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魚是什麽?它叫什麽名字?

魚是什麽?它叫什麽名字?

我國淡水魚資源豐富,加上人工養殖,市場供應充足。其中鯉魚、鰱魚、草魚、青魚最為常見,此外還有鰻魚、鯰魚。

鯉魚是壹種很好的淡水魚,鱗白而有金屬光澤,尾紅,肉質細嫩,味道鮮美。黃河鯉魚特別受歡迎。

草魚又稱草綠,顏色為黃褐色,是產量最高的淡水魚之壹。這種魚的特點是生長快,體重大,頭肥,但肉質粗糙,不如鯉魚。

鰱魚可分為鰱魚和鰱魚(俗稱胖乎乎的魚)。鰱魚色淡,鱗小,頭大,肉肥,味美,頭最肥,特別適合做砂鍋魚頭。

鯽魚又稱金鯽魚,外形扁平寬闊,背部有明顯的駝峰,鱗片較小。它的特點是肉嫩,味道很大,但有許多小刺。鯽魚最適合煲湯。小鯽魚適合脆皮魚。

黑鯡魚又名黑鰭,體長圓柱形,棘黑色,腹部乳白色,肉白色飽滿,是淡水魚中的壹種細嫩肉;它含有大量脂肪,尤其是胸鰭和頭尾。鯡魚的肺是魚最嫩的部分,含有大量脂肪。名菜“燒禿肺”是用鯡魚的肺做的,煮好了趁熱吃,味道鮮美。

鰻魚又名長魚、鱔魚,長而細,頭粗尾細,背部黑褐色,腹部黃色,眼睛小而無鱗。這種魚極其細膩鮮美,被視為極品魚。

鯰魚又名甲魚,肉質細嫩,營養豐富,是壹種高級滋補品。

觀賞魚是指那些顏色鮮艷或形狀奇特,具有觀賞價值的魚。通常有三大品系,即溫帶淡水觀賞魚、熱帶淡水觀賞魚和熱帶海水觀賞魚。

溫帶淡水觀賞魚主要有紅鯽、中國金魚和日本錦鯉。熱帶淡水觀賞魚有三個系列,壹是燈種,二是神仙魚,三是龍魚。海水觀賞魚主要來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珊瑚礁水域,品種繁多,運動色彩奇特,具有壹種原始而神秘的自然美。

養金魚是人們普遍的喜好之壹。自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廣州的觀賞魚市場逐漸擴大。當時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魚缸,壹個“獅子頭”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可見貴族出身。但金魚飼養難度大,成活率低且流程復雜,養魚戶逐漸減少。水族市場以養殖優質魚種為主,這也使得貴族金魚的價格越來越高。錦鯉在90年代初成為金魚明星,壹條昂貴的錦鯉賣到1000元、10000元。受港臺影響,金龍魚在錦鯉魚中壹夜成名,圖色出眾的賣到3萬多元。但近年來,錦鯉魚和紅龍的價格回落到壹個相對穩定的水平,壹條體態、鱗色、體態優越的成年紅龍價格也不過萬元。

