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三年,秋葵幾乎成了客人必吃的壹道菜。
在日本料理中,秋葵也成為了重量級的角色,包括秋葵刺身和涼拌秋葵開胃菜。
我其實對秋葵沒什麽感覺。
但是幾個密友經常“鼓勵”我吃秋葵。
“鄭小圖,別看黃秋葵,但是它的營養價值超高。多吃對身體好,對男人好,對補腎壯陽好。”
我只能“呵呵呵”的應付。
說到秋葵,讓我想起了第壹次吃的時候。
幾年前,我離開浙江去了雲南。
我做機械礦產行業相關的財務工作,經常要和當地的中小老板打交道。
第壹次見到秋葵,是在宴席的涼菜上。
盤裏放著又長又細的“竹筍”,有點像青椒,但仔細看又不像。我不知道它們是什麽。
當地同事指著它告訴我:“這是秋葵,這幾天在昆明很受歡迎。蘸醬吃就行了。很補。”
好奇的我捏了壹個,蘸了點醬,咬了壹口。看到半個秋葵,流出壹些粘稠的液體,就像鼻涕壹樣,讓人有點反胃。
但我還是吃了,味道很脆,找不到其他形容詞來形容,更沒有味道。
那次吃飯的中小老板吃的都很快。壹兩筷子下來,壹盆秋葵立馬見底。
同事繼續跟我說:“秋葵現在是很貴的蔬菜,妳就別多吃了,鄭水獺。”
我看著他,然後看著盤子裏剩下的幾個,我想不出秋葵有什麽好的。
我只是覺得,這應該是壹種神秘的“雲南菜”。
回到杭州沒多久,出去吃飯的時候,開始發現秋葵經常出現在餐桌上。
當時很驚訝“雲南菜”怎麽會變成“浙菜”。
但當時我也想不通。
有壹次和壹個美食媒體的朋友吃飯。
我想到了這個問題,問她為什麽現在秋葵這麽受歡迎。
她的回答也很直接,
“營養豐富,還能控制糖尿病,減肥瘦身,不流行才怪!”
的確如此。
黃秋葵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維生素,如維生素C、E、胡蘿蔔素,以及壹些微量元素,如硒和鋅。
尤其是秋葵,對血糖有壹定的控制作用。
秋葵中間那塊黏液其實對人體很有好處。
這種粘稠的物質含有較高的“膳食纖維”,如纖維素、木質素、多糖、果膠等。
膳食纖維進入人體後,能使人產生飽腹感,刺激腸胃蠕動,“清潔”腸胃,不易便秘和肥胖。
而且可以減緩飯後血糖的上升,這也是為什麽說秋葵是“糖尿病克星”的原因。
不過這也只是壹定程度的緩解,復仇者的傳言有些誇張。
對於愛美又想減肥的女生來說,秋葵刺激腸胃蠕動,加快體內垃圾的排除。黃秋葵的粘液(纖維)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
吃東西會讓妳吃飽,但不會胖。這難道不是最好的減肥食品嗎?
我也打斷問道:“有傳言說秋葵可以壯陽?”
朋友笑著回答:“有壹種說法是黃秋葵是植物偉哥,但目前還沒有科學依據。”
說完,她又溫柔地補充了壹句,“反正我老公吃了,我也沒覺得有什麽不同。”
秋葵,英文Okra,又稱秋葵、牛角包。
我們吃的秋葵其實是水果。
它是壹個細長的帶尖的長條,像女人的十個指尖,所以英國人也喜歡稱秋葵為美人指。
秋葵切開後呈多邊形,類似於六邊形和七邊形的星星,中間密密麻麻地覆蓋著種子。
非洲的埃塞俄比亞是它的原產國。
後來隨著奴隸貿易到了美國,然後明治維新,傳到了日本。
1901引入臺灣省,成為臺灣省夏季流行的果蔬之壹。
黃秋葵喜歡在熱帶地區種植,華南地區也有很多,其中以江西萍鄉和湖南瀏陽的產量最多,價格在壹公斤30元左右。
在國內的餐桌上,秋葵多用來做涼菜,蘸生抽,或者涼拌秋葵。
還有,秋葵炒雞蛋,豆腐拌秋葵。
吃日本料理時,菜單上經常可以看到涼拌秋葵、秋葵天婦羅(下圖)、味噌湯(加了秋葵)。
在美國,秋葵作為菜肴的增稠劑而聞名。
美國南部有壹種經典美食,海鮮秋葵,在美國餐廳吃飯時可以嘗試壹下。
秋葵也是印度咖喱料理中的標準食材之壹。
這些年來,我看了很多關於酒和美食的書,拿到了很多證書。我也是日本清酒和威士忌的侍酒師。
我也經常和杭州餐廳的壹些廚師交流關於美食的事情。
有壹天,我終於體會到了秋葵在眾多蔬果中崛起的奧秘。
2014南京青奧會讓秋葵壹炮而紅,如下圖報道。
南京青奧會期間,作為多國運動員的首選蔬菜,秋葵被稱為“奧運蔬菜”、“特色蔬菜”。經媒體曝光後,迅速走紅,價格飆升。
早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時候,觀眾就已經在電視上看到過外國運動員吃秋葵的畫面,但當時妳對秋葵有什麽大的想法?
但南京青奧會後,秋葵很快被商家和媒體推上了“神仙寶座”。
具有“包治百病”的功效,也被貼上了養生的標簽。此後,秋葵在中國流行至今。
後來我仔細算了壹下,我在雲南呆的時間是2014年下半年,秋葵剛剛流行的時候。
所以,我當時就很驚訝,為什麽我在浙江的時候從來沒有聽說過秋葵。
原來,它趕上了它在雲南蓬勃發展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