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期食品改“生日”後進入商場的報道刊出後,引起市民強烈反響。許多讀者對其危害以及如何辨別過期食品表示擔憂。
專家教妳識別過期食品。
妳可以從食物的外觀和氣味判斷它是否過期。市民可撥打12315舉報商場銷售的過期食品。
市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衛生科科長黃偉告訴記者,壹些市民認為,保質期過期並不代表食品不能吃,只是質量下降、風味改變、口感變差。但這種觀點其實是錯誤的。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可能導致細菌大量繁殖,食用後可能導致“生物性”食物中毒和急性傳染病;另壹方面,過期食品還會引起化學變化(如油脂酸敗),食用後會導致“化學性”食物中毒。那麽這次執法行動中,執法部門暫扣的玉米條就是過期半年的膨化食品。如果食用會給人體帶來什麽樣的影響?黃偉說,目前很多膨化食品都是先油炸再膨化,而油炸食品壹旦超過保質期,食用後引起的化學變化就會在體內積累,使細胞更加癌變,引發慢性疾病。“因此,我們應該特別註意購買油炸食品,如薯片和方便面。壹旦發現過期油炸食品,壹定不能吃。”黃偉說。
關於過期食品的判別,黃偉認為可以從外觀和氣味上進行區分——如果肉是粘稠的,乳制品是豆腐渣樣的,糕點是發黴發臭的,那壹定是過期了。但保質期到期後,細菌繁殖、產生化學變化或改變其營養成分的時間存在差異。比如肉類和奶制品在保質期到期後可能會發生變化,而糖果、餅幹、酒精可能會長期變化,因為含糖量高、含水量低、酒精會抑制細菌的生長。所以,對於壹些不易改變的食物,大眾是比較難分辨的。
市工商局市場管理處副處長方友川表示,購買食品時,要選擇標簽規範的食品。他說,根據相關規定,正規廠家生產的食品的標簽是比較規範的。如果外包裝上標註了生產日期,但是封條上找不到對應的日期,那麽標簽肯定是不規範的。如果生產日期看起來模糊不清,有缺陷,那麽這樣的標簽也是不規範的。方友川提醒市民,如果看到包裝上的標簽不規範,壹定要慎重購買。壹旦發現過期食品,可撥打12315投訴舉報。
據記者了解,目前,市工商部門已對此案展開全面調查。市工商局經濟檢查大隊相關負責人表示,壹經查實,有違法行為的公司將被列入失信企業“黑名單”,並向社會公布。
相關鏈接
壹些食品保質期的知識。
●奶粉食品保質期馬口鐵密封充氮包裝24個月,非充氮包裝12個月,玻璃瓶9個月,塑料袋6個月。
●甜煉乳食品的保質期,馬口鐵罐9個月,玻璃瓶3個月。
●麥精食品的保質期,馬口鐵罐頭65,438+02個月,玻璃瓶9個月,塑料袋4個月。
●糖果類食品保質期在1和第4季度為3個月,第2和第3季度為2個月(雨季為1月)。
●飲料食品的保質期罐裝果汁、蔬菜汁的保質期為6個月,瓶裝汽水的保質期為3個月。
●酒精飲料保質期為11~12度,省級熟啤酒為4個月,普通熟啤酒為2個月;10.5度熟啤酒50天;果酒為6個月;起泡酒是3個月。
●油炸幹果、番茄醬罐頭、玻璃瓶的周期為12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