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去濕氣的食物
1、薏米
中醫稱薏米為?薏苡仁?,是祛濕消腫的上品。薏米是清除體內濕毒的好食物,又有抗癌作用。盛夏時節陰雨連綿,空氣濕黏,很多人都會?傷暑?,這時吃些薏米粥,可以起到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的作用。
推薦 食譜 :薏米紅豆湯
不需考慮什麽比例,將兩種 食材 各抓壹把來熬湯,可放點冰糖,祛濕效果極佳。其有效成分大半在湯裏,因此可灌入瓶中帶到單位去喝。建議不加大米,大米有濕氣,雖然口感好但會使功效大打折扣。
2、鯉魚
夏季氣候溫熱潮濕,適當喝些鯉魚湯,有助於祛濕開胃、利水消腫。而從 營養 學角度來說,鯉魚富含優質蛋白、礦物質和維生素,極易被 消化 吸收。
推薦食譜:鯉魚湯
鮮鯉魚1000 克、蔥白15 克、蓽茇5 克、料酒10 克、川椒10 克、味精1 克、生姜.15 克、醋15 克、香菜30 克、精鹽10 克,鮮鯉魚去鱗鰓、內臟,洗凈,切成3 厘米的小塊;將蔥、姜拍破。將蓽茇、鯉魚、蔥、姜、川椒、精鹽、料酒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燒沸,移文火上燉熬約40 分鐘。加入醋和味精後,即可出鍋。
3、白扁豆
白扁豆就是壹味補脾暖胃,化濕消暑、補虛止瀉的藥食兩宜佳品。
推薦食譜:白扁豆大米粥
白扁豆25g、大米50g、清水1000ml。將白扁豆洗凈後泡8-10個小時,大米洗凈,用清水泡1個小時後,與白扁豆放入砂鍋中,砂鍋中加入清水,大火煮開,小火燉至扁豆熟軟即可。
4、荷葉
荷葉色青綠,氣芬芳,是傳統藥膳中常選用的原料。荷葉有清暑利濕、升發清陽、涼血止血等功效。近代研究證實,荷葉有良好的降 血脂 、降膽固醇和 減肥 的作用,其 食療 範圍進壹步擴大。
推薦食譜:荷葉煮茶
這是涼茶的經典配方,有清暑利濕、涼血止血的作用。將荷葉撕成小片,用開水沖泡就可以了,淡淡的清香,再配點冰糖,壹天喝兩次,的確是夏季美飲。其實,荷葉茶是四季飲品,夏季祛濕,秋冬季也可降脂。很多人在夏天 收集 荷葉,晾曬後在秋冬季泡水喝,的確是不錯的主意。
其他祛濕食物
1、苦瓜
苦瓜內含奎寧。具有 清熱 解毒 、祛濕止癢之功。可用於治療熱毒、癤瘡、痱子、 濕疹 等病癥。
2、韭菜
韭菜內含胡蘿蔔素、維生素B:、維生素C及鈣。磷、鐵、蛋白質、纖維素等。韭菜還有解毒祛濕的功效,故韭菜汁外搽可治濕疹。
3、紅豆
紅豆可增加腸胃蠕動,減少便秘,促進排尿。可在睡前將紅豆用電鍋燉煮浸泡壹段時間,隔天將無糖的紅豆湯水當開水喝,能有效促進 排毒 。
4、胡蘿蔔
胡蘿蔔對改善便秘很有幫助,也富含?-胡蘿蔔素,可中和毒素。新鮮的胡蘿蔔排毒效果比較好,因為它能清熱解毒,潤腸通便,打成汁再加上蜂蜜、檸檬汁,既好喝又解渴,也有利排毒。
5、地瓜
地瓜所含的纖維質松軟易消化,可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排便。最好的吃法是烤地瓜,而且連皮壹起烤、壹起吃掉,味道爽口甜美。
6、綠豆
綠豆具清熱解毒、除濕利尿、消暑解渴的功效,多喝綠豆湯有利於排毒、消腫,不過煮的時間不宜過長,以免有機酸、維生素受到破壞而降低作用。
為什麽 養生 要進行食療?
中醫歷來強調?藥療不如食療?,以食物為藥物具有以下幾大優勢,這也是為什麽要選擇食療來進行養生的原因。
1.食療不會產生任何毒副作用。而藥物治病則不然,長期使用往往會產生各種副作用和依賴性,而且還可能對人體的某些健康造成影響。
2.這些食物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之物,價格低廉,有的甚至不花分文,讓我在日常用餐中便可達到治病的目的,這又是昂貴的醫藥費所無法比擬的。
3.食物為藥還具有無痛苦的優點,讓人們在享受美食的過程中祛除病痛,避免了打針,吃藥,甚至手術之苦。
食療是最好的 偏方 ,食療確實對防病治病 有很好好的功效,有不同於藥物治療的優點,但不等於食療能包治百病,也不能因此代替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