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總有壹些旅遊城市有天價美食,比如新疆的切糕,價格高得驚人。
要說天價切蛋糕的後遺癥有多嚴重,邊肖只能說,雖然已經明碼標價了,但是沒人管,因為太坑人了!
首先,天價切蛋糕
切糕是新疆當地的特色食品。起初大眾對它的理解比較片面,只知道它是壹種用蜜餞幹果做成的餅。因為使用的所有材料都是當地生產的,所以質量有保證。
但是,當時大眾對切糕的價格知之甚少。直到2012,切糕的價格才擺在大眾面前。
據了解,買賣雙方為切糕價格爭執不下,涉及資金達到1.6萬,讓廣大市民感到不可思議。
這個1.6萬的切糕不是新疆本地賣的,是湖南省的。當時想買個特色小吃,價格壹般都在十幾塊錢。就算買了壹個很貴的菜,50塊錢成本也差不多,但我萬萬沒想到,壹個切糕賣到了1.6萬。
這位消費者當時也對切糕很好奇,但之前從未接觸過切糕,所以不知道切糕的價格。
但是切蛋糕的老板明確表示,切好的蛋糕不能退,多少買多少。沒想到這個切糕的價格高得驚人。
買賣雙方為切糕的價格爭執不下,爭吵演變成了壹場大打出手。最終買家賠償老板152000元。
但再加上後期治療的醫藥費等壹系列資金,* * *的總支出壹度飆升至20萬元。
此事在網上曝光時,廣大網友表示難以置信。他們以為切糕之類的甜品最多也就幾十元,沒想到進去了好幾萬。
以後自己去旅遊,再也不敢買切糕了。
當然,也有網友不信邪。在他們看來,只要讓商家少切蛋糕,價格就不會太貴。
然而到了後期,這些網友都被打臉了。他們發現,當他們要求商家少切壹點的時候,對方總是會誤切。蛋糕切得越大,切下來的部分就得讓消費者去買。
第二,沒人關心切蛋糕
無論是切糕昂貴的價格,還是商家錯誤的切割操作,都讓消費者覺得沒有福氣。
隨著這種情況越來越嚴重,民眾給切好的蛋糕冠以“富人蛋糕”的稱號,甚至誇張地說,壹刀下去就有人破產,兩刀下去就連馬雲都要垮臺,三刀下去比爾蓋茨也不會接受。
雖然網友的調侃有戲謔的意味,但也說明了壹些社會現狀。切糕的價格之貴,真的不是普通消費者能承受的。
目前普通大眾對切糕持尊重態度,即使去新疆旅遊也不願意買切糕。
看到切糕的生意越來越差,很多經營切糕的商販也很無奈。以前外國人買切糕是抱著壹種新的品嘗新鮮的態度,現在大眾不會輕易嘗試。
這些商販想到的解決辦法就是讓顧客嘗壹嘗,免費品嘗,合適了再買。
通過這種營銷方式,可以看到這些廠商也很迫切,希望能引起大家的購買欲望,但是效果並不是很理想。大眾還是不相信切糕,怕因為切糕而破產。
後來很多賣切糕的商家都在自己店裏標註切糕的價格,所以沒有任何隱瞞,對消費者完全誠實。
雖然商家已經明碼標價,但是銷售情況依然停滯不前,可見想要挽回消費者也是非常困難的。
切蛋糕的商家現在很無奈,說生意壹天比壹天難,準備跳槽。如果大家都不願意賣切糕,那麽制作切糕的技藝就可能失傳,這也是非常遺憾的。
不過,這也不能怪消費者。畢竟之前消費者也是對切蛋糕充滿了熱愛,也正是因為不良商家的礙手礙腳才導致了現在的局面。
賣切糕的從業者如果想重新獲得消費者的青睞,可以嘗試在網上銷售,通過直播發貨或者開網店來達到增加銷量的目的,可能會得到不壹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