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重陽節手抄報簡潔美觀。

重陽節手抄報簡潔美觀。

重陽節手抄報簡潔美觀。

農歷九月初九也是中國傳統的四大祭祖節日。我收集了重陽節的手抄報,供大家參考,簡單又好看!

重陽節手抄報簡潔美觀。

重陽節的習俗

1.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花糕、五色糕,是隨機制作的。九月九日拂曉,把壹塊餅放在孩子頭上,嘴裏說些話,祝願孩子萬事如意,這是古人九月做蛋糕的初衷。精致的重陽糕要做成九層,像寶塔壹樣,上面放兩只小羊,符合重陽(羊)的意思。有些人甚至在重陽糕上貼上紅色的紙旗,點上蠟燭。這個大概是用過的?點亮壹盞燈?、?吃蛋糕?反而?登高?山茱萸被壹面小紅紙旗代替了。現在重陽糕還是沒有固定的品種,全國各地重陽節吃的軟糕都叫重陽糕。

欣賞菊花

重陽節,歷來有賞菊的習俗,所以自古以來就叫菊花節。農歷九月俗稱菊花月,逢年過節都要開菊花會。全城的人都去參加會議,欣賞菊花。自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吟詩成為時尚。在中國古代習俗中,菊花象征著長壽。

喝菊花酒

菊花含有養生成分,晉代葛洪的《抱樸子》記載南陽山的人喝了滿是菊花的甘谷水,壽命更長。重陽節喝菊花酒是中國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視為重陽必飲,消災祈福?吉祥酒。

菊花酒在漢代已經出現。後來還有送菊花祝壽,摘菊花釀酒的故事。比如魏文帝曹丕曾在重陽節送菊花給鐘繇(祝他長命百歲),梁健文帝的《采菊》有?互叫采菊采珠,淋濕淋濕?句子是摘菊花釀酒的例子。直到明清時期,菊花酒仍很流行,明代郜璉的《尊生八記》中仍有記載。這是壹種受歡迎的健身飲料。

4.裴山茱萸

古代流行插吳茱萸的習俗,故又稱山茱萸節。山茱萸作為壹種藥物,可以釀酒強身祛病。吳茱萸和菊花在唐代非常常見。山茱萸香氣濃郁,具有驅蟲除濕、祛風、消食化積、治療寒熱的作用。人們認為九月初九也是災難的壹天,所以人們喜歡在重陽節佩戴山茱萸辟邪,尋求好運。山茱萸也被稱為?惡靈?。

各地慶祝重陽節的習俗

除了以上常見的習俗,各地還有壹些獨特的節日。

在陜北重陽節正式收獲的季節,有壹首歌唱道:九月,是重陽節,所以秋忙。小米,小米,去田裏?。陜北的重陽節在晚上,壹天就是壹整天的收割脫粒。晚上,在樹梢上,人們喜歡吃蕎麥面和涮羊肉。晚飯後,人們三三兩兩地走出家門,爬上附近的小山,點上火,無話不談,直到雞叫才回家。晚上爬山的時候,很多人會摘壹些野菊花,放在家裏女兒頭上辟邪。

在福建莆仙,人們沿襲著蒸九層重陽米果的古老習俗。中國古代有重陽?誘餌?這個習俗?誘餌?也就是今天的糕點,米果之類的。宋代玉燭集說:?九天吃餌喝菊花酒的人,那時候小米和糯米壹起收割,讓他們因為米的黏糊糊的味道而嘗到新鮮的東西,然後成為壹種習慣?。清初莆仙詩人宋祖謙說:?聽說節日在重陽附近,我很震驚,手裏提著籃子去撿野香。玉杵搗成青粉濕,珍珠叫郎味?。近代以來,人們將米果改造成了獨具特色的九重米果。將優質晚稻用清水洗凈,浸泡2小時,取出瀝幹,與水混合磨成漿,加入明礬(溶於水)攪拌,加入紅糖(加水煮沸制成濃糖液),然後放在蒸籠上,鋪上幹凈的煮布,然後九次舀入米漿,蒸幾分鐘後煮出,米粉上塗花生油。這個米果分九層,可以揭開,切成菱角。四面分明,半透明。它是甜的,軟的,可口的,並且不粘牙齒。敬老是重陽最好的禮物。

在壹些地方,人們還有機會在重陽爬山,掃墓和紀念祖先。蒲縣人在重陽祭祖多於清明,所以有三月小清明,九月大清明的說法。由於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媽祖升天紀念日。村民們經常去媽祖廟或梅州的天後宮和宮廟祈福。

新中國成立後,重陽節的活動豐富了新的內容。1989年,中國重陽節被定為老人節。在這第壹天,各地要組織老年人爬山、秋遊,開闊視野,交流感情,鍛煉身體,培養人們回歸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高尚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