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豆雖然名叫荷蘭豆,但其實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從漢朝時就傳入我國,在我國的栽培面積比較廣泛。又叫食莢豌豆或軟甲豌豆,是壹年生草本植物,人們主要食用它的嫩夾,其味道清香,含有蛋白質,胡蘿蔔素、核黃素等十幾種營養元素,深受消費者喜愛。要想種好荷蘭豆,首先要具備適宜荷蘭豆生長的條件,然後必須有科學合理的管理手段,下面就讓我們壹起了解下種植荷蘭豆對環境的要求以及高產要具備哪些技術。
壹、荷蘭豆對生長環境的要求
1、荷蘭豆生長發育對土壤的要求
荷蘭豆的生長以富含有機質、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或黏質土壤為宜。忌連作,適宜和水稻輪作。
2、荷蘭豆生長發育對溫度的要求
荷蘭豆喜寒冷氣候,耐寒不耐熱,全生育期大約為90~130天,生長發育適宜的溫度為15~20℃左右,當溫度超過25℃ 時,生長發育受到抑制,結莢數明顯減少,夜間溫度對產量的影響比較明顯。
3、荷蘭豆生長發育對光照的要求
荷蘭豆對光照條件要求並不是很嚴格,但在長日照低溫的情況下,更有利於其花芽分化。
4、荷蘭豆生長發育對水分的要求
荷蘭豆屬於深根系作物,比較耐幹旱,播種後忌田間積水,容易引起爛種;開花期適宜的空氣相對濕度為60%~90%為宜,太過幹旱會導致落花落莢;開花結莢期對水分比較敏感,因此,在這壹時期遇到幹旱要及時澆水,在滿足其生長需要的同時,還可以有效降低地表溫度,促進荷蘭豆的正常生長發育。
二、荷蘭豆的種植時間
荷蘭豆耐寒而不耐熱,在不同地區栽培的時間也有區別。春夏茬壹般在2月中上旬播種;秋冬茬壹般在7月中下旬播種;冬春茬壹般在10月中下旬播種。
各地區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氣候條件確定播種期,在不受凍害的前提下,適當提早播種有利於分枝和結莢,能夠增產。
三、荷蘭豆高產的栽培技術
1、整地施肥
播種前深耕的同時畝施腐熟的農家肥2500~3500千克、尿素10千克、45%氮磷鉀復合肥(15-15-15)50千克,也可加入適量微肥,如硼砂、硫酸鋅、鈣肥等,對於微肥的使用,要根據當地土壤的實際情況來定。施肥後耙平耙細並做畦。畦面寬100厘米,高25厘米左右,畦溝寬度40厘米,做好畦後覆膜待播。
2、播種
(1)品種的選擇
在選擇是要選擇抗寒力強、耐貯運的品種,種植品種根據客戶需要,選用高產、抗病、優質的南非中莢豆、甜脆豆、小莢豆種子,不用自留換種。
(2)種子處理
選好種子後可在播種前將種子在陽光下曝曬1~2天,然後用艾克頓加瑞苗清和金彩進行拌種,可有效預防爛種。猝倒病、立枯病、根腐病等病害。
(3)適時播種
播種時用打孔器在覆膜上打孔,孔的深度為3厘米左右、株距30厘米左右、行距40厘米左右,挖好種植穴後,為了保證土壤濕潤,可在穴中澆水,水與膜面相平,等水下滲後即可播種。每穴播種種子2~3粒,播種後用微濕的細土覆土,壹般覆土厚度2~3厘米。
3、播種後的田間管理
(1)幼苗期管理
荷蘭豆在出苗後的40天內為幼苗期,壹般種植後10天左右出苗。
①中耕培土
荷蘭豆的根系生長發育需要土壤有良好的通透性,為了促進發根和提高地溫,因此中耕是很有必要的。第壹次中耕時間是在齊苗後,也就是苗高5~7厘米左右時劃鋤松土1次;10天左右後苗長至20~30厘米的時候再松土壹次,結合松土進行除草並培土。在苗期不需要施肥和澆水也不用特殊管理。
②搭架引蔓
荷蘭豆的莖蔓柔嫩中空,容易折斷和倒伏。當豆苗吐須時,也就是莖蔓長至約20厘米左右就要搭架引蔓。可選用竹竿來插人字架,插竹竿時要註意不能離根系太近,以免傷害到根系,影響其正常生長發育,壹般竹竿離根系的距離為10厘米左右,每隔1米插壹根竹竿,為了固定莖蔓,可用繩子進行束腰幫助莖蔓的攀援,莖蔓每長高30厘米左右固定1次。
(2)大苗期管理
荷蘭豆抽蔓後,對於水分的需求逐漸增多。因此,在開花結莢期就要開始進行澆水,等坐穩莢後,進行澆水。由於荷蘭豆的根系具有固氮能力,因此,施肥不需要太多,畝施45%氮磷鉀復合肥(15-15-15)15千克左右即可。以後保持土壤濕潤見幹見濕即可。在開花結莢期,土壤不能過幹也不能積水,以免引起落花落莢。
在采收2~3次後,根據和植株的生長勢,結合防治病蟲害進行葉面追肥,可葉面噴施0.2%的鉬肥和硼肥,可以提高荷蘭豆的固氮能力,有效防止早衰。
4、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荷蘭豆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和白粉病,蟲害主要有蚜蟲、薊馬和潛葉蠅。對於病蟲害的防治,要優先采用農業防治和物理防治的辦法,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采用農藥藥劑防治,而且要盡量避開采收期用藥。
(1)根腐病
根腐病我們菜農也叫爛根,發病時荷蘭豆的植株變為紅褐色壞死,地上部分幹枯死亡。
防治辦法:
①、選用前茬為非豆科作物進行合理輪作;
②、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播種時避免種子與基肥接觸;
③、齊苗後可用惡黴靈淋根1次,7天後進行第二次預防;
④、如果發病嚴重可用福美雙+敵克松+多菌靈灌根,隔5天時間防治1次,***兩次。
(2)白粉病
菜農稱白粉病為上粉。從老葉開始發病,葉片出現白色粉狀斑點,導致葉片發黃幹枯,豆莢變小並且上面有黑褐色小斑點。
防治辦法:
①、合理密植,增施磷鉀肥,避免偏施氮肥。
②、發病前可用硫磺懸浮劑或醚菌酯進行噴灑防治。發病後可選多氧清、武夷菌素或農抗120進行噴霧防治。
(3)蚜蟲
蚜蟲的防治可選用印楝素乳油、煙堿素、吡蟲啉、啶蟲脒等藥劑進行防治。
(4)薊馬
薊馬可選用阿維菌素、吡蟲啉等藥劑進行防治。
(5)潛葉蠅
在蟲害初期可用黃板誘殺,當受害葉片有幼蟲5頭時,可噴施滅蠅胺+阿維菌素、阿巴丁、綠浪等藥劑進行防治。
5、適時采收
荷蘭豆豆莢最佳采收期壹般是開花後10天左右,采收壹般要求莢長7~9厘米左右,莢厚度不超過0.3厘米,在盛收期,要堅持每天采摘,壹般采收期可持續30~50天。
荷蘭豆種植的田間管理相對比較簡單,主要管理工作是要做好搭架引蔓及水肥管理,但經濟效益不錯,希望我的解答能對您的荷蘭豆種植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