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晚上吃飯是否壹定會導致肥胖,涉及到很多影響因素,需要具體。
影響因素1:晚上什麽時候吃飯?
通常,中國的晚餐時間在下午5點到8點之間。如果晚上11睡覺,從晚餐結束到睡覺大約需要3到6個小時,相當於再睡半天,有助於消耗壹部分熱量。
如果晚餐時間較晚,比如晚上9點到11點,特別是有些人有睡前吃東西或吃夜宵的習慣,那麽吃飯和睡覺的時間間隔太短,身體沒有足夠的時間消耗熱量。這樣壹來,熱量就會悄悄地轉化成脂肪,儲存在夜深人靜的時候。
所以,想保持身材苗條的人和處於減肥期的朋友,除了正常的晚餐,晚上9點以後就要停止進食了。
有人說,既然吃完容易胖,那我晚上十點吃完,就能睡到淩晨兩三點。當然這樣可以多消耗壹點熱量,但是人的生物節律會導致夜間代謝水平降低,熱量的消耗可能不盡如人意。同時,熬夜也是違背生物節律的,不利於健康。
影響因素二:晚上吃了什麽?為了減肥,有些人對晚餐有嚴格的飲食規定。
比如低碳節食者會控制所有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包括主食、蛋糕、水果、各種甜品。因為根據低碳減肥理論,碳水會引起胰島素大量分泌,而胰島素不僅會促進脂肪合成,還會阻礙已有脂肪的分解。采用碳循環法的朋友,如果剛好在高碳日,不需要控制主食,但在低碳日也需要控制主食。
換句話說,晚上吃什麽也很重要,和減肥者采用什麽飲食有很大關系,而不僅僅是“晚上吃不吃”的問題。
影響因素三:晚上吃了多少?會不會胖和晚上吃多少有很大關系。但需要註意的是,這裏所說的“妳吃了多少東西”並不僅僅指“食物攝入量”,很大程度上也是指“攝入的熱量”。
因為食量與熱量不成正比,比如米飯的熱量約為115大卡,而東坡肉的熱量高達約300至550大卡,100克巧克力的熱量更接近約600大卡。
不過總體來說,食物攝入量和熱量攝入還是有正相關關系的。“吃得越多,平時攝入的熱量就越高。”所以,余行軍的建議是:
第壹,晚餐最好吃七分飽,這樣可以控制總食量;
第二,註意選擇單位熱量相對較低的食物,比如上面提到的巧克力之類的零食,晚上最好不要吃。
如果能做到以上三點,晚上正常吃飯對減肥不會有太大影響。但是減肥的效果不僅僅和晚餐有關。“飯局”層面之外還有兩個因素,也要同時考慮:
壹、運動因素控制飲食,屬於控制熱量攝入或控制飲食以達到減肥目的的結構。運動可以增加卡路裏的消耗。著名的“池水放光”的例子可以用來說明這個問題。
控制飲食相當於把進水管關小;參加運動就相當於打開了排水管。所以在壹個入口和壹個出口之間就可以達到“加速池水排出”(相當於體內多余脂肪)的目的。
如果只考慮限制水分攝入(控制飲食),不加快水分排出(不參加運動),那麽減肥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二、整體考慮晚餐是壹個人全天飲食的壹部分,減肥的效果受吃的所有食物的影響,所以壹定要整體考慮怎麽吃。
還是以低碳飲食為例,我們需要安排好壹整天應該吃什麽,遵循低碳控制的原則。在嚴格的低碳飲食(以阿特金斯飲食法為代表)下,初始階段全天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不能超過20克,這幾乎相當於不吃碳水化合物,所以晚餐時壹定要遵守這個規則。
對於保持熱量赤字減肥的朋友來說,為了制造熱量缺口,需要估算壹整天的熱量攝入。顯然,只關註晚餐是不夠的。
簡單來說,渴望減肥的朋友壹定要控制好晚餐(吃什麽,吃多少),晚上9點以後除了白開水什麽都不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