作菜。布依族豪爽好客,特點是在每年“二月三”(或三月十三)的楓葉節,很多布依族都用楓香葉等各種植物色素把糯米染成五顏六色,做花糯米飯招待客人和分送給親朋好友。布依族喜飲酒,更後喜以酒待客,不管來客酒量如何,只要客至,都以酒為先,名為“迎客酒”。飲酒時不用杯而用碗,並要行令猜拳、唱歌,若是貴客或至親如:舅父母、姑父母,還要打狗殺雞款待以表敬意。在貴州望謨壹帶,每年三月初三,都要殺狗過節。布依族過去信仰原始的自然崇拜,每年節日都要進行祭祀活動,其中祭老人房(寨神)最為隆重,於農歷2月選兔日或虎日開祭,各戶要奉獻雞蛋和豬肉祭神,祭畢全寨人就地聚餐,以斥望豐收,全寨平安。
典型食品?主要有:荔波風豬、鹽酸、狗灌腸、青苔凍肉、芝麻油團粑粑等。荔波風豬是用小豬腌制風幹而成,被譽為“廚珍,已有百年以上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