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作為美食大國的首都,飲食業亦是走在前頭上。來自五湖四海的美味都在這裏匯聚,各種餐館酒吧林立街頭,但老饕們更偏愛的還是老北京那深藏在壹條條胡同裏的誘人美味。
灌腸:
灌腸是地道的北京小吃,以前都是挑擔子的小販走街串巷的賣。
傳說灌腸是壹種滿族食品演變來的,這種食品叫炸鹿尾。是清代初期,滿族人愛吃並且常吃的壹樣東西。後來估計是鹿肉少了,就慢慢演變成壹種用肉餡混著豬血和澱粉壹起灌到腸衣裏的做法。
豆汁:
提到北京小吃就不得不說豆汁。有這麽句話,要是看壹個人是不是老北京,拿豆汁壹試就能試出來。豆汁這看似非常平民化的東西,歷史可是相當悠久的。早在遼、宋時就有了。乾隆年間,更是成了宮廷的禦膳。可見它的身份並不低賤。
北京烤鴨:
到北京來旅遊的人都知道這麽壹句話,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吃烤鴨真遺憾。北京烤鴨是北京名食,它以色澤紅艷,肉質細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膩的特色,被譽為“天下美味”而馳名中外。相傳,烤鴨之美,系源於名貴品種的北京鴨,它是當今世界最優質的壹種肉食鴨。
爆肚:
爆肚乃北京風味小吃中的名吃,“肚兒”指的是羊肚和牛肚。爆肚除要選料新鮮準確以外,大量的工夫要下在爆上,只有爆的時間和火候恰到好處,爆出來的肚才會又脆又鮮。吃爆肚的人最好就上壹瓶小二兒,再吃兩個剛出爐的燒餅,才算盡得了其中真味。
驢打滾:
驢打滾是黃米面團卷豆沙,不過卷好後將其在黃豆面上翻滾,讓表面沾上壹層黃豆面,以避免水分蒸發導致幹裂從而影響口感,可能就是因為最後這個動作而被幽默的北京人把它起名為驢打滾。驢打滾口感軟糯,不黏牙,深受老北京的歡迎。
當然還有:1、愛窩窩2、蜂糕3、扒糕4、白水羊頭5、百果年糕6、爆肚7、冰糖葫蘆8、薄脆9、茶湯10、炒肝11、炒疙瘩12、炒紅果13、春餅14、春卷15、褡褳火燒16、豆沙酥17、豆餡燒餅(蛤蟆吐蜜)18、豆汁19、墩餑餑20、茯苓餅。
21、缸爐燒餅22、鍋貼23、果脯24、核桃酪25、核桃酥26、糊餅27、糊塌子28、蝴蝶酥29、黃糕30、餛飩31、姜絲排叉32、醬肘子33、芥末墩兒34、京東肉餅35、菊花餅36、卷糕37、開口笑38、老豆腐39、栗子糕40、栗子涼糕(栗子羹)。
41、涼糕42、鹵炸豆腐43、鹵煮小腸(鹵煮火燒)44、豆面糕(驢打滾)45、綠豆糕46、蘿蔔絲餅47、螺螄轉48、炒麻豆腐49、貓耳朵50、玫瑰餅51、門釘肉餅52、蜜餞53、蜜三刀54、面茶55、奶餑餑56、奶酪57、奶油糕幹58、奶油炸糕59、北京南瓜餅60、牛肉麻餅。
61、牛舌餅62、盆糕63、起酥餅64、千層糕65、秋梨膏66、肉末燒餅67、薩其馬68、三不沾69、饊子麻花70、山藥餅71、山藥京糕72、京糕73、燒麥(燒賣)74、燒羊肉75、大壽桃76、酸梅湯77、糖耳朵78、糖火燒79、糖卷果80、藤蘿餅。
81、豌豆黃82、碗糕83、小窩頭84、杏仁豆腐85、羊肉雜面86、羊眼包子87、羊雜湯88、腰子餅89、壹品燒餅90、銀絲卷91、蕓豆卷92、棗糕93、棗泥酥94、炸布袋95、炸醬面96、炸三角97、蒸食炸98、自來紅自來白99、酥盒子等,樣樣叫妳吃不夠。
結束語北京作為文化古都,有著豐富的地方特產和傳統美食,相較於高檔飲食,這些特色小吃往往能給遊客帶來不壹樣的“京味”。對於這些老北京人喜歡吃的小吃,對外來遊客很多也是莫名而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