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哲學的慰藉》摘錄

《哲學的慰藉》摘錄

第壹章對與世不合的慰藉

蘇格拉底

1.勇敢是壹種堅韌的精神,勇敢還應包括知識,知道辨別善惡。

2.金錢,權勢本身不是美德的必要和充足條件,貧窮本身不能表明壹個人的道德價值。

3.活著而不做系統的思考就好像制作陶器或制鞋而不遵循技術程序,或者根本不知道有技術程序,誰也不能單憑直覺就能做出好的陶器或鞋子來。那為什麽認為過壹種比這還要復雜的生活,就不需要對其前提和目標進行持續思考呢?

第二章 對缺少錢財的慰藉

伊壁鳩魯

1.哲學家的任務就是幫助我們解讀自己弄不清楚的痛苦和欲望的脈搏,從而使我們免於制定錯誤的謀求快樂方案。我們應該停止憑第壹直覺行事。而應該先審視我們的欲望是否合乎理性。

2.除非有人看見我們存在,我們是不存在的;在有人能懂得我們的話之前,我們說什麽都沒有意義;而經常有朋友圍繞身邊,我們才能確認自我;朋友知我、關心我,構成壹種力量,讓我們不要陷入麻木不仁之中。真正的朋友不以世俗標準來衡量我們,她們看重的是我們的本質;就像理想父母壹樣,他們對我們的愛不以我們的外表和地位為轉移。

3.在消除了匱乏的痛苦之後,清茶淡飯與豐盛宴席帶來的快感是壹樣的。

4.超過自然之財富,其無用猶如溢出容器之水。

5.如果我們生性不是容易受暗示的影響,廣告就不會這樣時興。同樣的東西,裝潢漂亮地在墻上展示出來,我們就想要,而當它被打入冷宮,或者聽不到它的好評時,我們就失去興趣,

6.吾身所需兮本無多

唯求去痛兮自樂

率性天然兮無怨尤

何必鑄金童兮擎華燭

照綺筵兮中夜飲?

不羨華屋兮金裹銀妝

畫棟雕梁兮風笛悠揚

莫若退隱兮茂林流泉

綠茵如氈兮良朋為伴

心爽神怡兮何用多金

更逢良辰兮惠風和熙

繁華點點兮芳草萋萋

樂莫樂兮復何求

(盧克萊修)

第三章? 對受挫折的慰藉

塞內加

面對災難的鎮靜自若的態度

1.我們對有準備的、理解了的挫折承受力最強、而準備最少、不能預測的挫折對我們的傷害最嚴重。哲學的任務就是教會我們在願望碰到現實的頑固之壁時,以最軟的方式著陸。

2.促使我們發怒的原因是我們對世界和對他人持有過分樂觀主義的觀念,這種樂觀達到危險的程度。

3.怒氣來自壹種信念,認為某種挫折沒有寫進生活的契約中,這種信念發源於近乎喜劇性的樂觀,但其結果卻是悲劇性的。

4.若要證明多麽輕易地可以讓我們富歸於無,只需舉起手腕凝視片刻那流在脆弱青綠色血管裏的鮮血;人是什麽?就是那輕輕壹碰就會破裂的血管……壹具脆弱的、赤條條、生來沒有防護的身體,有賴於別人的幫助,任憑命運的作弄。如果我們相信世界上有任何地方是安全的,可以免於災難,那我們就錯了……造物從來沒有創造過壹成不變的東西。

108

5.我從來沒有信任過任何命運女神,即使在她似乎願意和平相處之時也沒有。我把她所賜予的壹切——金錢、官位、權勢都擱置在壹個地方,可以讓她隨時拿回去而不幹擾我。我同那些東西之間保持很寬的距離,這樣,她只是把它們取走,而不是從我身上強行剝走。

