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黃魚吃什麽食物?

黃魚吃什麽食物?

學名:小黃魚

俗名:黃魚、小鮮、大眼、花魚、黃瓜、古魚、黃鱗魚、小春魚、金龍、厚鱗魚。

英文名:小黃魚

日本名字:キブチ

拉丁名:小黃魚

分類:脊索動物,脊椎動物,骨骼動物,獼猴桃,鱸形目,鱸形目,鱸形目,石斑魚,鰣魚。

產地和交運日期:主要分布在渤海、黃海和東海,主要分布在江蘇、浙江、福建、山東等省沿海地區。

簡介:小黃魚外形與大黃魚十分相似,但體型較小,體長16 ~ 25 cm,體重200 ~ 300 g,背部黃褐色。大黃魚和小黃魚的主要區別有:大黃魚的鱗片較小,而小黃魚的鱗片較大且稀少;大黃魚的尾柄比小黃魚的長。大黃魚臀鰭的第二鰭棘等於或大於眼徑。小黃魚比眼睛直徑小;大黃魚的下顎有4個不明顯的小孔,而大黃魚的下顎有6個小孔。大黃魚的下唇比上唇長。嘴巴閉起來是圓的,小黃魚的上下嘴唇等長,閉起來嘴巴是尖的。

藥品名稱:小黃魚

來源:是小黃魚(大黃魚)的肝臟。

功效:補益肝腎,養肝明目。

主治:肝腎不足,頭暈耳鳴,眼睛幹澀,視物模糊,腰腿酸軟,男性陽痿,女性不孕。用本品補肝腎。治肝血虛,視物模糊,或雀盲。

性味:甘、鹹、平。肝腎經。

用法用量:口服:煎服,1-3g。或者用來提煉魚肝油。

動植物資源分布:原生動物見“巖魚”壹文。

考證:最早發表於《中國藥用動物雜誌》。

中藥化學成分:魚肝油可以從小黃魚的肝臟中提取。

[編輯本段]原料介紹

黃魚可分為大小黃魚,與帶魚並稱為中國三大海鮮。小黃魚個頭小,鱗片大,嘴尖,主要分布在渤海、黃海和東海,如青島、煙臺、渤海灣、遼東灣和東海,如青島、煙臺、渤海灣、遼東灣和舟山群島,以青島產最多,產期為3-5月和9-65438+2月。

小黃魚長而扁,柳葉狀,口尖,耳石在頭部,背部灰褐色,腹部兩側黃色,鱗片中等大小,背鰭長,中間起伏,尾鰭雙節。小黃魚肉嫩而豐富,有蒜瓣,刺少,味道鮮美。

[編輯此段]營養分析

1.黃花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對人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對於體虛和中老年人,吃黃魚會收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2.黃花魚富含微量元素硒,能清除人體新陳代謝產生的自由基,延緩衰老,防治各種癌癥。

[編輯此段]適合人群

壹般人群都可以吃。

1.適用於貧血、失眠、頭暈、食欲不振及婦女產後虛弱;

2.黃花魚是毛,哮喘、過敏的人要慎食。

【編輯本段】食如克。

黃魚不能與荊芥同食;不適合和蕎麥壹起吃。

烹飪指導

1.小黃魚適合燒、煎、炸、糖醋等烹飪方法;

2.黃花魚肉質細嫩,適合清蒸。如果是油煎的話,油的量需要多壹些,以免煎到黃花魚,而且煎的時間不能太長;

3.燒黃花魚時,要去掉頭皮,去除異味。

[編輯此段]食療效果

黃花魚味甘鹹,性平,入肝腎;

黃花魚具有健脾和胃、安神止痢、益氣填精的功效;

對婦女貧血、失眠、頭暈、厭食、產後虛弱有很好的療效。

[編輯本段]其他相關

我國捕撈黃魚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吳王闔閭的時代,唐代盧光偉的《吳地記》中就有記載。

[編輯此段]備註

大黃魚和大黃魚的區別:大黃魚和大黃魚的外行很像,但大黃魚的頭比大黃魚大,尾柄的長度是尾柄高度的三倍以上;臀鰭第二鰭棘等於或大於眼徑,鱗片小,組織致密,背鰭與側線之間有8 ~ 9個鱗片;頭大,嘴斜,頭大眼睛大。而小黃魚背部高,鱗片大,尾柄短,口寬上翹,眼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