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中文名:澱粉酶英文名:澱粉酶別名:1,4-α-D-葡聚糖水解酶用途:催化澱粉和糖原水解產生葡萄糖、麥芽糖等類型:α-澱粉酶、β-澱粉酶作用對象:可溶性澱粉、直鏈澱粉、糖原等。簡介,澱粉酶,α-澱粉酶分布廣泛,β-澱粉酶分布廣泛,γ-澱粉酶,異澱粉酶,主要用途,臨床意義,增減,血清澱粉酶升高,澱粉酶同工酶,相關信息,澱粉酶簡介,Amy,AMS壹般作用於可溶性澱粉,直鏈澱粉,糖原等α-1,4-葡聚糖,水解α-1。根據酶解產物異構類型的不同,可分為α-澱粉酶(EC3.2.1.1 .+0.)和β-澱粉酶(EC 3.2.1.2。).α-澱粉酶廣泛分布於動物體內(唾液、胰腺等。)、植物(麥芽、蕪菁)和微生物。幾乎所有的微生物酶都是分泌的。這種酶以Ca2+為必需因子,作為穩定因子和激活因子,有些澱粉酶是非Ca2+依賴性的。澱粉酶同時作用於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不加選擇地隨機切斷糖鏈內部的α-1,4-鏈。所以表現為底物溶液粘度急劇下降,碘反應消失。此外,直鏈澱粉分解時,最終產品中有少量麥芽三糖和麥芽糖。其中,真菌α-澱粉酶水解澱粉的最終產物主要是麥芽糖,不含大分子極限糊精,廣泛用於烘焙和麥芽糖制造。另壹方面,支鏈澱粉分解時,除麥芽糖、葡萄糖和麥芽三糖外,還生成α-1,6-鍵的α-極限糊精(也叫α-糊精)。壹般以葡萄糖為基準,分解極限為35-50%,但在細菌澱粉酶中,高達70%(葡萄糖最終解離);廣泛分布的β-澱粉酶和α-澱粉酶的區別在於,α-1,4-葡聚糖鏈是從麥芽糖單位的非還原端切斷的。它主要存在於高等植物(大麥、小麥、甘薯、大豆等)中。),但在細菌、牛奶、黴菌中也有報道。像直鏈澱粉這種沒有分支的底物,麥芽糖和少量葡萄糖可以完全分解。當它作用於支鏈澱粉或葡聚糖時,切割成α-1,6-鍵,前面的反應就停止了,於是產生了分子量比較大的極限糊精。根據上述α-澱粉酶和β-澱粉酶的作用方式,分別提出了α-1,4-葡聚糖-4-葡萄糖水解酶(α-1,4-葡聚糖水解酶)和α-1,4-葡聚糖-麥芽糖水解酶(α-65438)。γ-澱粉酶葡糖澱粉酶,葡糖澱粉酶,E . c . 3 . 2 . 1.3γ--澱粉酶(γ-澱粉酶)是核酸外切酶,從澱粉分子的非還原端依次切割α(1→4)鏈糖苷鍵和α(1→6)鏈糖苷鍵。無論是作用於直鏈澱粉還是支鏈澱粉,最終產物都是葡萄糖。異澱粉酶澱粉-1,6-葡萄糖苷酶,編號E.C.3.2.1.33所有動物、植物和微生物都產生異澱粉酶。不同來源有不同的名稱,如脫支酶、Q酶、R酶、普魯蘭酶、支鏈澱粉酶等。水解支鏈澱粉或糖原的α-1,6-糖苷鍵,產生不同長度的直鏈澱粉(糊精)。主要由微生物發酵產生,菌種有酵母菌、細菌和放線菌。主要用於果汁加工中澱粉分解和提高過濾速度,以及蔬菜加工、糖漿制造、葡萄糖加工等。臨床意義的增加可見於胰管梗阻、胰腺膿腫、胰腺損傷、腸梗阻、胃潰瘍穿孔、腮腺炎、腹膜炎、膽道疾病、急性闌尾炎、膽囊炎、消化性潰瘍穿孔、腎衰竭或腎功能不全、輸卵管炎、創傷性休克、大手術、肺炎、肺癌、急性酒精中毒、嗎啡註射以及口服避孕藥、磺胺類和噻嗪類利尿劑。麻醉鎮痛藥等。在肝硬化、肝炎、肝癌、急慢性膽囊炎等方面有所下降。胰澱粉酶由胰腺以活躍狀態排入消化道,是水解碳水化合物最重要的酶。胰澱粉酶和唾液腺分泌的澱粉酶壹樣,屬於α-澱粉酶,作用於α-1,4糖苷鍵,而對分支上的α-1,6糖苷鍵沒有作用,所以又叫內切澱粉酶。它的最適pH值是6.9,可以通過腎小球過濾。人體其他組織的提取物中也有澱粉酶活性,如卵巢、輸卵管、肺、睪丸、乳腺等。血液、尿液和乳液中也含有澱粉酶。血澱粉酶主要來源於胰腺和唾液腺,尿澱粉酶來源於血液。