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1993年的片子,那時,陳凱歌還很年輕,葛優還有頭發還沒有成為葛大爺,飾演著袁世凱風流倜儻的四子京城四少之壹的袁克文。那時,鞏俐很美也沒有後來《滿城盡帶黃金甲》裏凜冽壓抑的美,黃磊還是個只有壹句臺詞的小鮮肉。那時,哥哥張國榮還沒死。這部電影卻成為他的絕唱。
忘啦是高中還是大學的前兩年,看過壹遍《霸王別姬》,卻只記住了《夜奔》和《思凡》,對於後來那些不美好的往事比如菊仙穿著婚服上吊自殺、段小樓和程蝶衣在火光中互相揭發都令小四兒不忍的場面卻選擇性了忘記。
這是壹部由陳凱歌執導,張國榮、鞏俐、張豐毅主演的文藝類電影,於1993年1月1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該片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圍繞兩位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李碧華的小說壹如既往的好看,不管是《青蛇》還是《霸王別姬》,就算那部《胭脂扣》看得也是讓我心驚動魄,夜不能寐 。
原來,好的小說可以直抵人心,擊穿靈魂。好的電影也是。
《霸王別姬》壹路走來,斬獲許多大獎。比如獲第4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大獎、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國際影評人聯盟大獎等多項國際大獎,並入選美國《時代周刊》評出的“全球史上百部最佳電影”。
段小樓和程蝶衣,戲裏戲外的霸王虞姬,幾十年師兄弟,已分不清那是愛情、友情或親情。更準確點說,是全都有之。
段小樓和菊仙,從嫖客妓女到恩愛夫妻,相濡以沫,互相成全,同樣也分不清是愛情或親情。
程蝶衣將小四撿來撫養,因為身世相似,頓生惻隱之心,將壹身絕藝傾囊相授,兩人之間,本該有師生情分,甚至父子情分。可運動壹來,小四卻成了壹頭白眼狼,最早對程蝶衣展開反噬。
《霸王別姬》,純虛構的劇情,卻復刻了時代背景下的歷史真實。悲到極處,其涼徹骨,這才是“中國悲劇”的典型。甚至,它還“悲”出了黑色喜劇的況味。
最典型的,就是最後互相揭批這場戲,也是全劇的高潮。近7分鐘時間,幾乎人類所有美好的情感,人生中最有價值的東西,愛和信任,親情、友情等,全在互相揭發中付之壹炬。
霸王別姬》這場高潮戲發生的歷史背景,正是法律被全面踐踏的年代,提倡“親親相隱”的孔子雖然死了兩千多年,還是免不了被挫骨揚灰;社會上父子、兄弟、夫妻間互相告密成風。父母被打倒,子女為了表忠心,壹定要跟父母“劃清界限”,最好是能夠再“踩上壹只腳”,讓父母“永世不得翻身”。
更典型的,為了表示革命決心,甚至帶著“戰友”抄自己的家,將“反動父母”當場打死……人類社會中最有價值的東西,大部分人賴以活著的精神支柱,就在這樣的時代洪流中,轟然坍塌。
所以,《霸王別姬》不僅是程蝶衣壹個人的悲劇,也是所有人的悲劇。
看懂了這場戲,也就看懂了三千年中國歷史。
二十八年後,戲裏戲外的那些人都有了不同的歸宿,有人魂歸和角色相互成全比如張國榮,陳凱歌後來也再也沒拍出這樣堪稱絕唱的電影,黃磊、蔣雯麗後來成了角兒,鞏皇是永遠的角兒。
更多的人如同歷史的更替中那些平凡的普通人,只不過換了壹身衣裳、壹個發型、壹套家具而已,歷史的進程不會在他們身上帶來很多改變。因為,他們在歷史的煙塵中已經被碾成了塵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