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羅布麻屬。)
形態特征:落葉直立半灌木,1-2米高。葉對生,橢圓形披針形,長1.5-5.5厘米,寬0.5-1.5厘米。圓錐狀聚傘花序頂生或側生,花紫紅色,直徑5-7毫米。骨突果2枚,長圓柱形,分叉,下垂。種子是橢圓形的,頂部有白色的毛。高級可紡纖維可從莖皮中剝離。新疆等地區產區大,資源豐富,是開發西部的重要工程。
甘、苦、微寒。
根含強心苷,葉含橡膠,開花前含量最高可達4-5%。除強心苷外,最近的分析顯示了黃酮苷、Zi化合物、鞣質、酸性物質、多糖和蛋白質的反應。
功能葉:降低血壓,根和葉有強心作用。
[高血壓、頭部疾病和失眠]
羅布麻葉、鉤藤各3-6克,紅棗4枚,水煎服,每日2次。
[預防和治療感冒]
預防用羅布麻葉500克,水5000毫升,煎至2500毫升,苯甲酸0.25克備用。每人每天服用100 ml,兩次,每周兩天。
羅布麻
(1)概述
又名紅麻、茶花、紅柳籽、羊肚等。
羅布麻為夾竹桃科山茶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和葉入藥。味道又苦又涼。有降血壓、強心、清火、利尿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心臟病、高血壓、神經衰弱、肝炎、腹脹、腎炎和水腫。全國各地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肅、寧夏、山東等省份。
(2)植物特征
株高100 ~ 200 cm,全株含粘稠的白色乳汁。主根粗壯,暗褐色。莖向陽的壹面通常為紫紅色,莖皮堅韌,是野生纖維的良好原料。葉對生,葉形卵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頂端和全緣有短刺。聚傘花序是附生的;花和花冠5裂,花冠窄鐘形,內外有短毛;雄蕊的五個花藥連著形成壹個圓錐。突起呈角質狀,可長達20厘米。種子多,頂生壹束白色細長毛。
(3)生長特征
羅布麻對環境要求不嚴格。大量斑塊分布在鹽堿和荒漠地區,耐寒、耐旱、耐堿、抗風,適應各種氣候和土壤。
(4)栽培技術
1.傳播方法
有種子繁殖和無性繁殖。
(1)種子繁殖
也可分為直播和育苗。
直播:羅布麻種子小,每克2000粒,發芽後不易出土。因此,應在含鹽量較低的砂壤土上進行直播。4月初要整地,澆足水,每公頃播種7.5公斤,播濕沙,壹指深。避免表層土壤板結,導致缺苗死亡。苗出土後,除草松土,加強管理,每公頃可留苗654.38+0.5萬多株,其余苗可移植到其他地方。
育苗:西北及風沙較大地區,早春土壤幹旱,不宜直播,適宜育苗移栽。選擇肥沃疏松的土壤,施足底肥,做壹個小畦,澆水,浸泡種子加速發芽,當露出白色根尖時,把種子撿起來攤開,溫度保持在20℃左右。幼芽長出來就可以種植了,用小米茬覆蓋,既能澆水又能防止土壤板結。出苗後,摘茬5對。
(2)無性繁殖
根莖扡插繁殖:羅布麻的直根和橫根均可用於繁殖。方法是將其切成10 ~ 15 cm的小段,每段上有不定芽。選擇1和2的新鮮、未腐爛的根段,放入10和12 cm深度的土穴中。
分株繁殖:將植株從靠近地面的根莖處鏟出,取少量須根,分株移栽,種植後保持土壤濕潤,以利於新根產生。植物分株要在春秋兩季進行,夏季氣溫高時成活率低。
2.田疃管理
羅布麻出苗後,應盡早除草間伐,並施硫酸壹次。五對真葉後即可移栽種植,每公頃苗數不宜過多。因為是多年生宿根,它的橫根能不斷發出新苗,肥沃的土地每公頃有654.38+0.5萬株以上,植物自然調節。後期出現大量死苗,麻田長勢變弱,自然野生條件下每公頃45%。
3.害蟲防治
(1)莖點病
莖葉出現黑斑,病情嚴重時,幼苗和田間植株大面積死亡。發病初期,可噴灑波爾多液進行防治。
(2)生銹
從八月開始流行。25%三唑酮1000倍可噴。
(5)收獲和加工
羅布麻的根和葉都可以入藥。野生的壹般挖麻根。如果是人工栽培,可以結合田間管理,挖壹定量的麻根,抖土晾幹。葉子在秋天采摘,用手沿著莖擁抱,在通風的地方陰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