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江上遊的都亭山腳下有壹座很大的古廟。傳說裏面埋的人是巴基斯坦將軍巴蠻子的屍體。
在古代,這個地方是在巴基斯坦的控制之下。有壹年,壞人鬧事,趕走了巴基斯坦國王,傷害了各地人民。有人對巴基斯坦將軍巴曼茲說:“妳是巴基斯坦的壹位有能力的將軍。現在巴基斯坦有麻煩了。妳應該想辦法收拾這個爛攤子。”
巴蠻子想的辦法只有壹個:請求周邊國家出兵相助。他偷偷拿著巴蜀青銅劍,扮成窮人,遊下清江。壹路過灘,踩水挨餓,終於到了楚國的都城。此時的巴蠻子,衣服爛得壹件壹件蓋著,草鞋穿了四根筋,腳趾露出骨頭,神像(方言:很像)乞丐。
他去見楚王,請求出兵平定叛亂。本來巴基斯坦和楚國是好鄰居。據說,如果壹個國家有困難,另壹個國家應該伸出援手。但是楚王不這麽認為。他認為巴基斯坦已經搞得壹團糟。有什麽樣的援助法?他拒絕了,說:“國破家亡,出兵也沒用。那是空洞的權力。”巴蠻子說:“國破家亡,巴基斯坦人的心不死!只要陛下能出兵,叛亂壹定能平息。不出兵,巴國壞人掌權,妳楚國不得安寧。”
巴蠻子的話感動了楚王。他想出兵,但又什麽都不想做(方言:不花錢做事)。他說:“路漫漫其修遠兮,他下臺怎麽會有代價?”如果妳答應給我三座城,我馬上出兵。"
把自己的土地讓給別人,就像割了巴蠻子的心。不答應就不好辦了。八蠻子想了想,含糊地說:“只要國王出兵平定叛亂,就有商量的余地。”楚王高興了,派了很多軍隊,由巴蠻子率領,回到巴基斯坦,很快就打敗了壞人,巴基斯坦又恢復了原來的樣子。
楚國的兵馬剛回國,楚王就派人去討三座城。巴蠻子心裏像個煎鍋,面無表情。他為楚國的使者準備了豐盛的宴席。八蠻子說:“楚國辛辛苦苦幫助我們的國家,我們的子孫永遠不會忘記這份大恩。”
楚國的使者說:“記住妳的好意。請將這三座城交付楚!”
巴蠻子說:“我們怎麽能把自己的土地送人呢?既然妳們幫了我們,如果楚地三災六難,我們也會幫。這不是比現在去三個城市更好嗎?”
楚國使者急了,說:“將軍當時親口答應割讓三城!”
巴蠻子說:“我壹個人去許願。請把我的頭帶拿回去感謝楚王!”說完,他拔出劍,“呼”的壹聲,他的腦殼掉在了地上。眼睛還是睜得大大的,像個活生生的人。
使臣做了壹個紫檀木盒子,把八蠻子的頭骨放在上面,騎馬回家。楚王被所發生的事情感動了。他認為巴蠻子有骨氣,就把他的頭骨埋在壹座高山的山頂上,讓他日夜看著巴基斯坦的方向。此時的巴基斯坦也把他的屍體裝在最好的棺材裏,埋在了都亭山腳下。
講述人:黃,男,78歲,利川市都亭鎮土家族文化農民。
譚桂香,68歲,利川市都亭鎮土家族女文盲農民。
收集人:韓誌忠
分布區域:四川省黔江地區利川市。
領取時間:198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