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每逢壹年壹度的端午節到來之前,我國各地家裏幾乎都會提前準備好端午節的傳統食物,比較常規的就有粽子,屆時家家戶戶可以說無壹例外的都飄著棕葉的清香,但除此之外,端午節必吃的食物還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下端午吃什麽傳統美食。
端午傳統美食離不開粽子,但端午節除了粽子,還有許多節令食物。比如在端午節有吃“五黃、五紅、五白”等食物的習俗,除了傳說因素外,主要是因為這些食物,都是夏季的時令佳肴。
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婦孺皆知的事,並且小的時候我們都在老師和親人嘴裏得知屈原的故事,吃粽子也是為了紀念屈原。愛國詩人屈原不滿當時政治的黑暗,投入汨羅江,人們為了不讓他的身體被魚蝦吃掉,就把雞蛋和糯米投入江中,後來漸漸發展成為每逢端午節就要吃粽子的習俗。香糯的粽子入口彈牙香甜,還帶有粽子葉的清香,當然南北的習俗不同,對於粽子該吃甜的還是吃鹹的這個問題,壹直在爭論中,還沒有得出結果。
五黃
“端午須當吃五黃,枇杷石首得新嘗。黃瓜好配黃梅子,更有雄黃燒酒香。”江浙壹帶端午節有吃“五黃”的習俗。江南傳統中的端午五黃是指黃鱔、黃魚、黃瓜、鹹蛋黃和雄黃酒(雄黃有毒,現用黃酒替代)。
五紅
據說端午節吃五紅可以驅五毒,整個夏天都能辟邪避暑。不過,五紅的內容各地並不壹樣,這些食物的***同特點就是煮熟後呈紅色。五紅壹般至紅莧菜、龍蝦、紅油鴨蛋、烤鴨、黃鱔。其實,不管是五紅還是五黃,主要都是為了祛暑辟邪。
五白
以蘇州為代表的江南水鄉,端午的特色是吃五白,五白壹般只茭白、白斬雞、白豆腐、白切肉、白蒜頭。
端午節各地飲食文化
江漢平原:吃黃鱔
我國江漢平原每逢端午節時,還必食黃鱔。黃鱔又名鱔魚、長魚等。端午時節的黃鱔,圓肥豐滿,肉嫩鮮美,營養豐富,不僅食味好,而且具有滋補功能。因此,民間有“端午黃鱔賽人參”之說。
甘肅:吃面扇子
甘肅省民勤縣壹帶,端午節這天都蒸“面扇子”。面扇子用發面蒸制,呈扇形,有5層。每層撒上碾細的熟胡椒粉,表面捏成各種花紋,染上顏色,十分好看。這種食俗據說是由端午節制扇、賣扇、贈扇的風俗演變而來的。
江西南昌:吃茶蛋
江西南昌地區,端午節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有雞蛋、鴨蛋、鵝蛋。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為祝福孩子逢兇化吉,平安無事。
常武:吃黃魚和“白烏龜”
常武地區,端午節中午飯比較豐盛,常武人家過端午節,不論貧富,要買黃魚(石首魚),要吃“白烏龜”。所謂“白烏龜”就是鵝。東門壹帶有“當當鍋子買黃魚”的諺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黃魚被政府推為“愛國黃魚”端午時人們當飯魚食用。
湖南寧遠:吃炒血鴨和釀豆腐
湖南寧遠壹帶端午節主要殺鴨慶祝,原因是從清明節壹直到端午節這段時間,是水草最豐美的時候,鵝、鴨、田螺等天然食料充足,鴨子個個長得壯實,鴨肉更是皮薄細嫩,這時食用最肥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