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廚師會失業嗎?
餐飲業或將迎來反彈性增長
讓我們壹起看看17年前的SARS事件,餐飲行業受到的“創傷”有多深,以及花了多久才恢復元氣。
SARS時期,中國餐飲業同樣遭遇了不可抗的“超級寒冬”——疫區閉店率超50%,各地餐飲業相繼陷入困境,北京、上海等地餐飲業零售額下降30%~80%,當年餐飲行業整體損失210億。
在2003年的第二季度,正是疫情處於大爆發時期,人們減少外出和聚會,第三產業(包含餐飲)GDP出現了短暫的大幅下滑。
但是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第四季度,數據顯示,住宿餐飲行業GDP開始出現增速跳升。
相關業內人士解釋為,民眾因為疫情經過壹段時期遏制消費,在事件影響變小時,部分領域消費更容易出現“報復性增長”。
由此可以看出,非典對餐飲業的影響是——最早最直接,但最短暫;壹旦疫情過去,餐飲也是最早反彈;疫情過後餐飲會“報復性增長”,增長更迅猛。
這對於壹部份在“撐得下去”的大型餐飲裏工作的廚師來說,是個不錯的預測消息。
野味餐廳會死得很慘
紅餐網專欄作者余奕宏認為,本次疫情過後,野味餐廳幾乎等同於當初的三公消費餐廳,無論是政策,還是民心,都已經失去,大概率會推出更嚴格的野生動物保護新條例。
而事實上,據生態環境部2月5日發布的消息,2月3日,10部委(局)已開始聯合部署打擊野生動物違規交易專項執法行動。現在,各地政府已經積極行動起來,嚴查違法出售、購買、加工、利用、運輸、攜帶、寄遞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行為以及相關的廣告。
因此,在野味店工作的廚師恐怕很多都會失業。
壹些中小型餐飲或熬不過此次寒冬
春節期間是餐飲業傳統的消費旺季,粗略測算,2019年全國餐飲收入的15.5%,是在春節期間貢獻的。很多餐廳酒樓在年前都囤積了大量食材原料,用高額工資留下員工......沒想到因為疫情來襲,壹切都泡湯了。
被逼無奈,很多餐廳只能在自己店門口擺攤賣食材,餐廳門口變成了菜市場......到後來,大多數餐廳都選擇閉店停業......
老板們還承受著巨大的房租壓力,因為很多中小型餐飲選址是在街邊,不能像商場店壹樣得到租金減免的支持,停業期間沒有收入,還得支出,所以很多中小型餐廳老板表示,如果疫情不能在短期內結束,自己的店都很難活下去。
於是,就出現了大量廚師停薪留職,等候開業通知的事情,而最後餐廳是否還能開業,很多廚友都說“是個未知數”,也許自己就這樣“被下崗”了。
更有廚友認為,即使餐廳能開業,可能也會裁員,建議“有工作的好好工作,沒工作的趕快找工作。”
餐廳開業時間會壹再推遲
1月26日,國務院下發延長春節假期的通知,將春節假期延長至2月2日。可隨著疫情越來越嚴重,各省政府紛紛發布延遲復工的通知,將復工復業日期改在不早於2月9日。
而因考慮到疫情嚴峻,節後返工潮也許會引發爆發期,鄭州市政府率先宣布再度延遲復工,全市三星級以上賓館、提供送餐外供連鎖型餐飲企業(不設堂餐)需在2月17日方能復工。
本已延遲復市的餐企們,都等著開工補上春節停擺的損失。然而等來的,卻是部分地方政府出臺政策禁止堂食營業的消息,無奈只能讓復市再度推遲。
疫情後廚師處境尷尬嗎?
滿網的美食制作攻略,夜以繼日的菜品研發[允悲],疫情過後的廚師們,妳們怕不怕?
疫情把大家憋出了廚藝!廚師的處境真是尷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