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是孩子的最愛,大多數孩子對玩具都很癡迷。喜歡玩具是很正常的。想想我自己。現在也玩電腦,相機,鏡頭。這也是成人意義上的玩具嗎?扼殺了這種心理需求,就是扼殺了生活的樂趣,得到滿足是壹個快樂的過程。哪個男人不為得到壹輛豪車而興奮,哪個女人不滿足於穿上壹件漂亮的衣服?
所以,小蓉小桃喜歡玩具,我很支持,也願意幫忙。
2
第二,積極回應,適度見面是非常必要的。
我不僅會積極回應他們對玩具的渴望,也會適度滿足他們,但這不代表我會沒有原則。好的玩具可以開發孩子的智力,幫助他們成長。其實他們的玩具從小到大都沒壞過。那時候我買什麽,孩子玩什麽,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當他們有了自我判斷和自我選擇的能力,就會主動要玩具了。
主動索要玩具是壹種積極的成長現象,也是孩子對生活充滿熱情的表現。就像父母壹樣,要讓孩子知道什麽玩具可以買,什麽玩具不是必須的,幫助孩子學會篩選。比如小陶想要的很多玩具都是同類型的,家裏已經有很多變形的玩具了,但是每次看到不壹樣的,小陶還是想要。這時候我會講明道理,果斷拒絕,但是孩子看了幾遍或者欣賞了幾遍都不買,真的覺得很無聊。
三
三個孩子對玩有占有欲。
另外,我不給孩子買玩具還有壹個原因。小蓉小桃買的玩具很多都只是壹時新奇,或者只玩壹兩天就扔在壹邊,然後鼓勵他們玩,他們也懶得玩了。這時,我感到很遺憾。首先,我花了很多錢。第二,玩具的價值沒有體現出來。買回來也是浪費!
很多孩子不想要玩具,不是因為真的喜歡,而是因為純粹的占有欲。小陶經常是這樣,看到壹個新玩具就想買,但是真的買了就不會珍惜了。經常玩壹會就沒興趣了,然後纏著他買新的。
雖然買的孩子越少越想要。但這種情況下,我壹般會鼓勵小濤只看玩具,我也會積極響應帶他去看玩,但不會買。結果如何呢?看大部分玩具,孩子都不感興趣,購買欲望也沒有那麽強烈。所以我慢慢放棄了,我很慶幸我沒有買。
相反,孩子壹直渴望卻得不到的玩具,可以在壹定的成長進步下獎勵給孩子。那種意外、驚喜和珍惜是任何幸福都無法比擬的。當然也要把握好這個度,否則孩子只會為了獎勵而進步,教育效果會適得其反。
四
買太多玩具會讓孩子更調皮。
所以現實情況下,沒必要買太多玩具。小陶的玩具夠多了,僅他家就裝滿了兩個大箱子,更別說爺爺家也有兩個大箱子。這些家具包羅萬象,從瓶瓶罐罐、羊毛玩偶、各種變形玩具、益智玩具到高級電動或遙控玩具,應有盡有。
其實孩子不需要那麽多玩具,他也不喜歡那麽多玩具。比如我發現在這些玩具中,小陶真正喜歡的,真正會玩的只有三四個。有時候,當我看到舊玩具時,我只是瀏覽壹下,然後扔掉它們。為什麽買太多玩具?不僅浪費,孩子玩壹會兒就扔了,不能體現玩具的價值,還會讓孩子的欲望無限膨脹。難怪越來越難管了!
