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警惕染色黃魚。染色的黃花魚還能吃嗎?

警惕染色黃魚。染色的黃花魚還能吃嗎?

“用手擦。”“用白紙擦,不掉色。”當記者詢問如何避免購買染色黃魚時,幾位市民給出了上述經歷。然而,他們的回答在曾經的魚販小馬看來並不靠譜。“這麽容易掉色,那大家都會看到,沒必要染。”小馬說:“不知道是用什麽染的,但這樣的漁夫吃了肯定不好。”小馬告訴記者,“我可以幫妳搞到魚販給黃魚染的色素!”"

黃魚染色

業內公開的秘密

壹連路過五個魚攤,小馬說他們賣的黃魚都是染色的。

65438+10月24日淩晨5點半,某水產批發市場外。壹個剛裝完貨的魚販,正準備騎著三輪車離開停車場。旁邊壹個裝卸工問:“大哥,走吧。”“嗯,回家趕緊去洗魚。”那人說著,騎著三輪車揚長而去。

“有些小販從批發市場買了黃花魚後,洗魚是必經的過程。回家用黃粉把魚洗幹凈,賣得更好。”當記者向小馬講述自己遇到的這壹幕時,他做出了上述解釋。“有些普通人可能聽說過黃魚染色,但對於圈內人來說,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壹些早市的情況可能更嚴重。”小馬說。

在小馬的陪同下,記者走訪了中山區桃園街附近的早市。“這條魚是染色的。”看著壹箱冰碴黃魚,記者小心翼翼地向小馬求證。“這條魚冷凍前沒有染色。看它的本色。”小馬否認了記者的猜測。“那可以等到它融化。”記者有些不滿。“冰凍的時候,它的鱗片會翹起來,而且不容易變色。有色黃魚基本都是新鮮的。”小馬回答。

來到下壹個魚攤,小馬指著正在賣的黃魚說:“這魚是染的。”壹連路過五個魚販,小馬都說他們賣的黃魚是染的。“怎麽證明?”記者問。“妳看這房子,沾了魚的水還沒倒。”小馬指著壹個裝滿波爾多液的保溫箱說。

記者來到該攤位,與戴帽子的中年男攤主攀談起來。“妳家黃魚多少錢?”“10元兩斤。”攤主回答。“看著有點黃,不會染吧。”記者表示懷疑。“放心吧,肯定沒染過。我在這裏賣魚已經很久了。”攤主說。“旁邊盒子裏的水是什麽?”記者看著保溫箱問道。“哦,臟水,我沒來得及倒。”攤主說。買了壹斤魚後,記者離開了。

“如何鑒別黃花魚有沒有被染色?”記者向馬驍征求意見。“我壹會兒去拿顏料給妳看。”說完,小馬開始打電話,聯系同行。走了壹會兒,小馬又帶回來壹個多出來的飲料瓶,裏面裝著壹種帶有栗色和沈澱的液體。“這是給黃魚上色的色素。我聯系了朋友,拿到了。”小馬說。

“停,那個刀魚是染的。”回來的路上,小馬停了下來。經過小馬的提醒,記者發現這條秋刀魚的表面非常光亮。手指只要輕輕滑過魚,就會沾上壹種銀色的物質。事後證明,這種物質幹了很難洗掉。秋刀魚16元壹斤,記者以15元的價格買了壹條。“我們稱之為銀粉,每桶100元。現在不容易得到了。我聯系了幾個朋友,都沒拿到。”小馬說。

小馬做過海鮮生意,對市場上賣的魚的質量有壹定了解。壹趟下來,小馬說:“這附近早市賣的十幾條小黃魚都染過,不同的是染的多了,染的少了。”

動手操作

魚如何穿上漂亮的外衣?

“彩色的賣壹箱,不上的可能只賣壹斤。差別這麽大!”

2月18日,11點左右,小馬先把記者買的黃魚挑出來,再把幾乎不沾色的黃魚挑出來,然後開始演示染色工藝。

他先把飲料瓶裏大約四分之壹的紅色液體倒進盆裏,然後打開水龍頭,放入半盆清水。“這個紅色液體是勾兌的,原來是黃色粉末。他的瓶子有點薄,而且是冷水,不然這瓶顏料可以用十次以上。”小馬壹邊操作壹邊說,“劑量沒那麽絕對,妳看著辦吧。”

倒入清水後,全盆的水變成了檸檬黃。小馬把幾條魚放進漏水的盆子裏,在水裏上下移動漏水的盆子。“魚直接泡在水裏,不容易上色。”感覺染的顏色有點淡,小馬直接把紅色的液體倒在魚身上,繼續沖洗。幾分鐘後,小馬將魚從水中完全撈出,原本白色的黃魚變成了顏色鮮艷的小黃魚,完成了“醜小鴨變天鵝”的過程。整個過程可以用壹個字來形容:簡單。記者也親自嘗試過這種技術含量不大的操作,但是染色後的黃花魚因為不夠慎重,顏色變得太黃了。“壞了,有點太假了,賣不出去?”記者惋惜地說。小馬的回答讓記者大吃壹驚。“妳是個業余愛好者。黃閱賣得越多!”

