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重陽節有哪些民俗?

重陽節有哪些民俗?

重陽節有哪些習俗?重陽節有哪些民俗?

重陽節的習俗包括吃重陽糕、爬山、賞山茱萸和賞菊。重陽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壹,也稱為重陽節、中秋節、登高節和敬老節,每年農歷九月初九。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花糕、五色糕,是隨機制作的。九月九日拂曉,古人九月做蛋糕,嘴裏說著話,祝兒女萬事如意。精致的重陽糕要做成九層,像寶塔壹樣,上面放兩只小羊,符合重陽(羊)的意思。

攀登高峰

首先,重陽節有爬山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在這個季節,爬山遠眺,可以達到放松身心、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漢時期,《長安誌》就記載了人們在九月九日遊覽漢都。東晉時有壹個著名的“帽子從龍山上掉下來”的故事。

裴山茱萸

古代流行插吳茱萸的習俗,故又稱山茱萸節。山茱萸的藥可以釀酒強身祛病。吳茱萸和菊花在唐代非常常見。山茱萸香氣濃郁,具有驅蟲、除濕、散寒的作用,能消食化積,治療寒熱。人們認為九月初九也是災難的壹天,所以人們喜歡在重陽節佩戴山茱萸辟邪,尋求好運。

欣賞美麗的菊花

重陽節,歷來有賞菊的習俗,所以自古以來就叫菊花節。農歷九月俗稱菊花月,逢年過節開菊花會,全城的人都去開會賞菊。自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吟詩成為時尚。在漢族的古老習俗中,菊花象征著長壽。

重陽節的意義是什麽?

九月九日是重陽節。九是數量最多的數字,也是經久不衰的諧音。所以重陽節在裏面有壹個漫長而崇高的比喻,重陽節有老人吉祥健康生日的意思,也叫“敬老節”。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尊老精神和“老有所養、老有所養”的民族風格。我們應該如何尊敬老人?先說對家裏兩位老人的孝順——父母。

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們有許多有趣的對話,這些對話被收入儒家經典《論語》。在看似不經意的聊天中,他常常滲透著對弟子的教育,解答他們的疑問。我們來看看孔子是怎麽說的。

壹天,壹個弟子來問孔子:“老師,什麽是孝?”子曰:“今之孝,謂之能養。至於狗和馬,都可以養。不敬,有何不可?”孔子說:“現在的人認為,孝就是贍養父母。就這樣,狗和馬也被餵了。如果心裏沒有尊重,養父母和養狗養馬有什麽區別?”從這個角度來說,對待父母不僅僅是給錢、給物、給飯,更重要的是內心的尊重。

又有壹個弟子來問老師什麽是孝順。子曰:“色難。如果有事,弟子會處理;有酒和食物,先生。妳有沒有想過這是孝順?”孔子說:“善待父母是很難的。有孩子幹活,有飯給父母吃,算孝順嗎?”很難給好臉色!給父母辦事,讓他們先享受美食,不難,但是給個好面子,就沒那麽容易了。尤其是父母有不同意見時,往往會皺眉頭,簡單地說:“妳的觀念太過時,太守舊了。如果妳現在不練這個,就照我說的做。”眾所周知,孩子的表情就是父母的心情。

第三個弟子來問老師,什麽是孝?子曰:“父母只憂其病。”子曰:“父母憂子之疾。”這是什麽意思?這有點不相幹。其實不是的。細細品味,大義凜然。想想小時候生病時父母的焦慮和求醫!妳就知道什麽是孝順了。有句話叫:“孩子行千裏,母親憂,母親不憂。”如何實現孝道?想想我們的父母對我們自己無微不至的關心、哀悼和牽掛。我們能自己做嗎?

很多弟子都來問老師什麽是孝道,但是孔子每次的回答都不壹樣。顯然,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孝道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內涵。到底是尊重,給個好面子,還是想著父母擔心我們?最重要的是內心對父母的愛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