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中草藥:婆羅門皂莢的功效與作用

中草藥:婆羅門皂莢的功效與作用

婆羅門皂莢

(《本草綱目》)

異名忽野忽寂,阿裏濫伐,波斯皂莢(《酉陽雜記》),阿列波(《本草》),青蟹山扁豆(《中藥藥理》)。

來源是豆科植物香腸樹的果實。

臘腸樹在植物形態上又稱為:牛角樹、黃槐花樹。

樹木,高達15米,全株無毛。樹皮呈灰色,光滑。重羽狀復葉,對生;葉柄和葉軸沒有腺點;小葉4 ~ 8對,卵圓形至卵圓形,長6 ~ 15厘米,寬3.5 ~ 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短,全緣,兩面微有毛。花腋生,總狀花序星散,懸掛;萼片5,長橢圓形,薄,長1 ~ 1.5厘米;花冠蝴蝶狀,花瓣5片,亮黃色,直徑約4厘米,花瓣卵圓形,大小幾乎相等;雄蕊10,長度不等,不完全發育,花絲彎曲,藥用橢圓形;雌蕊1,子房幾乎無柄,花柱內折,柱頂生,截頂。豆莢圓柱形,深褐色,長30 ~ 60厘米。種子扁平,紅棕色,明亮,中間有隔膜。六月開花。

中國南方各地都有栽培。

9月果實成熟時采收,曬幹。

藥材的幹莢呈圓柱形,長30 ~ 60厘米,直徑1.5 ~ 2厘米,頂端尖銳,基部有時有必不可少的果柄;表面黑褐色,光滑有光澤,腹部和背部接縫明顯。果皮薄,硬,木質。內表面有許多橫隔,每隔壹粒有1粒種子,腹縫上有長而暗的柄。種子扁圓形,長約8毫米,寬6毫米,厚4毫米,紅褐色,光滑結實,內有淡黃色,胚乳角質,胚彎曲,味甜微酸,有特殊氣味。最好是幹燥、完好、無柄、無晃動的。

化學成分果肉含有不飽和蠟、蘆薈大黃素和含羥甲基蒽醌的葡萄糖苷。種子含有約27%的樹膠,其組成是24%半乳糖和76%甘露糖。樹皮中含有10%的縮合單寧,其組成單位為3,4-二羥基黃烷,樹葉中也含有這類單寧。樹皮仍含有蠟和樹脂,分離出albosin。心材含有白蛋白、蘆薈大黃素和大黃酸。

藥理作用果實或果肉有通便作用(含蒽醌苷),但大量可引起惡心、脹氣、腹痛;抗瘧疾效果不是恒定的;果皮和樹皮沒有抗瘧作用。將10 ~ 20ml/kg的水醇提取物(1ml相當於1g生藥)腹腔註射給小鼠,可引起中毒:抑制、步態不穩、呼吸困難,24小時後恢復正常。對離體豚鼠小腸和兔十二指腸有興奮作用。0.1 ml對離體兔心有抑制作用,但可恢復。小鼠腹腔註射10 ml/kg可延長巴比妥引起的睡眠時間,表現出鎮靜作用。

果肉和種子具有抗菌性,可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白喉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和大腸桿菌的生長。紙漿的水提取物不如脫醇提取物好。種子提取物的效果很差。

性味《本草》:“味苦,寒,無毒。”

適應癥:(1)補本鹿茸:“主心膈間熱風,黃心,骨蒸寒熱,殺三蟲。”

②《海藥本草》:“治熱化痰,殺蟲通絡。治療嬰兒營養不良。先用的話,可以用黃的。”

胃脘痛的臨床應用

將臘腸果仁制成湯劑,每10毫升含鮮果約1兩(10兩制),為1倍。壹天三次,連續7天為壹個療程。胃脘痛56例(包括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急慢性胃炎、胃腸神經官能癥等。)均有良好的止痛效果,便秘、胃酸過多、食欲不振等癥狀也有明顯改善。據介紹,本品為鎮痛瀉藥,但長期煎服(壹般8小時以上)無通便作用,但有收斂作用。本品微毒,過量可引起嘔吐。所以壹般以未成熟的果實為好。

提醒妳:婆羅門皂莢,中草藥,來源於網絡。使用前請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