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笨雞飼養技術

笨雞飼養技術

備貨場地建設

1.塞納。放養地點確定後,要修建圍欄,選用尼龍網或不銹鋼網,形成高度為1.5m的封閉圍欄,雞可以在圍欄內自由采食,避免逃跑造成損失。圍欄面積取決於雞的數量。壹般每只雞平均占地8平方米,圍欄盡量方形,以節省網量。圍欄放養也有利於規範防疫,凈化環境。

2.雞舍的建造。選擇地勢高且幹燥、排水良好的地方,與道路保持500米的距離。也可以在高大的樹木、果樹或林地下,朝南建造雞舍。雞舍可以是塑料棚,壹般6米寬,長度取決於雞的數量。棚頂和內層覆蓋無滴膜,上面鋪壹層5-10 cm厚的稻草形成保溫層,上面覆蓋塑料薄膜,用尼龍繩系牢。塑料大棚縱軸兩側的下緣可卷起或放下,以調節室內溫度和通風。棚內地面可墊細沙,使室內幹燥,每平方米可養6-8只雞。同時要建造多層鴿巢式的產蛋窩和棲息地,產蛋窩的大小要適合容納2-3只雞。產卵前應提前放置軟麥稭或幹草。

飼養管理要點

生長期是指從雛雞體溫(31-240日齡)到母雞分娩、公雞上市的時期,是雞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因此,要註意以下飼養管理技術要點。

1.放養季節的選擇。盡可能安排雛雞在2月底3月初白天溫度不低於10℃時開始放養。

2.放養,訓練,訓練。為了讓雞按時回棚,方便餵食,早晚放雞時,要給雞壹個響亮的信號,準確防止雞逃跑時不聽使喚。敲鍋或吹口哨可以用於常規放養和訓練。兩個人合作最好。壹人在前面吹口哨開道,撒飼料(最好用玉米顆粒),避免草叢茂密,讓雞跟著哄搶。另壹個人在後面用竹竿趕著,直到全部進入餵食點。為了加強效果,出發前幾天,每天中午在放養區搭起餵食槽和水槽,補充少量全價飼料和清水,吹哨子,介紹食物1次。同時,飼養員要在棚內等候,及時趕走提前回棚的雞,並控制雞的活動範圍至傍晚,再用同樣的方法馴服。經過幾天的反復訓練,雞就能建立起“吹口哨——餵食”的條件反射。無論傍晚還是惡劣天氣,只要發出信號就能及時召回雞群。

3.供應充足的飲用水。野外養雞空間大,壹般不存在爭食的問題。但由於野外天然水源少,壹些飲水器具必須放在雞活動範圍內,如每50個1瓷盆,不能太大,也不能太深,尤其是夏天,否則雞喝不到幹凈的水,影響生長,甚至引發疾病。

4.定期定量補充餵養。補飼要固定時間,不要隨意改變,可以增強雞的條件反射。夏秋可以少補,春夏可以多補;30-60日齡,每天可補充精料25克左右,每天可補充1-2次。參考配方為:玉米61%,豆粕15%,花生餅6%,麩皮7%,細糠5%,魚粉3%,骨粉1.7%,植物油1%,鹽0.3%。8周齡後,雞生長發育迅速,應調整飼料,提高能量濃度,逐步增加飼料。還要增加動物脂肪,如雞油、豬油等動物脂肪,植物油也可以加入。黃油、羊油等有強烈氣味的油脂壹定不能添加。脂肪的添加量為3%-5%。參考配方為:玉米61%,豆粕15%,麩皮5%,花生餅6%,細麩皮3%,魚粉3%,脂肪3%,植物油1.9%,骨粉1.8%,鹽0.3%。

精料每日用量3-4個月30-35g,5-6個月40-45g,7-8個月50-55g,每日2次,早晚各1次。

5.發酵蠕蟲。滅菌消毒後發酵的豬糞、雞糞與20%沃土、3%麩皮混合後堆放,蓋塑料膜發酵7天左右,蓋草,保持濕潤20天左右,每天翻壹部分發酵料給雞吃。(也可以買蛆種培養)

6.補充光線。光照與雞的新陳代謝密切相關,刺激食欲,刺激生殖系統的發育成熟,尤其是冬春季節,自然光短,必須實施人工補光。以每平方米5瓦為宜,晚上到10,早上6點到天亮。補光時間不要太長,比自然光多半小時,晚上逐漸過渡到10。如果每天自然光超過11小時,則不需要補光。晚上關燈後,還應該有(或者買蛆籽培養)壹些光線較弱的燈整夜照明,讓雞看到走路和喝水,不至於引起恐慌,減少壓力。夏天昆蟲多的時候,可以在棲息地掛壹些紫光燈或者白織燈,晚上吸引昆蟲給雞吃。

7.預防動物傷害和植物中毒。雞舍附近的區域要定期修剪殺死黃鼠狼,晚上修剪,第二天早上及時收回,防止傷雞。應防止天敵鷹在山坡上放養,尤其是冬季,可以用假人來防止。果園裏必須放養柴雞,噴灑農藥時必須使用生物農藥,防止死雞。

8.定期防疫驅蟲。按照雞病防疫程序,將1.5支30日齡新城疫I號凍幹疫苗滴鼻或滴眼,水痘皮下註射雙針;40日齡禽流感油苗頸背部皮下註射0.4ml;1頭50日齡喉氣管炎凍幹疫苗;60日齡凍幹新城疫疫苗ⅰ號肌肉註射1頭;90日齡喉氣管炎凍幹疫苗給1頭;110日齡水痘凍幹疫苗皮下雙針註射,雞新城疫油苗肌肉註射0.6毫升,雞新城疫IV系列飲用水4份;1.20日齡禽流感油苗肌肉註射0.6 ml。對於雞的寄生蟲病,壹般用左旋咪唑或阿苯達唑驅蟲,同時定期用球保等藥物預防球蟲病。

9.精心管理。成長期管理要做到“五個註意”。壹是經常觀察雞群。在壹個有運動場的開放式雞舍裏,每天早上放雞運動的時候,健康的雞總是爭先恐後地飛出來,體弱的往往被留下,生病的雞不願意離開雞舍或者待在棲木上。通過觀察,可以及時發現病雞,及時治療和隔離,避免疫情擴散。二是清潔時要經常觀察。打掃雞舍和清理糞便時,觀察糞便是否正常。正常雞糞是硬度適中的壹堆或壹條,上面覆蓋著少量白色的尿酸鹽沈積物;如果糞便太稀,就是水分攝入過多或消化不良;如果是淡黃色泡沫狀糞便,多半是腸炎引起的;白色稀便多為白痢;深紅色血便的腹瀉是雞球蟲病。三是填充材料時要經常觀察。餵食時要經常觀察雞的精神狀態。健康的雞特別敏感,經常表現出不耐煩。病雞不吃或被推到壹邊,或吃得慢,無反應或反應遲鈍;重病雞表現為精神萎靡,雙眼緊閉,頭頸低垂,翅膀下垂,站立不動。第四是呼吸時要經常觀察。晚上關燈後聽聽雞的呼吸是否正常。如果有“咯咯”的聲音,說明呼吸道有疾病。第五是吃飯的時候要經常觀察。從放養到開欄前,如果采食量逐漸增加,就正常了;如果它拒絕進食或食量逐漸減少,就是病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