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千兆第壹城”上海再次推出3千兆。光網,5G,Wi-Fi 6,通信技術不同方向的演進,最終統壹了目標:千兆。
2.為3千兆位的上海增加壹個新的基礎設施樣本聞起來不錯。
2065 438+08 10月24日,10,上海全城覆蓋千兆光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千兆城。從此,上海進入了千兆時代。
2065438+2009年3月26日,首批“全球5G+光網雙千兆示範區”在臨港產業園啟動。在千兆的追求上,上海壹直領先壹步。
2020年4月28日,上海電信正式宣布在5G+固網寬帶的基礎上,全面升級3gb,加大千兆Wi-Fi建設。上海再次以“出發”的姿態進入“3千兆時代”。
壹場流行病,如同壹條鯰魚,加速了新基礎設施的建設。疫情催生了生鮮電商、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等新模式、新業態。消費升級對高帶寬、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需求更加強烈。新經濟和新生活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需要新的基礎設施。
5月7日公布的《上海市推進新基礎設施建設行動計劃(2020-2022年)》(簡稱“新基礎設施35條”)明確將“新網絡”定義為5G和固網的“雙千兆”寬帶網絡。上海電信為什麽要進壹步增加“千兆Wi-Fi”的概念?
未來三年,上海將率先建設新壹代全球信息基礎設施標桿城市,這就要求其建設者具有超前的戰略眼光和開放的創新思維。作為國內首家提出建設“三千兆城市”的電信運營商,上海電信放眼未來:產業發展的未來,人民生活的未來,壹座城市的未來,這將是壹座千兆“無處不在”的超高速之都。
近日,記者獨家獲悉,5月17日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中國電信上海公司(簡稱上海電信)將宣布簽約首批“3千兆”用戶,率先打造壹批“3千兆”標桿和示範應用場景,為新型基礎設施“上海樣本”提供最佳實踐。
01
上海電信的“千兆閉環”
光網,5G,Wi-Fi 6,通信技術不同方向的演進,最終統壹了目標:千兆。
雖然家裏已經是千兆寬帶,但上海居民陳穎還是經常被手機、iPad、筆記本電腦的上網速度所困擾。我沒感覺到。“陳穎做過壹個測試,插上網線就能測出900Mbps的寬帶網速。轉換成Wi-Fi信號後,最多只能測到200Mbps。
“上壹代Wi-Fi 5(IEEE 802.11AC)已經很難跟上新時代對網速的要求。測速顯示,Wi-Fi 5只能發揮千兆光網絡50%的性能,甚至更低。”上海電信辦公廳網絡專家許告訴《IT時報》記者,受限於舊有的Wi-Fi技術和設備,是千兆光網絡難以被真正感知的重要原因之壹。
直到Wi-Fi 6出現。
2019年,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發布了802.11ax,這是Wi-Fi聯盟(WFA Wi-Fi聯盟)命名為Wi-Fi 6的新壹代Wi-Fi標準。與舊版相比,Wi-Fi 6最高傳輸速率9.6Gbps,並發更高,時延更低(10ms以內),覆蓋更廣,終端功耗更低。用戶平均吞吐量提升至少4倍,並發用戶數提升3倍以上。
上海壹直願意做最新技術的產業普及的“領頭羊”。
位於上海浦東世紀大道211號的信息生活體驗館,剛剛設立了壹個全新的展區——HOL。壹根細細的光纖將“家中”的所有信息接入端口連接起來,通過家庭光纖網關將寬帶信號轉換成Wi-Fi 6信號。《IT時報》記者現場實測,支持Wi-Fi6的手機無線上網速率超過900Mbps。
“理論上,光纖的帶寬沒有上限。全屋光纖化後,未來網速從千兆提升到萬兆甚至更高,不需要重新布線。”5月5日,被譽為“中國接入光纖第壹人”的全國勞動模範徐軍在壹戶用戶家中進行全光網+千兆Wi-Fi網絡改造。他告訴《IT時報》記者,改造壹棟別墅的網絡只用了兩個多小時,無線上網速率測試超過1.200 Mbps。
用光纖搭建全新的家庭網絡,用Wi-Fi 6呈現“原汁原味”的千兆速率,第三代通信技術進入千兆時代,完美地封閉了上海這座城市對“千兆”的執念。
《IT時報》記者從上海電信獲悉,截至目前,上海已實現光網覆蓋率100%。到6月底,5G將全面建設5G SA的商用網絡能力,基本形成覆蓋中心城區和主要城鎮的具有競爭力的5G移動千兆網絡,並在交通樞紐、商業廣場、旅遊景點等壹批公共場所完成ChinaNet的大網Wi-Fi6千兆覆蓋。
02
“雙英尺”千兆位
“光纖寬帶、5G、Wi-Fi 6都是已經演進到第五代的通信技術,三者應該是同步的。”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中國電信集團科技委主任魏樂平對《IT時報》記者表示。
雖然5G建設如火如荼,但Wi-Fi仍然承載著全球主要的數據流量。Wi-Fi聯盟在壹份題為《下壹代Wi-Fi 6:無線連接的未來》的報告中提到,Wi-Fi承載了全球超過壹半的數據流量。在日本,Wi-Fi占智能手機流量的83%,在德國,Wi-Fi占所有智能手機流量的87%以上。