在測定血清澱粉酶同工酶時,發現有兩條主要的同工酶帶和幾條次級帶。兩個主要帶中的壹個被稱為P-同功酶,因為它與胰腺的純化或分泌產物具有相同的電泳位置。另壹種與唾液腺提取液或唾液電泳位置相同,故命名為S同工酶。澱粉酶同工酶的測定有助於胰腺疾病的鑒別診斷。參考值:有限底物法:血清澱粉酶220U/L(37℃),尿澱粉酶1200U/L(37℃),P同工酶血清115U/L,尿800U/L,新生兒血清澱粉酶約為成人的18%,以S-為主。血清P-澱粉酶在壹歲時未檢測到,之後緩慢上升,在10 ~ 15歲時達到人類水平。血清澱粉酶和尿澱粉酶的測定是胰腺疾病最常用的實驗室診斷方法。當患有胰腺疾病或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礙時,它們的活性可升高或降低,這有助於胰腺疾病的診斷。尿澱粉酶水平波動較大,最好用血清澱粉酶檢測,或兩者同時檢測。在壹些非胰腺疾病中也可見澱粉酶活性的改變,必要時測定澱粉酶同工酶具有鑒別診斷意義。血清澱粉酶升高在急性胰腺炎中最為常見,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診斷指標之壹。血清澱粉酶活性在發病後6 ~ 12h開始升高,24h達到高峰,48h開始下降,3 ~ 5天後恢復正常。雖然澱粉酶活性升高與胰腺損傷程度沒有必然聯系,但升高越大,急性胰腺炎的可能性越大。因此,雖然澱粉酶仍是診斷急性胰腺炎的首選,但其特異性和敏感性還不夠高。當懷疑急性胰腺炎時,應連續動態觀察患者的血清、尿澱粉酶活性,結合臨床情況及其他檢查,如胰脂肪酶、胰蛋白酶的測定,可做出診斷。澱粉酶測定對監測急性胰腺炎的並發癥也有價值,如胰腺假性囊腫和胰腺膿腫。這時,血液中的澱粉酶活性繼續增加。重癥急性胰腺炎可引起胸腔積液或/和腹腔積液,積液中澱粉酶活性甚至可高於血清100倍。急性胰腺炎的診斷比較困難,因為其他急腹癥也會引起澱粉酶活性的升高。因此,在懷疑急性胰腺炎時,除了連續監測澱粉酶外,還應結合臨床情況及其他檢查,如胰脂肪酶、胰蛋白酶等,做出診斷。慢性胰腺炎時澱粉酶活性可輕度升高或降低,但無較大診斷意義。胰腺癌早期澱粉酶活性增高。澱粉酶活性中度或輕度升高也可見於壹些非胰腺疾病,如流行性腮腺炎、急腹癥(消化性潰瘍穿孔、上腹部手術後機械性腸梗阻、腸系膜血管疾病、膽道梗阻和急性膽囊炎等。)、服用鎮痛藥、酒精中毒、腎功能不全和巨澱粉酶血癥等。,這是應該註意的。血液中的澱粉酶是可以被腎小球過濾的,所以當血清澱粉酶因為任何原因升高時,都會增加尿中澱粉酶的輸出量,尤其是急性胰腺炎。澱粉酶同工酶血清澱粉酶不僅來源於胰腺,也來源於唾液腺和許多其他組織。因此,當澱粉酶活性升高時,同工酶的測定有助於疾病的鑒別診斷。當P-同功酶升高或降低時,可能提示胰腺疾病。S-同功酶的變化可能起源於唾液腺或其他組織。當血清澱粉酶活性增高,診斷不清時,應進壹步測定同工酶,以助鑒別診斷。同工酶的測定方法很多,瓊脂糖和醋酸纖維膜電泳是常用的方法。澱粉酶的測定結果受方法影響較大,不同方法的參考值不同,臨床使用的方法較多。因此,在做出正確診斷之前,有必要了解測定方法及其參考值。有些人喜歡用舌頭舔嘴唇,以便濕潤嘴唇。其實這是壹個壞習慣,因為舔嘴唇只能帶來暫時的濕潤。當這些嘴唇裏的水分蒸發後,會帶走嘴唇內部更多的水分,使妳的嘴唇陷入“幹-舔-幹-再舔”的惡性循環,結果就是越舔越痛,越舔越裂。同時,唾液中含有澱粉酶等物質。風壹吹,水分蒸發,帶走熱量,使唇部溫度降低,澱粉酶粘在唇部,會引起深層結締組織收縮,使唇部黏膜起皺,從而幹燥得更厲害。嚴重時會感染腫脹,引起疼痛。澱粉酶導致嘴唇幹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