目前水族市場的新貴是來自馬來西亞的“花羅漢”和臺灣省的“熒光魚”。錦鯉、金龍魚的“江湖地位”被“花羅漢”取代,優勢品種價格壹直保持在萬元以上,也有標價超過654.38+萬元的稀有品種。“熒光魚”是今年年初才引進的新品種。這種魚在黑暗的環境下能發出微弱的熒光,體長不到兩厘米的小魚價格居然達到了現有魚的90元,分為軟骨魚和硬骨魚。魚是最古老的脊椎動物。它們棲息在地球上幾乎所有的水生環境中——從淡水湖泊和河流到鹹水海洋。世界上大約有24000種魚。三分之二的人生活在海水中,其余的人生活在淡水中。中國有2500種,其中100多種可入藥。常見的藥用動物有海馬、海龍、黃鱔、鯉魚、鯽魚、鱘魚(魚鰾膠)、大黃魚(耳石即腦石)、鯊魚等。此外,它還經常被用作制藥工業的原料。例如,鱈魚、鯊魚或鰩魚的肝臟是提取魚肝油(維生素A和維生素D)的主要原料。水解蛋白、細胞色素C、卵磷脂和腦磷脂可從各種魚類中提取。河豚的肝臟和卵巢中含有大量的河豚毒素,可提取河豚毒素用於治療神經病、痙攣、腫瘤等疾病。大魚的膽汁可提取為“膽色素鈣鹽”,是人工生產牛黃的原料。魚壹生都生活在海水或淡水中,大部分都有適合遊泳的身體和鰭。通過鰓呼吸,捕食上下顎。跳動的心臟分為心房和心室。血液循環是單循環。脊椎和頭部的出現使魚類發展成為壹種最能適應水中生活的脊椎動物。這是因為水的深淺不同,各處的壓力也不同。海平面是1大氣壓,而深海區可以達到1000大氣壓。淡水和海水的含鹽量範圍為0。001 ~ 7%從淡水到鹹水。此外,隨著地理環境的不同,水的溫差和含氧量也有很大差異。由於這些水域、水層、水質、水中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多樣性,魚類的姿態結構發生了不同的變化,以適應不同的外界變化。高於輪蟲類。魚類是現存脊椎動物亞門中最大的壹類。從動物進化的角度來看,這個綱是頜的開始,所以是頜中最原始最古老的綱。這是脊椎動物亞門中最大的分類群。早在泥盆紀就已經衍生出許多邊緣分支,發展進化成各種復雜的魚類。現有的魚類分為軟骨魚和硬骨魚。1.軟骨魚類是現存魚類的最低類群,世界上約有200種,中國有140種,大部分生活在海洋中。其主要特點有:①終身無硬骨,內骨骼由軟骨構成。②體表大部分覆蓋有鱗片。③鰓間隔發達,無鰓蓋。④斜尾鰭。這條線分為兩個子類,即Claudiobranchia和Holocephala。2.硬骨魚是世界上最大的魚類群體,有20,000多種,其中大部分生活在海水中,壹些生活在淡水中。其主要特點有:①骨骼不同程度硬化為硬骨。②體表布滿硬鱗、圓鱗或梳鱗,少數種類退化無鱗。皮膚的粘液腺非常發達。(3)鰓隔部分或完全退化,鰓不直接對外開放,而是被骨性鰓蓋覆蓋。鰓裂流出的水通過鰓蓋後緣排出,多有魚鰾。(4)魚尾往往是直的,有原尾或歪尾。⑤大部分體外受精,卵生,少數發育異常。最早的魚是4.5億年前寒武紀時期出現在地球上的壹種圓嘴無頜魚。魚在外表上很容易區分。它們構成了最大的脊椎動物類群:在50,000種脊椎動物中有22,000種魚類。並非所有生活在水中的動物都是魚。例如,鯨魚是哺乳動物。然而,所有的魚都能很好地適應水中生活。它們用鰭移動。魚有兩對鰭——胸鰭和腹鰭,分別位於身體的兩個部位;還有尾鰭,長在尾部;而且根據物種的不同,背部有壹到兩個背鰭,臀部有壹個臀鰭。他們有壹個充滿氣體的膀胱,稱為魚鰾,使魚能夠下沈,漂浮並保持在水中的位置。只有鰩魚和鯊魚沒有這個器官。魚也有用於呼吸的鰓,大多數種類的鰓都被鰓蓋骨覆蓋。腮位於頭的兩側和嘴的後面。