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如何選擇河蟹的生態高效養殖模式

如何選擇河蟹的生態高效養殖模式

中華絨螯蟹生態高效養殖的條件和方法

1.池塘要求池塘應規範整潔,進出水系統獨立完善。面積控制在10 ~ 15畝,平均水深1 ~ 1.5m,壟寬3 ~ 3.5 m,壟坡比為1:3,池底平坦,少淤泥。池塘中央有壹條之字形溝渠,寬5 ~ 10米,深0.5米。中央平臺的面積約占池塘總面積的3/5。

2.放養前的準備

(1)池塘消毒:2月,排幹池塘水,清除池塘底部雜草和多余汙泥,平整池塘底部,翻池暴露20-30天。蟹種放養前壹個月(2月中旬),對池塘進行清洗消毒,用生石灰100 ~ 150公斤/畝,漂白粉13公斤/畝或二氧化氯0.25公斤/畝,溶解後全塘噴灑。進水時,水位線高出池底20厘米。

(2)種植水生植物:壹方面,水生植物為河蟹提供新鮮的青飼料,通過光合作用增加溶解氧;另壹方面,它們創造了壹個理想的棲息地,以避免敵人蛻皮。多物種復合水生植物可以中斷生長期,保持池塘水質新鮮,為河蟹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池塘消毒後7 ~ 10天種植水生植物,以伊樂藻為主,黃草為輔。采用穴播方式,全池種植,株距1 m,行距1.5 m,種植時繩子拉成壹條直線,間距均勻。伊樂藻的最佳種植時間為10月下旬至2月上旬,黃草的種植時間為4月中旬至5月上旬,覆蓋池底面積的60%左右,水位以10 cm為佳。雜草在旺盛生長期要多次刈割,避免因繁茂而缺氧。伊樂藻在高溫季節容易死亡腐爛,應及時撈出,以免破壞水質。

(3)生態凈化池和臨時養殖區的設置:采用池塘循環水養殖模式,將外界河水引入凈化池,種植水生植物,在凈化池中投放螺螄和鰱魚,形成壹個小型生態系統,向養殖池中註入純凈水,為高溫季節換水和補水提供淡水。設置暫養區,通過暫養箱對河蟹進行分級集中暫養。

3.放養蟹苗

選擇諾亞1作為實驗材料。蟹種要求規格整齊,個體顏色鮮艷,四肢健全,反應快,行動快,體表無附著生物和寄生蟲,無病斑,規格不小,個體早熟。

2月底3月初應避開冰凍寒冷期,水溫3 ~ 10℃,種子應在晴天播種。放養蟹種前用高錳酸鉀溶液或生理鹽水消毒。放養密度約800只/畝,規格約55只/斤,每畝養殖600只大型商品蟹。

4.投餵螺螄為了避免螺螄在冬季凍傷或夏季缺氧而死亡,清明節前投放螺螄300斤/畝,均勻投放到整個池塘,改善水體綜合環境。

5.育種管理

(1)飼料投餵:“863”養殖模式采用疏放精耕的精準投餵模式,動植物飼料合理搭配。按照“前期精、中期青、後期肉”的科學飼養原則和“四定四觀”的飼養方法進行科學飼養管理。成蟹養殖過程中,對蛋白質的需求量為30% ~ 36%,對脂肪的需求量為4% ~ 6%,對糖的需求量為25% ~ 30%。此外,壹些礦物質和維生素也是河蟹生長所必需的,飼料要根據不同的生長階段均衡搭配。

(2)飼料種類:植物飼料主要有玉米、豆餅和各種水生植物。動物飼料包括新鮮的小雜魚、冰鮮魚、蝸牛等。該配合飼料為顆粒飼料,添加了維生素、微量元素、蛻皮激素、大蒜素等免疫增強劑,不僅促進了中華絨螯蟹的蛻皮生長,而且營養全面,利用率高,對水質影響小,預防疾病。

(3)餵食方法:每天早晚各餵食壹次,早上7-8點餵食量占每日餵食量的1/3,晚上2/3,第二天早上檢查餵食情況。投餵量的比例根據季節、水溫和河蟹的投餵情況進行調整,晴天多投餵,雨天少投餵。

3-4月,水溫升至15℃以上,蟹開始攝食。開口飼料為顆粒飼料,逐步添加動物餌料,投餵量為蟹重的2% ~ 4%。5-6月,動物飼料的比例逐漸提高到50%。6-9月,河蟹活躍度增加,飼料約占總飼料的70%。因此,應增加動物餌料的投入,避免因打鬥導致的蛻皮或軟殼蟹。7-8月高溫季節適當投餵粗飼料,防止河蟹性早熟,投餵量為蟹重的5%。動物飼料占9月育肥期飼料投入的70% ~ 90%,加上顆粒飼料10% ~ 30%。9-6月65438+10月後,添加玉米和大豆,每周補充動物飼料1 ~ 2次,改善河蟹的肥度和口感。

(4)水質控制

①水管理:水質始終新鮮,溶解氧充足,透明度30 ~ 40cm。放養初期水深0.5m,4-6月水深0.6-0.8m,7-8月水深1.2m。隨著水溫的升高,逐漸加水,每次加5cm。在高溫季節,水深和覆蓋水生植物可以保證池底的低水溫,避免河蟹因高溫而性早熟。

水位控制原則:春淺夏滿秋適中。夏天每周換水壹次,每次5 cm,邊澆邊排水。秋季每兩周換水壹次,每次更新全池水的1/5。

②底部曝氣:用微孔曝氣設備對池塘底部進行曝氣,雨天前晴天啟動曝氣設備,根據實施情況從傍晚到次日淩晨曝氣8 ~ 12小時/天。

③水質檢測:氨氮、亞硝酸鹽、pH、溶解氧等指標。每周用快速水質檢測盒和氧氣分析儀進行檢測。發現異常應及時采取加水、換水、調水等措施,並每天監測異常值。確保pH控制在6.5 ~ 9.0,氨氮含量小於0.2 mg/L,亞硝酸鹽含量小於0.1 mg/L,溶解氧達到5 mg/L以上..

④肥水:水質前期要肥,後期要稀。定期肥水,施磷肥15kg/畝,促進水生植物生長,調節水質。

⑤水質調節:采用微生物制劑進行調節,噴灑益生菌。每次消毒後2周使用,7-8月使用時間縮短至5天。定期調整,按0.5% ~ 1%的飼料量添加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