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新加坡美食,首先想到的就是肉骨茶。當我們說“肉骨茶”時,很多人可能會誤認為是壹種茶的名稱。其實這個“茶”並不是另壹個“茶”。是新加坡有名的排骨藥膳湯。
制作方法非常簡單。“肉骨”是用排骨,切成壹指長左右的段,飛水後冷卻,去除表面的雜質。然後,取壹些去皮的大蒜,煎至金黃色,然後飛水去油,再加入壹些山藥、枸杞、桂圓等藥材,再加入陳皮、白胡椒、甘草、八角等香料,然後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水煨約3-4小時,加鹽等香料,制成壹種具有異國風味的“肉骨茶”。壹般配壹碟“手指椒醬油”蘸排骨或調味湯,不愛吃辣的也可以配普通醬油。
感覺絕對好吃
就在我去新加坡的前幾天,我在馬來西亞停留了壹下,我還在阿魯街吃了肉骨茶,這是蔡瀾推薦的壹條吉隆坡美食街。對比兩次,我覺得新加波的Bak Ku茶味道更驚艷。我想可能是因為朋友帶我們去的Bak Ku Teh餐廳是新加坡最有名的壹家——“始作俑者Bak Ku Teh餐廳”。走進這家餐廳,看到裏面的陳設極其普通,甚至到了寒酸的程度。然而,桌子滿了,座位被占了。妳看兩邊的墻上,貼滿了店主(壹個叫蔡水發的老頭,我們吃飯的時候他壹直弓著背在廚房裏)和光顧這裏的明星們的照片;“來導”的明星不勝枚舉,包括已經過世的娛樂圈昔日“大佬”,以及S.H.E、潘瑋柏等新偶像。據壹位在新加坡的朋友說,有壹位遊客剛到新加坡,不知道著名的巴克Ku茶。當她被朋友領到這家不起眼的餐廳時,看到店名她驚呆了,因為她讀成了“推出‘人肉’骨頭茶”。
飯桌上聽完這個小插曲,熱騰騰的肉骨茶端上來了。只見壹個普通的瓷碗,內置三根白筋,啤酒般色澤的湯汁冒著熱氣——沒有鮮艷的顏色,只有馥郁的香味。先嘗了壹下湯,很好吃,有藥材的清爽能量,還有辣椒的香味。據說這就是“始作俑者”的特點,我突然感覺到壹股暖流穿過脾胃,讓我感到說不出的舒服。而且這個美味的湯是免費的,不限量的。壹個朋友說,他曾經帶壹個重慶的遊客去這裏嘗試肉骨茶。結果那個重慶遊客壹下子就愛上了肉骨茶的湯,連喝了六七碗,直到渾身是汗。其實我在喝湯的時候,已經檢查過好幾次肉骨頭了。以壹個愛吃肉的人的經驗來看,這種粉色壹定蘊含著超級鮮嫩的味道。壹試之下,果然提前驗證了想象;再加上壹點辣醬油,這種味道真的是世間少有。肉骨茶的硬核配菜,其實就是壹盤冷油條蘸著沸騰的肉骨茶湯,別有壹番風味。
衍生菜同樣優秀。
第壹次來新加坡,對巴克Ku茶的美味有了更深的體會,當地的朋友特意多點了兩道巴克Ku茶的衍生品——豬肝和豬腰同湯同煮。由於是用滾燙的水煮的,豬肝的鮮嫩不言而喻,不過我想推薦豬腰。我在國內很多酒店都吃過不同口味的豬腰肉,要麽是為了避免腥臭味,把它當成人工合成的豬腰肉,要麽是既保留了原味,又保留了怪味。但是這裏的豬腰不壹樣。壹口咬下去,牙齒裏立刻充滿了鮮美的肉汁,壹點怪味都沒有。真不知道掌櫃嘆氣是怎麽做出來的。幾塊薄薄的豬裏脊肉瞬間全被我們毀了,只能再點壹份。
吃肉骨茶是壹件充滿激情的事情,所以壹杯冷飲必不可少。我強烈推薦薏仁汁,淡淡的,涼涼的,甜甜的,令人愉悅,妳會想再喝壹次。
開車送我們去餐館的司機很了解當地的食物。他說新加坡的海南雞飯每天每餐都可以吃,但是肉骨茶壹周只能吃壹次。他沒有解釋原因,但我在晚上意識到了。因為中午吃了這麽好吃的肉骨茶,又加了幾個菜,晚飯根本吃不下。
據朋友說,“贊助商”並不是新加坡最好的巴庫特茶,但很有名。同壹條街上,相隔幾百米左右,有壹家“早市肉骨茶”,據說味道更精致。不過也有朋友說“早市”的老板是個很有個性的人。他心情好的時候,巴庫特的味道毫無意義。他心情不好的時候,肉骨茶的味道很恐怖。摸著飽飽的肚子,我想下次還是再來壹次吧。希望到時候掌櫃心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