它們是用來過濾從口中吞下的水,從水中獲取氧氣,然後將水從叫做鰓裂的開口排出。不同種類的魚大小差異很大。它們的身體由三部分組成:頭、軀幹和尾巴。皮膚上覆蓋著大小不壹、數量不壹的鱗片。兩邊各有壹條明顯的線叫側線,側線是感覺器官,用來確定方向。壹些硬骨魚的肌肉被壹些細小的骨頭分開。地球上出現的第壹種魚有壹個圓形的無顎嘴,現在只有70種這樣的魚存在,形成了無顎魚。在這些魚中,七鰓鰻是最著名的。它們沒有鱗片,又細又圓,很像鰻魚。七鰓鰻通過帶有吸盤的嘴附著在其他魚類身上,以吸食宿主的血液為生。其他魚類分為兩類:硬骨魚和軟骨魚。硬骨魚有壹對骨頭。這種魚裏有原始的硬骨魚,只有壹部分骨頭是硬骨。比如總鰭亞目的魚類(包括空棘皮動物門)、肺魚和鱘魚(如鱘魚),這些魚類與進化程度更高的硬骨魚的區別在於,硬骨魚的骨骼完全由硬骨組成。作為硬骨魚類的代表,海鰻、鰨魚和刺魚的形狀各不相同,但都有極其對稱的尾鰭,身上覆蓋著微小的鱗片(少數例外,包括鰻魚和壹些鯉魚)。硬骨魚分為幾種類型。鰻魚是壹些魚,它們的幼蟲看起來與成體非常不同。鯡魚是壹些群居的魚。鯉魚包含幾乎所有的淡水魚。鱸魚和金槍魚是尾鰭由硬輻條支撐的魚類。它們被稱為“刺鰭”,構成了最大的硬骨魚類。軟骨魚的骨骼完全由軟骨組成,並由鈣強化。這種魚主要是鯊魚和鰩魚。鰻魚是壹種出生時身體扁平的小魚,被稱為“小鰻魚”。當它們成熟時,它們有長而光滑的身體,通常沒有鱗片,沿著背部有連續的鰭。鰻魚生活在歐洲和美洲的河流和湖泊中。它們遷徙到北大西洋西印度群島東北部的藻海,在那裏繁殖。它們在幼崽出生後死去。在穿越大西洋回來的路上,年幼的鰻魚展現出了成年的形態,在回來的路上,它們也開始在馬尾藻海繁殖。鯡魚生活在北海、英吉利海峽和波羅的海。成魚有蒼白的腹部和深藍色或接近黑色的背部。像沙丁魚和鯡魚壹樣,它們群居,有時數千條魚生活在壹起。對於每壹條魚來說,這都是壹種有效的自衛方法,因為對於壹個捕食者來說,在眾多的魚中只能選擇壹個目標。當受到攻擊時,魚幾乎立刻就消失了。鯉魚有上千種,幾乎遍布世界各地。這些淡水魚的鱗片很大,牙齒不是固定在下巴上,而是固定在喉嚨上。它們的嘴可以向前移動來吮吸食物。鯉科魚類的許多種類主要生活在亞洲和歐洲平靜的河流、小池塘和湖泊中,它們的形狀和顏色差異很大。有些種類只有幾片大鱗(鏡鯉)或者幾乎沒有鱗(草魚)。這些魚很容易繁殖,飼養者創造了許多品種。鯉魚主要以植物和無脊椎動物為食。產卵季節取決於水溫,不要太冷(至少20℃)。雌魚產下數百個卵,但大多數幼魚壹出生就成為其他魚甚至成年鯉魚的食物。多刺鰭出現在大約6000萬年前。鱸魚是這種魚的典型代表。它們的鰭由堅硬鋒利的輻條支撐,巨大的尾鰭上有刺。鱸魚生活在歐洲和北美的湖泊和河流中。它們吃無脊椎動物和小魚,包括自己的幼魚。這些魚的其他種類生活在海洋中,如金槍魚和箭魚。他們是強大的遊泳運動員,每小時能遊100公裏。金槍魚體重可達500公斤,是壹種食肉動物。在魚類中,它們有壹種獨特的能力來保持高於水溫的體溫。它們的種類包括太平洋的長鰭金槍魚以及地中海和大西洋的藍鰭金槍魚。鯊魚和鰩魚是現代軟骨魚的主要代表,軟骨魚可能出現在4654.38億年前。顧名思義,它們的骨骼由軟骨構成。軟骨是壹種柔性材料,補鈣後會變硬,像骨頭壹樣是固體。軟骨魚在溫帶和熱帶海洋中茁壯成長。它們在水中用鰓呼吸。鰓通過頭部後面的幾個鰓縫直接與外界溝通。軟骨魚大約有550種,其中370種是鯊魚,其他基本由扁體鰩和電鰩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