6.妳問我有哪些進步?我開始成為自己的朋友。

7.我們應該在外界噪聲和內心的受罰感之間築起壹道防火墻。

8.何必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見全部人生都催人淚下。

第四章 對缺陷的慰藉

蒙田

1.承認我們離古代大多數思想家以為的那種理性的、寧靜的生物有多遠。我們的心靈多半是歇斯底裏、胡言亂語、粗魯而躁動,相比之下,動物在許多方面顯得是健康和美德的模範。

2.沒有比做學問更美妙的職業了;做學問使我們在今世了解物質的無限,了解自然界、天、地、海洋的無比偉大;做學問教給我們虔誠、克己、心胸寬大,它把我們的靈魂從黑暗中拉出來,讓我們見識萬物。

3.善良而平凡的生活,努力尋求智慧而從未遠離愚蠢,有此成就足矣。

第五章? 對傷心的慰籍

叔本華

1.在締結婚姻中似乎有壹方必須犧牲,不是個人利益就是物種利益,下壹代的福祉就是以這壹代人為代價而。

2.人唯壹的先天錯誤就是認為我們是生而為追求幸福的……只要我們堅持這壹先天的錯誤……世界在我們看來就是充滿了矛盾。因為每走壹步,無論大小,我們必然體會到這個世界和人生絕不是為維持幸福生活而安排的。我們夢中模糊的希望以變幻無常蠱惑人心的形象在我們眼前盤旋,撩撥我們去追尋其源頭,最終歸於虛妄……如果從頭腦中根除對這個世界抱有很大期望的錯誤觀念,他們講獲益良多。

3.藝術家和哲學家不僅向我們展示我們的體驗;他們將我們生活的各個層面勾畫出來,我們能認出是自己的,但是憑自己絕不能理解得那麽清楚。他們向我們解釋我們的生存條件,助我們解惑,並減少孤立無援之感。藝術的真諦就是以壹概千千萬,我們的境遇只不過是千千萬之壹。(叔本華)

4.人生殊可悲,我決定以畢生思考它

第六章 困難中的慰藉

尼采

1.壹個人可以像園丁壹樣處理自己的沖動,盡管極少人知道這壹點,他可以把憤怒、憐憫、好奇、虛榮的幼苗培育的像架蓬上美麗的果實壹樣果實累累,收益豐潤。

2.把痛苦的狀態籠統看作應該予以消滅的對立物,是極端愚蠢的……幾乎與想要消滅壞天氣壹樣愚蠢。

3.望著這些曾經是冰川覆蓋的深谷,我們很難設想有壹天在同壹地方可能出現草木蔥蘢、溪流灌溉的土地。人類歷史上也是壹樣:最野蠻的力量開辟了壹條道路,主要是破壞性的;但是它的工作是必要的,為了以後更優雅的文明能在此建設大廈。那些可怕的被稱為邪惡能量卻是人類泥石建築工。

4.人的自我完成不是通過避免痛苦,而是通過承認痛苦是通向任何善的自然的、必經的步驟而達到的。(尼采)

5.苦與樂緊密相連,誰想得到多少這壹面,就必須嘗到多少另壹面。試看那些最完善的個人和民族的歷史,請問有哪壹棵大樹長到這樣驕人的高度沒有經過風霜雨雪;請問厄運和外界的阻力,某種仇恨、妒忌、吝嗇、難道不都是有利條件,無此任何偉大,即使是美德也難以成長起來?

6.我們壹定要學會忍受無法避免的苦難。壹如世界的和聲,我們的生活是由不和諧和弦以及不同的音調組成的:柔和的、粗糲的、平緩的、輕的和響。如果壹個音樂家只喜歡其中壹部分,那他能唱什麽呢?他必須掌握所有這些,然後糅合在壹起。同樣的,我們也必須把所有善與惡糅合在壹起,因為在我們生活中二者本是同壹物。我們好比果實累累的田野,下面沒有廢棄不用的東西,君不見,任何情況下人和物都歡迎糞便。(蒙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