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食品雕刻是什麽?

食品雕刻是什麽?

食品雕刻(以下簡稱食雕)在中國起源較早。據史料記載,“先秦”時期就有食雕的雛形出現因為那時的社會生產力水平很低,把食物雕成玩物供享樂之用,顯然是不合時宜的。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糧食等食物富而有余了,壹些貴族階層便開始把食物擺弄、裝飾或者琢磨成具有觀賞性的工藝品供欣賞、玩樂,食雕的雛形就誕生了。當然,食雕真正成為壹門技藝還是後來的事,經過歷代“能工巧匠”的努力:從《管子》中的“蛋雕”、《燒尾食單》中的“雕酥”到《武林舊事》中的“蜜餞雕”、“山家清供”中的“西瓜盅”,無不代表了食雕發展的輝煌歷程。?

食雕的魅力何在?我們不妨來探討壹下。如果說有壹桌普通筵席和豪華筵席,制作者會以什麽來體現它們的檔次高低呢?制作者豪華筵席首先精選壹些名貴原料,美侖美奐的盛器,其次區別就在於使用食雕和花色裝飾上了。譬如“糖醋鱖魚”旁擺放壹件栩栩如生的“頑童垂釣”作品,頓時這道菜就變成壹幅優美的圖畫,視覺效果首當其中,讓人陶醉在這優雅的意境裏浮想聯翩而不忍下箸。這時在用餐者的眼裏這道菜已遠遠超出了它本身的食用價值,甚至可以是以精神享受為主,物質享受為輔了。?

食雕作品廣泛使用,給千年不變的筵席格局的確增色不少,當然食雕技藝在逐步推廣,但是食雕因費時、繁瑣、不具食用性,卻未在大多筵席中使用。現在的高星級賓館酒樓,追求的是簡潔、明快、高效率,無暇顧及不具食用性的食品雕刻,只在偶爾舉辦美食節,搞展臺時才會用上食雕,但這也是曇花壹現。故此說來,食雕的弊端也是存在的,究竟有哪些弊端阻礙了食雕的發展呢?首先,食雕的普及性不夠。壹個酒店能熟練掌握食雕的人往往就那麽幾個,這是因為食雕是廚藝中壹個難度系數較高的分支。其次,食雕技藝的傳播還很保守,在比賽場上,食雕技師們都能發揮得淋漓盡致,觀展的人接踵比肩,爭相拍照學習,獲獎作品也被制作成××大賽作品集流傳四方,照理說通過這種形式,食雕會發展很快,但妳說壹件立體的食雕作品被拍成壹張平面照片,它又能有多大的參考學習價值呢,難道就不能在賽後由獲獎者登臺向觀摩者現場剖析工藝流程,以讓我們把發展食雕文化技藝傳承落到實處。

  最後,食雕作品的制作工藝復雜,費料費時費力,往往需要雕刻師有壹個良好的氛圍,愉悅的心情,寬裕的時間去完成壹件作品,當今社會競爭日益激烈,人們在學習、工作上均講究高效率,故此食雕的用武之地將越來越少。?

食雕既然是壹門古老的傳統技藝,我們應該把它發揚光大,在經歷了歷代的輝煌後,食雕技藝應該何去何從,更是擺在食雕工作者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就筆者認為,食雕可以分為兩個類別各自發展。?

壹.向陳設觀賞工藝類發展?

食雕的發展最終要完全脫離烹飪的土壤,成為壹個獨立的藝術門類,它將與雕塑、書法、繪畫等藝術門類並駕齊驅,完全走藝術化的道路。朝這個方向發展,食雕必須追求盡善盡美,形似逼真、細膩、精美。以往我們常把食雕作品溶入到烹飪中去,譬如壹朵蘿蔔花,妳會認為它壹定要配上壹盤菜該很漂亮,可當妳再看到壹件“嫦娥奔月”作品,難道妳還會把它與烹飪結合起來嗎?它完全可以成為家中的壹件絕妙的擺設,工藝品店壹個熱門的賣點。所以食雕應該可以脫離烹飪的土壤,形成獨立的藝術門類,朝陳設觀賞工藝的發展,沒必要讓專業廚師成為“美術家”、“藝術家”。另外,食雕是壹種短暫藝術,作品的存放期限是壹個可以研究的課題。?

二.走形式簡單、實用性強的道路。?

如果說朝觀賞工藝品發展,食雕作品是完全主角的話,那朝形式簡單發展,食雕作品就是配角,起到壹個綠葉襯鮮花的作用。像冷菜的圍邊,熱菜的盤飾。所擺布的內容相對來說很簡單,隨意幾刀壹朵小花配上幾片綠葉,裝飾在盤邊有清晰、明快、簡潔之美,更突出實用性。水果所雕刻的鳥獸蟲魚,並不要求特別精的逼真,而是簡單的抽象神似即可。這些簡單的裝飾,難度不大,但要做到形象貼切也實為不易,這就要求廚師要有壹定的美術功底,熟練的刀法,方能讓菜肴與裝飾搭配得體。?

食雕有了上述兩方面的發展方向,形成了有復雜有簡單、有精細有粗糙、有逼真有神似、有觀賞性有實用性的特點,必將能結合烹飪藝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