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以上標題,我的第壹印象應該是:寬心、放下、糊塗之類的寬心方,沒想到還真是壹劑良藥。不妨錄之。
身體不適還是要到醫院看醫生診治!
對於很多疑難雜癥,中醫素有“百病生於氣”之說,也有“百病多因痰作祟”的說法,還有“百病多因瘀”的論斷,其實,在疑難雜癥中,還有壹個說法就是“萬病皆因郁而生”。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變遷,因郁生病真的是越來越多。“因郁生病”的病因病機是什麽呢?
從病因來講,多因情誌抑郁,或突然的精神刺激及其他病邪的侵擾而發病;
從發病機制來講,肝失疏泄、氣機郁結,就會情誌抑郁;久郁不解,失其柔順舒暢的性能,就會急躁易怒;氣郁生痰、痰隨氣升、搏結於咽,就會出現梅核氣,積聚於頸項,就會出現癭瘤;氣病及血、氣滯血瘀、沖任不調,就會導致月經不調或經行腹痛;氣聚血結,日久成痼,就會出現癥瘕積聚等頑疾。
由此可見,“因郁生病”主要是情緒方面的問題,比如心胸狹窄,不能容人,遇到壹點不順心就大發雷霆、沖冠壹怒,其實這樣除了氣壞自己的身體、得罪壹大批人之外,沒啥好處的。
又比如,郁郁寡歡、自怨自艾,其實這樣除了悶壞自己的身體、讓人覺得楚楚可憐,也並沒啥好處。
還比如,悲觀厭世、消極抑郁,這樣除了傷害自己的身體、最終絕望輕生之外,對身體毫無益處。
所以,情緒很重要!正能量的情緒,對身體來說,也會同樣激發正能量。有什麽坎兒是過不去的?“誰的青春不迷茫”?“丟了面子又如何”?只要身體還健康、生命還常在,壹切都有逆風翻盤的可能;倘若因此失去了健康、傷害了生命,那麽,壹切都將結束,再無任何東山再起的可能!
情緒致病最為常見的證候莫過於肝氣郁結證。為什麽情緒致病主要反映在肝上面呢?這主要是與肝的疏泄功能有關,而且中醫認為,肝主管人們的情緒,所以任何不良情緒首先都會傷害肝臟,而肝為“將軍之官”,肝功能異常,就會導致其他臟腑也跟著遭殃,正所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那麽,肝氣郁結證,在臨床上主要有哪些表現呢?壹般來說,主要有胸脅或少腹脹悶竄痛,胸悶善太息,情誌抑郁易怒,或咽部梅核氣,或頸部癭瘤,或癥瘕積聚腫塊;女性經常會見到乳房脹痛、痛經、月經不調、甚則閉經,舌質暗紅,脈弦等。
那麽,肝氣郁結證究竟應該如何治療?又應該如何選方呢?壹半來講,只是單純的肝氣郁結,主要用疏肝理氣的方法予以治療,代表方劑有柴胡疏肝散。如果肝氣郁結而出現梅核氣的話,應該解郁、化痰、散結,可以用半夏厚樸湯;如果肝氣郁結而出現癭瘤之證,治療應該解郁散癭散瘤,可以選用海藻玉壺湯;如果肝氣郁結導致癥瘕積聚,這種情況就比較難治了,但是也不是沒有辦法,可以選用張仲景的鱉甲煎丸。
對於肝氣郁結證,主要的代表方是“柴胡疏肝散。”
該方出自明代醫學家葉文齡的《醫學統旨》,全方由“陳皮(醋炒)、柴胡各二錢,川芎、香附各壹錢半,枳殼、芍藥各壹錢半,炙甘草五分”等7味藥組成。
煎服方法是:用水150毫升,煮取80毫升,飯前服用。
這個“柴胡疏肝散”為什麽會有這麽奇妙的作用呢?我們不妨來看看它的配伍吧!
柴胡為君藥,主要起到疏肝解郁的作用;
香附、川芎為臣藥,其中香附理氣疏肝而止痛,川芎活血行氣而止痛,兩藥相合,壹是可以幫助柴胡增強解除肝經郁滯,二是增強行氣活血止痛的作用。
陳皮、枳殼、芍藥、甘草為佐藥,其中陳皮、枳殼理氣行滯,芍藥、甘草養血柔肝、緩急止痛。甘草既為佐藥,又為使藥,作為佐藥緩急止痛,作為使藥調和諸藥。
綜上所述,肝氣郁結證雖然十分常見,但是中醫對它也是有應對之策的,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子不僅僅是“柴胡疏肝散”,比如逍遙散、木香順氣散、四逆散加減等均可作為治療肝氣郁結的備選方藥。但是,“柴胡疏肝散”是調理肝氣郁結的最佳方藥,很多因肝氣郁結所致的病癥,均可在“柴胡疏肝散”的基礎上進行加減化裁。比如脅肋疼痛較為嚴重的,可以酌情加入郁金、青皮、當歸、烏藥等可以增強行氣活血之力的中藥;又比如肝郁化火的情況,可以酌情加入梔子、黃芩等可以清熱瀉火的中藥。當然,“柴胡疏肝散”雖好,但也容易耗氣傷陰,所以臨床使用時“中病即止”,不可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