這意味著在更多的場景下,Wi-Fi依然有其不可忽視的習慣和優勢。
“在很多項目的建設實踐中,我們經常會遇到移動信號不夠穩定,光纖寬帶布線受限的情況,”上海電信陸家嘴分公司副主任王俊偉說。例如,鄭達廣場經常有壹些大型活動,但兩邊都有商店。之前使用光纖網絡,容易給店鋪帶來不便。“如果妳有Wi-Fi 6,妳不僅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還可以將高清圖像同步到商場的大型廣告屏幕上,讓更多人看到。”
“除了家庭應用,商場、機場、火車站、校園等室內人員密集場所,Wi-Fi 6也很有用。”許負責千兆Wi-Fi的技術研究和應用推廣。他告訴記者,千兆技術,也就是“無線”,更適用於室外、高移動性等場所,尤其是在5G網絡建設初期。Wi-Fi 6的建設價格相對較低,很多像5G這樣的技術都大大提升了它的各方面性能。所以5G和Wi-Fi 6在未來很長壹段時間應該是共存互補的。電信運營商可以快速部署Wi-Fi 6,為城市和行業提供全場景、無縫覆蓋的千兆移動網絡。
Gartner預測,到2023年,Wi-Fi 6的市場規模將達到52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14%。目前華碩、中興、華為、小米等廠商都推出了Wi-Fi 6路由器。
在這個新的技術變革周期中,上海電信的提前布局,無疑將加速產業紅利的釋放,對產業鏈起到重要的風向標作用。
03
刺激消費潛力
更有想象力的是家庭千兆Wi-Fi升級所激發的消費潛力。
網速總是讓人“壹言難盡”家庭Wi-Fi,限制了很多行業的消費普及。
壹直火但從未火過的VR,依然難以擺脫頭上的“小蠍子”。資料顯示,雲VR對遊戲帶寬的要求是80Mbps~1Gbps,延遲小於20ms~8ms,真正可以解決眩暈的問題。千兆家庭Wi-Fi網絡後,不僅遊戲響應時間更快,而且人們可以戴上更輕的頭盔,在家裏的各個房間玩移動VR遊戲。這可能會推動整個VR硬件和內容行業的巨大變革。
疫情發生後,上海明確提出,到2022年底,要把上海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國內領先的“網上新經濟”發展高地。
遠程辦公、在線金融、在線娛樂、在線展覽、生鮮電商、非接觸式配送、新型移動出行、在線教育等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新場景大多發生在家中,這意味著需要更快、更穩定的無線網絡支持。
“打破家庭Wi-Fi網速瓶頸後,網絡經濟會有更多玩法。超高速網絡帶來更多沈浸感、交互性和實時性,XR(增強現實,包括增強現實AR、虛擬現實VR和混合現實MR)技術和產業將迎來利好市場。”復旦大學國際公共研究中心研究員裴增玉說。
比如現在流行的5G慢直播和帶貨直播,雖然有場景感,但是二次元畫面帶來的感知沖擊遠遠不夠,但是如果妳置身於“場景”中呢?和維婭壹起坐在全息圖裏?魏樂平認為,雖然很多商業模式還不完善,但“路”必須先修。“窄路上永遠不會有車。壹旦路寬了,用不了多久車就滿了。”
再加上正在建設中的5G,可以隨時隨地連接的千兆網絡傳輸,會讓消費者對網絡經濟提出更極致的要求,成為新經濟的新潛力。
04
“上海樣本”的必需品
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瑞金二街,擁有上海最美的城區,孫中山、周恩來、張學良、巴金都曾在此居住。所轄區域三分之二位於恒福風景區,有歷史保護建築68處。
“我們應該好好保護這些‘老古董’,”瑞金第二街道辦事處主任米勒溫說。在今年的工作計劃中,出現了高速網絡、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的技術名詞。過去,瑞金二街道在處理“垃圾分類”時,與上海電信合作,智能監管“垃圾及時送達”,為街道歷史建築保護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技術能做的就是提前發現和預警。
規劃中,超高清攝像頭將“慢播”老建築改造過程,利用AI技術對違反《上海市歷史地段和優秀歷史建築保護條例》的行為進行預警;同時,用傳感器“體味”老房子的春暖夏涼,通過大數據讓百年建築“講述”新故事。
今年,上海進壹步推進“壹網辦公”和“壹網統壹管理”。市政府明確提出,要以數字化方式展示城市全景,依靠技術手段進行智能管理和高效處置,智能精準預測和防範潛在風險,加強“神經元”感知系統建設,全面掌握城市運行基本跡象。
在上海版“新基礎設施35條”中,明確了四個重點領域:以新壹代網絡基礎設施為主體的“新網絡”建設;以創新基礎設施為重點的“新設施”建設;構建基於人工智能等綜合基礎設施的“新平臺”;基於智能終端基礎設施的“新終端”建設。
“像繡花壹樣經營城市”,需要這些“新生力量”的共同努力,需要壹個覆蓋全市的千兆網絡。
光網,5G,Wi-Fi 6,3g的上海,真香。
編輯/踢妹
排版/馮
圖/馮鄒靖偉IT時代網
來源/IT時報微信官方賬號vit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