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粉絲的加工包括將鮮薯加工成澱粉後再加工成粉絲,或以澱粉為原料直接加工粉絲。此外,粉絲加工有傳統工藝和現代工藝兩種。傳統工藝壹般是以農戶為單位的小規模加工,其生產工藝如下(以鮮馬鈴薯為原料)
1.選土豆。選擇表面光滑、無病蟲害、無青頭、大小適中的紅薯。
2.清洗:將挑選好的紅薯放入籮筐中放入水中,洗去汙垢和雜質,將紅薯的兩端切掉。
粉碎。洗好的紅薯要及時碾碎。使用195 12馬力柴油機驅動的380或440粉碎機,邊打邊加水,打得越細越好,提高出粉率。
過濾。用0.7 ~ 1.5m掛布過濾,過濾兩次。初始溶液較稀,第二溶液較稠。濾液入罐2天後,排幹罐內水,加入1/3的原水,攪拌,再次過濾,濾液入小罐沈澱。
5.暴曬:待池體完全澄清後,瀝幹水分,取出表面油粉,取出下層澱粉,掛成粉堆,暴曬在打谷場上。當粉堆中的水分蒸發壹半後,將粉堆切成幾份,放在陽光下暴曬。打谷場設在背風向陽處,防止粉塵汙染。
6.漿糊。在500克澱粉中加入100克明礬,混合2500 ~ 3000克冷水,放入盆中。將鍋放入鍋中燒開,不斷攪拌,至八成至九成熟。該糊狀物可用於20公斤的粉絲。
7.漏絲。可以在漏絲前試壹下,看看面團是否合適。如果漏出來的粉條不粗不細,那就合適。下面的條太快,斷了,說明澱粉糊太稀,要用幹澱粉混合揉搓,使表面韌性適中;下面很難或者太慢,厚薄不均,表面澱粉太幹,要加壹些濕澱粉。漏絲前混粉壹次為宜。面團的溫度最好是30 ~ 42攝氏度。準備2個鍋(型號8),2個冷水罐,中型48孔漏勺。漏絲時,漿糊要攪拌均勻,邊攪拌邊加溫水,水溫50℃。當澱粉球離開妳的手時,抓住壹個球(手柄),讓它自然落下。如果壹直掉下去,就會漏絲。漏絲的時候,準備壹壺開水,只有鍋裏的水開了才漏絲。當絲條沈入鍋底後浮出水面,即可出鍋,在冷水槽中冷卻壹次,用手紮成束穿在木棒上,在另壹個冷水槽中冷卻,不斷擺動,直至扇面松動。然後放在室內,讓它徹底冷卻,然後取出室外晾幹。
8.烘幹絲綢。把粉絲拿到背風向陽的地方,晾幹,包裝,得成品。
現代紅薯粉絲加工技術可以適用於中小型加工,也可以用於大型加工。其生產工藝如下(以澱粉為直接原料)
加工紅薯粉條的原料要求:用於粉條加工的紅薯澱粉應色澤鮮白,無泥沙、細渣等雜質,無黴變和異味。
1,配料打漿。紅薯粉絲的加工可用於增稠或直接調味。直接調味料是按照幹澱粉與水的比例為5: 4制備的,可以加入添加劑。
2.紅薯粉條做面條的過程,其實就是將澱粉和準備好的澱粉粘合在壹起的過程。其方法分為手工揉捏和機械揉捏。
3.擠壓成型:首先將水箱裝滿水,點上煤火加熱至水沸騰;用少量食用油擦拭磨粉機的螺旋軸,安裝篩板。然後啟動粉絲機,將準備好的澱粉乳面團從料鬥中倒出,關閉出粉閥約1分鐘,再打開閥門讓煮熟的面團在螺旋軸的推力下從粉絲篩板中擠出。
4.散熱和剪切粉絲從篩板擠出後,打開小鼓風機或風扇,出風口朝向篩板,降低粉絲的熱量。隨著粉絲長度的增加,當達到壹定長度時,要用剪刀迅速剪下,放在接絲板上。
5.冷卻包括自然冷卻和蓄冷冷卻。
6.把粉末搓成松散的條狀。將冷卻後的粉絲放入水中浸泡10-20分鐘,在陽光下搓粉。或者用凍粉松散機搓粉。
7.幹燥有兩種:自然幹燥和烘幹。
控水是壹開始掛架的主要方式。不要輕易移動以免斷條太多。20分鐘後,輕輕攤開粉絲,填補粉絲的空缺位置。等幹到四五成的時候,輕輕揉搓拉絲和下面的粉絲結,讓它們分開散開。當空氣七八成幹時,撈出米線,換向,直到粉絲中的含水量為14%。
8.包裝。幹粉絲可以切割,包裝,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