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是壹種不常用的中藥。最早出版《本草綱目》。原名“蜈蚣草”。
別名:堆子草(江蘇)、路邊草(湖南)、仙人堆子草(浙江)、廣金錢草(四川)。
來源:本品為報春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過路黃的幹燥全草,野生。
產地:主產於四川、江蘇、湖南、江西、江南等省。
性狀鑒別:(植物形態):全草莖長20 ~ 60 cm。薄且平臥,稀疏有毛或幾乎無毛。葉對生,橢圓形或腎形,全緣,具紫黑色條紋和長葉柄。夏天,葉子的葉腋裏生出小黃花,花柄特別長,壹直長到葉端。花萼5,花冠5,線形。5枚雄蕊。膠囊由於產地加工方法不同,有的產品幹燥後直而長,有的則散而彎曲,呈紅褐色。葉片卷曲,紅棕色或帶藍色的棕色。沒味道
最好是莖葉完整,黃褐色,無雜草。
主要成分:含揮發油、鞣質、鉀類黃酮等。
藥理作用:
1,利尿,可能與其鉀鹽有關。
2.派仕。石頭可能因石化作用而被壓成沙子,也可能因利尿作用而被沖刷出來。
3、膽囊。其煎劑可促進膽汁從膽管中排出。
加工:切口,生用。
性味:性平,味淡。
歸經:歸肝、膽、膀胱經。
功能:清熱消炎,利尿通淋,排石。
適應癥: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砂淋)、肝內膽管結石。治療惡瘡的外敷藥。
臨床應用:主要用於治療泌尿系結石,對治療膽道結石也有壹定療效。
1,用於治療膀胱和輸尿管結石。可用金錢草60g,煎湯代茶,另用金錢草、海金沙煎湯,如輸尿管結石的方子,有很好的治療效果,確實能使很多情況下的結石排出或消失。
2.治療腎結石,要加石韋、魚腦石加強利尿通淋的作用,加杜仲、核桃仁等滋補藥補腎,如同腎結石。
3.對於治療膽管結石,四川金錢草有很好的效果,需要搭配茵陳、柴胡、梔子等藥材。,如膽管排石湯,適用於無明顯梗阻和感染的膽管結石。
註意事項:金錢草治療結石需要較長時間,長期服藥壹般需要壹個月以上。
長期或大量服用金錢草會出現頭暈、心悸等反應,可能與利尿排鉀有關。除了適當補充鉀鹽外,還可以使用中藥或金櫻子、芡實等補腎藥物。
用量:通常用量為30 ~ 60g,單味最大用量為120 ~ 150g。
處方示例:
1.輸尿管結石處方:金錢草60克、木通9克、瞿麥24克、車前子9克(炒)、生滑石15克(炒)、梔子9克、海金沙18克(炒)、萹蓄18克,水煎。如果能加入0.6~0.9g琥珀粉就更好了。
2.腎側:金錢草60g、瞿麥18g、生滑石30g、海金沙(炒)21g、杜仲24g、木通9g、牛膝12g、黨參9g、雞內金9g、魚骨12g、核桃肉30g、石韋66
3.膽管排石湯:茵陳30克、金錢草30克、梔子黑山12克、柴胡6克、丹參12克、枳殼6克、赤芍6克、白芍6克、木香9克,水煎。
4.排石湯(遵義醫學院處方):金錢草30克,黃芩9克,大黃6克,枳殼9克,川楝子9克,木香9克,水煎。
註:金錢草已成為治療膽結石、腎結石和膀胱結石的新草藥。由於各地使用的品種不同,同名異物較多。原植物科屬也不同。除了以上在不同地區廣泛使用的報春花科植物過路黃(四川稱過路黃)外,還有以下四種在不同地區作為過路黃使用。
1,金錢草:旋花科植物馬蹄金的全草。別名:白花蛇舌草、大戟草(重慶)、大戟草(成都)、牛心樸子(廣西)、豬屎豆(浙江)。
2.廣金錢草:為豆科廣金錢草地上的全草。別名:過路黃(廣東、湖南、廣西)、假花生(南寧)、落地錢(廣州)。
3.江蘇金錢草:為唇形科活血丹屬植物管理活血丹的全草。別名透骨草(四川)、皂莢(江蘇、上海)、金錢草(杭州)。
禁忌:
《福建民間草藥》中提到:“凡因脾虛而患陰疽泄瀉者,忌食生汁”。這段話的意思是,氣血兩虛,寒痰凝滯,五臟風毒,襲筋,筋骨內陷致陰疽或脾虛泄瀉的人,不能吃金錢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