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牽牛子的功效
功能主治 瀉水,下氣,殺蟲。治水腫,喘滿。痰飲,腳氣,蟲積食滯,大便秘結。
《別錄》:"主下氣,療腳滿水腫,除風毒,利小便。"
《藥性論》:"治痃癖氣塊,利大小便,除水氣,虛腫。落胎。"
《日華子本草》:"取腰痛,下冷膿,並壹切氣壅滯。"
李杲:"除氣分濕熱,三焦塑結。"
《綱目》:"逐痰消飲,通大腸氣秘風秘,殺蟲。"
《江蘇植藥誌》:"適用於急性關節炎。"
《新疆中草藥手冊》:"瀉下,利尿,殺蟲。治便秘,消化不良,腎炎水腫,小兒咽喉炎。"
瀉水消腫:本品苦辛寒入腎經,走水道、既能瀉水,又能利尿,使水濕從二便排除。其逐水之力雖較甘遂、大戟、芫花稍緩、但仍為峻下之品,以水飲停蓄正氣未衰者為宜。
瀉下通便:本品少用能通大便,去積滯。李杲有牽牛子“少則動大便、多則下水”之說。《本草正義》謂: “牽牛、善泄濕熱,通利水遭、赤走大便”。故常用於腸胃濕熱積滯,大便秘結:其癥大便幹結、小便短赤,面紅身熱,或兼有腹脹,口幹而渴,舌紅苔黃膩,或燥,脈滑數。可用牽牛子清熱通便。
殺蟲攻積:本品能驅殺腸內蟲積,並可借其瀉下作用排除蟲體。對多種腸道蟲積癥均有較好的療效。常用於蟲積腹癰:其特點為臍周腹癰,時輕時重,時緩時急,較嚴重者不思飲食,面黃肌瘦,鼻孔作癢,根據蟲類不同,既有不同的癥狀,牽牛子對多種腸道蟲積均有效,尤其對蟯蟲療效更顯著。
(二)牽牛子的藥理作用
瀉下。
牽牛子甙的化學性質與瀉下素 (jalapin)相似。有強烈的瀉下作用。牽牛子甙在腸內遇膽汁及腸液分解出牽牛子素、刺激腸道,增進蠕動,導致瀉下。據動物試驗,黑醜,白醜瀉下作用並無區別。
利尿。
利尿原理與增強腎臟活動有關,使尿量增加,大量服用對腎臟有刺激性,使腎臟充血,發生血尿。
對神經系統的影響。
大量服用可引起神經系統損害,尤以舌下神經易受損害,故舌之運動麻痹而致語言障礙,重者可致昏迷。
殺蟲。
體外試驗對蛔蟲和絳蟲有壹定殺滅效果。
傳統應用
水腫、腹水證。
牽牛子苦寒,其性降泄,既能瀉下,又能利尿,
使水濕從二便排除,適用於水腫、腹水等證。其逐水力雖比甘遂、大戟等緩和,但究屬峻下逐水之品,以水濕停滯,正氣未衰者為宜。可單用,或入復方。單用如《千金要方》治水腫,單用牽牛子末服以小便利為度。復方常與木香、厚樸等行氣藥配伍,以提高療效。如《普濟本事方》治四肢腫滿,配以厚樸;《鄭氏小兒方》治小兒水腫,配青皮或木香;《儒門事親》禹功散,治停飲腫滿配以小茴香,或加木香。
痰飲咳喘證。
本品能瀉肺氣,逐痰飲,用治肺氣壅滯,痰飲咳喘,面目浮腫者,如《保嬰集》牛黃奪命散,治小兒肺脹喘滿,胸高氣急…痰涎潮塞,用黑醜、白醜與大黃、檳榔為末服。
食積便秘證。
本品有瀉下、通便、去積作用。用治腸胃濕熱積滯,便秘腹脹。如《本草衍義》治大腸風秘壅熱結澀,以牽牛子配桃仁為丸服。
蟲積腹痛證。
本品能去積殺蟲,並可借其瀉下作用排出蟲體。治蛔蟲、絳蟲及蟲積腹痛者可與檳榔、使君子同用,研末送服,以增強去積殺蟲之功。
[轉載需保留出處 - 蘋果綠養生網] 牽牛子的功效與作用:/zy/gongxiao/6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