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蔬菜比不喝湯好。
老火湯對廣東人的重要性
就像辣椒對於四川人壹樣。
如果生活中缺少了它,
總覺得有點雞肋。
老火湯
是廣府人千百年流傳下來的食補養生秘方。
溫度充足,時間長。
吃藥補的效果
品嘗口中的甜蜜
那麽為什麽廣東人那麽執著於喝湯呢?
廣東人對湯的喜愛與他們的地理位置密切相關。據史書記載:“嶺南之地,濕熱之家。廣東人認為湯有清熱去火的功效,所以飲食中沒有湯。”廣東地處嶺南,氣候濕熱。沒有空調的時候人們往往沒有食欲。湯是營養和水的結合。飯前喝壹口,不僅補充水分,還能刺激食欲,有利於消化吸收。同時,這也是廣東人飯前喝湯的原因。
對於喝湯的方式,廣東人和其他地方的人很不壹樣。廣東以喝湯為主,連湯裏的肉都叫湯渣,可吃可不吃。因為經過幾個小時的熬煮,廣東老火湯裏所有食材的精華都已經和湯汁完美融合,甚至連骨頭裏的精華都被燉出來了,所以吃不吃湯渣並不太重要。
金楚天沈嘯朱
給大家分享幾件事。
極好的滋補湯
黃精牛尾湯
原料
牛尾750克、竹筍250克、松茸75克、豌豆100克、熱雞湯1500毫升、花生油25克、精鹽10克、胡椒面4克、味精2克、幹辣椒2個、料酒50克、蔥50克、芝麻65438粒。
生產方法
1.松茸用清水洗凈,切成3毫米厚的傘形片;將幹辣椒洗凈,去蒂去籽;洋蔥洗凈,切成1.5厘米見方的丁;竹筍罐頭也被切成和洋蔥壹樣大小的丁。
2.牛尾去臟,洗凈,剁成段,放入開水鍋中,燙出出血沫,撈出,洗凈,再放入鍋中清水,放入牛尾,燒開,撇去浮沫,增加調料,幹辣椒,花椒,煮熟;4小時後,中間撇油起泡兩次。牛尾煮熟後,取出洗凈。
3.鍋洗幹凈後,放入熱雞湯,燒開,放入牛尾段,保溫。
4.燜鍋放花生油,燒至五成熱,放入蔥末,炒至生,放入松茸片和竹筍,略炒,濾出煮好的牛尾湯,倒入燜鍋中,燒開,放入豌豆、料酒、鹽、白胡椒粉和味精,調好味,放入牛尾和熱雞湯,煮開。
5.吃的時候,分別放進六個碗裏。每個碗裏放1/6牛尾段,每個碗裏均勻撒上芝麻。
玉竹百合鵪鶉湯
原料
鵪鶉五只,百合100g,玉竹10g,精鹽3g,味精1g,料酒,蔥姜汁10g,香油5g,胡椒粉0.5g,湯650g。
生產方法
1.將鵪鶉的爪子剁掉,放入開水鍋中焯水去血漬後撈出。鍋中加入湯汁,放入玉竹,煮10分鐘。
2.加入鵪鶉、料酒、蔥、姜汁,燉至七成熟。
3.加入百合,加鹽和胡椒粉,燉至熟,加入味精,淋入香油,即可食用。
山藥涪陵鴿子湯
原料
乳鴿250克,山藥150克,茯苓100克,姜片15克。
生產方法
1.山藥去皮切厚片,乳鴿洗凈切4片,枸杞洗凈,生姜去皮展平。
2.將所有材料放入湯鍋,加水,大火燒開,撇去浮沫。
3.轉中小火1.5小時,加鹽調味。
阿膠紅棗烏雞湯
原料
阿膠、紅棗、烏雞、鹽。
生產方法
1.先將烏雞洗凈,切塊,然後放入熱水中焯3-5分鐘得總分,然後撈出。
2、阿膠碎了,或者買的時候,服務員會幫忙剁碎;紅棗洗凈
3.準備壹個砂鍋,倒入適量清水,加入烏雞、紅棗和阿膠,大火。
4.或者把所有食材放在燉鍋裏,放入水中燉,大概需要3個小時。
5.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燜2小時左右,就ok了。加鹽調味即可食用。
-
-
謠傳說
我們不僅愛吃福建人。
我也很愛喝湯。
但是廣東的人們,
喝湯也很有講究。
孩子體質敏感。
不是所有的湯都適合喝。
壹般來說,健康的孩子體質正常,不是陽虛就是陰虛。所有壯陽滋陰的都不要用,反而會破壞陰陽平衡。如果真的要補,壹定要遵醫囑,把握好用量。不要以為那是湯,不是藥,喝多少都沒關系。其實有了中草藥的加入,湯就變成了藥湯,吃錯了藥就是毒藥。而且孩子壹好就應該停用。
壹位老人體質屬於陰虛,常年用沙參、玉竹、麥冬煮老鴨。這是廣東人常用的食療方法。食譜本身沒有問題,這個老人也是對癥的,但問題是她每次煲湯都是給全家人煲,包括她的小孫子。但是給孩子長期大量飲酒是個問題。如果兒童長期服用這種黥布湯,會損害陽氣。如果陽氣不足,就不能排出濕氣,就會造成兒童脾腎虛弱。西醫認為免疫力低,孩子容易生病。
另外,廣東常用的雞骨草是用來燉豬脾的,也就是豬的脾臟。按照中醫原理,小兒吃了可以補脾,但小兒清熱解毒性太寒,常喝會傷陽。
編輯|大營
廣東電視臺珠江頻道
微信官方賬號
GDTVZJPD2013
微博@珠江頻道
珠子加雞腿!好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