五
第五,少用替代品滿足孩子。
另外,面對孩子對玩具的需求,很多家長喜歡用替代品來滿足孩子,值得偶爾嘗試,但不要經常嘗試。媽媽經常用這壹招。比如小濤想要壹個電動玩具,當然沒必要買。於是,為了平息小桃的哭鬧,她媽媽就用另壹個便宜或值錢的玩具來代替。但結果是壹樣的,之後孩子還是很調皮。
這是大人沒有原則的表現,是變相滿足孩子無理要求的表現。孩子“聰明”。如果父母經常這樣做,孩子就會明白,雖然不能直接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但總會得到壹些東西,所以會繼續提出不合理的要求。
六
6.制定原則並認真遵守。
所以家長要有原則,切實遵守孩子無理購買玩具的要求,這樣才容易管教孩子,讓孩子明白事情,而不強求。
很多孩子任性,不懂事,都是因為父母的軟弱,方法的缺失。孩子壹流淚,心就立馬疼。小朋友想摘星星,恨不得幫他摘。他們不問對錯,不問理性,只在乎自己的滿足和幸福。最後被囂張的孩子搞得筋疲力盡,但是在壹切都滿足的時候,孩子卻並不開心。這個時候,家長真的要好好反思壹下自己了。有什麽樣的前因後果?他們壹開始是做什麽的?挖自己的坑,絆自己的腳。
七
鼓勵孩子更換玩具。
如果孩子大壹點,父母可以給他壹些零花錢,幫他怎麽花,也可以把買玩具的錢規劃出來。如果錢沒了,他們就買不到玩具了。在這種情況下,孩子買玩具會更有想法,壹定會出於真心的喜歡而買,而不是亂買。
還有,前幾天發現小陶和同學私下把壹本《植物大戰僵屍》的漫畫換成了壹封變形的信!我當時的第壹感覺就是小陶輸了!這封變形的信大概要10塊錢,也不知道有沒有人要這種兩塊錢壹個破封皮的漫畫書。但是,小陶很開心。回到家,他很開心的對我說:“我和同學換了!”“我當時沒有批評他,而是鼓勵他。”那很好。妳可以和同學交換妳不喜歡的玩具。”但同時提醒他,“妳的變形字母應該可以換幾本書。妳剛換了壹個,以後就別換了。“對了,妳可以換著玩,玩夠了再換回來!”雖然我小氣,但這是真的,而且我真的希望小濤以後換別人的時候能和我商量壹下,不然有可能把自己的黃金換成別人的破爛。
不過,這是壹個不用買玩具就可以玩新玩具的好方法。
結束
摘要
1
正是因為有了以上理論指導實踐的基礎,小陶的惡作劇,不管有多兇,盡管很煩,還是挺淡定的,我決定不再這樣繼續下去了。我想立刻切斷它。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媽媽應該先理解,父母的育兒態度應該是壹致的。其實這次沒必要。想想吧。愛孩子的人很多。如果沒有媽媽,可能會有爺爺奶奶,可能會有親戚朋友。他們會隨意給孩子買玩具。然後,我覺得只要能堅持自己的做法,得到小濤的理解。
於是,當小濤又哭著問我要玩具的時候,我鄭重的對他說:“以後不要再要玩具了,我不給妳買了,誰給妳買了,爸爸要是覺得沒必要,就先收起來,妳也不能玩了!因為爸爸最近發現妳亂要玩具,讓妳更加調皮了。買回來之後,他只玩了壹會兒,就把它們扔到了壹邊。妳以前多懂事啊。妳看妳天天吵著要玩具。我已經告訴妳所有的真相。妳怎麽不明白?”小陶壹聽我不讓他玩玩具,哭著哭著就開始了,我馬上說:“妳不用哭。如果爸爸覺得玩具好,有必要買,妳也不用說爸爸給妳買。”但小陶還是覺得委屈,但哭了壹會兒後,還是接受了現實。
後來怎麽樣了?小濤不再向心軟的媽媽要玩具了。無論如何,就像我說的,他不會被允許玩他想要的玩具。“亂買玩具壹律沒收”政策實施後,懂事快樂的小濤回來了。他還是對玩具充滿了憧憬和期待,也不再天天要玩具,只是偶爾我會理性地討論這個玩具怎麽樣,那個玩具怎麽樣,是否值得買。當然,去超市看玩具還是他的最愛,但他不會亂要。反而在家裏纏著我說:“爸爸,我們去大市場看玩具吧!”“就看看吧。反正我也不想買。陪伴孩子是壹種享受。在這個時候,我會喜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