“為什麽壹條好的黃魚要染色,為了看起來新鮮,賣個好價錢?”記者不解地問。“其實,只是為了好看!不新鮮的魚魚鱗破碎,不易上色。小黃魚進價三四元,本身就不高,色素成本也不高,不能用其他魚染冒充或賣高價。這是為了好看,增加銷量。想象壹輛外表塗了漆的車和壹輛剛打過蠟的車。同等價位妳會買哪個?”

"為什麽妳必須重新發明輪子?"記者質疑。“不上色我賣不出去。曾經買過黃花魚,不上色就賣了。結果壹箱80斤的50斤魚沒賣出去,我就自己加鹽了。賣壹盒彩色的,不賣可能只賣壹斤。差別這麽大!”小馬看起來有點興奮。

化妝品成分

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從秋刀魚身上刮下來的銀粉壹般用來加熱,含有大量重金屬。

那麽這個神秘的“解”是什麽呢?2月21日下午3點,記者采訪了中國食品與營養學會理事、大連工業大學食品學院教授農邵莊。經觀察,農教授鑒定該色素為“日落黃”。“黃花魚上色用的色素是食用色素中的合成色素,從顏色上看屬於‘日落黃’。這種顏料看起來是橙紅色的,當用混合顏料染色時,被染物體的顏色會呈現黃色。具體色深取決於顏料調配的比例。農·邵莊說,顏料“日落黃”的成本很低。壹斤“日落黃”只要60元錢,但這瓶色素可以染壹噸魚。

農邵莊指出,“日落黃”分為兩種:工業用和食品用。它的作用是讓事情變得更光明,而不是掩蓋食品本身的質量問題。用“日落黃”給黃花魚上色,使其看起來鮮亮,屬於非法使用色素。同時他也指出,日落黃雖然是允許在規定範圍內使用的,但畢竟是合成顏料,裏面的鋁錠含有鋁。如果商販添加很多,長期食用這類魚對大腦會有壹定影響,尤其是孕婦、嬰幼兒等敏感人群。

農邵莊看到從刀魚身上刮下來的銀粉,就說這種東西就是銀粉。通俗的說就是我們平時用來刷暖氣的粉。它含有大量的重金屬,如鉛和汞,對人體非常有害。這種銀粉,如果食用,會對人體的肝臟、腎臟等功能造成很大的傷害,還會損害人體的神經系統。這些東西很便宜,大概100元壹桶,在建材店都可以買到。加熱用的銀粉溶於汽油,魚用的銀粉溶於酒精等液體,聞不出味道。它的附著力很強,只要染在魚身上,就很難去掉。儂邵莊解釋道。

區分染色魚

健康魚的下顎幾乎是白色的。

記者在核實市民提供的白紙檢測方法時發現,用染色黃花魚擦的白紙上沒有明顯的顏色,不好用。記者根據求證,總結了幾種簡單易行的鑒別方法。

1,白醋測試方法。小馬在清洗漏盆的時候直接用了很多白醋。他說用白醋染過的魚顏色會失去,但如果魚是天然的,就不會失去。這種鑒定方法也得到了農邵莊教授的肯定。鋁溶於酸,而天然色素不溶。

2.外觀鑒定。小馬告訴記者,用未染色的黃魚,看看魚的嘴和腮。未染色的魚幾乎是白色的。妳也可以打開魚的嘴。如果魚染了色,嘴裏可能會殘留黃水。農邵莊教授還建議,市民在購物時也可以在陽光下觀察魚鱗,魚鱗上的統壹顏色必須染色。

3、太黃的魚要慎重。大連自然歷史博物館魚類研究員趙永波告訴記者,黃花魚因其黃色而得名,腹部明顯,顏色自然。但是,人們認為黃花魚越新鮮,水越深越黃,這完全是壹種誤解。顏色深淺只和水溫等因素有關。顏色太鮮艷的黃花魚肯定有問題。

4、刮指甲。塗了銀粉的箭魚,用手指甲刮魚的表面時可以刮掉銀粉,但這壹招只對塗了很短時間的箭魚有用。刀魚有沒有顏色,只能通過外觀來鑒別。有些旗魚特別亮,甚至能反光,壹定不能買。小馬說。

(楊德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