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用70mm單體重新詮釋經典設計,索尼MDR-MA900短期試聽

用70mm單體重新詮釋經典設計,索尼MDR-MA900短期試聽

索尼的MDR-MA900公布的時候,筆者就已經對它相當好奇了。獨特的傾斜單體和帶有特殊開口的全開放式框架設計看起來像是MDR-F1的經典再現,這是壹款在1997年推出的家庭影院耳機。雖然換成了超大直徑的70mm巨無霸單體,但是比原來的F1還要輕。

這次除了從索尼借了壹臺全新的MA900,還從強友那裏借了壹臺好的F1作為對照組。通過兩者對比,喜歡F1的自然感的人可能會對MA900有些抱怨。不過覺得F1有點* * *的人可能會喜歡MA900。

跳轉到繼續:

造型和穿著:

MA900的包裝還是挺有意思的。MA900的包裝相當環保。耳機的外盒和固定框都是硬紙板,MA900的包裝裏索尼高端耳機的壹貫夾層也是滿滿的物品。這塊金色的襯布不僅是點綴MA900的壹塊布,也是耳機的收納袋。只是我個人覺得這個金色的收納包和MA900相比似乎有點高調,ma 900的造型和顏色都比較低調。(苦笑)

當MA900從包裝中取出時,第壹印象是它很輕,無法與龐大的單體聯系在壹起。與F1相比,200g左右,單體大的MA900只有195g左右。主要原因是大量使用了輕量化材料,包括輕量化不銹鋼頭帶、ABS樹脂邊框、鋁鎂合金支架等。

MA900和F1采用概念相似的傾斜單體配置。只要妳的耳朵不是耳朵,只要妳在佩戴背帶的時候適當的將頭帶長度拉到正確的位置,雖然MA900單體看起來很貼近妳的耳朵,但也不會造成壓耳朵的感覺。

另外,在耳罩的材質方面,MA900拋棄了F1之初舒適但略顯悶熱的絨布材質,改用透氣網布材質,即使夏天佩戴也沒有明顯的悶熱感。

至於頭帶,MA900放棄了F1左右兩側用壹根金屬線串在頭帶周圍,由金屬線的彈性支撐來支撐的方式,改為了壹般的推拉式設計,在頭頂放置了壹個略厚、略可調節的軟墊。相對於F1的設計,MA900的簡約設計其實更有耐用的特點,因為借用的F1並沒有因為用的少而有什麽感覺。

相對於大量采用鋁合金材質的F1,MA900犧牲了F1的前衛設計感,換來了更輕的重量,收藏價值和第壹印象可能不那麽突出,但帶來的佩戴舒適度卻是F1無法比擬的。尤其是躺在F1的沙發甚至床上時,由於簡化的推拉式頭帶設計,F1的佩戴穩定性比F1更穩定,不會隨著頭部角度影響單體。

從選材和結構設計上來說,MA900的外形雖然看起來不像F1那種顯眼的全金屬邊框設計,但是輕松舒適的程度卻比F1還要差。

聲學結構:

MA900與其前身F1壹樣,采用全開放式設計。在結構上,全開放式耳機具有聽感舒適、空間感自然、音質不會受到邊框反光的影響。但是在傳統的開放式耳機中,他們會遇到兩個頭疼的問題,壹是漏音,二是低頻質感。

在漏音方面,由於框架沒有阻擋裏面的聲音,意味著聽者的音樂可以被外面的人聽到;另壹方面,外界的噪音也會被聽音樂的人聽到;即使在安靜的環境下使用開放式耳機,也會聽得很清楚,比如有人在辦公室說話的時候。同時,缺失的聲音也會影響附近的人,給別人造成不快。筆者壹個朋友因為家人抗議,不到三個月就換了HD800。

至於開放式耳機的低頻,很難再現,因為缺少框架反射和* * *震動,低音隨著開放式的設計迅速擴散,很難還原低頻的質感和音量感。所以MA900在結構設計上的挑戰是如何保持全開放耳機的自然感,減少漏音,提高低頻的質感。

所以MA900選擇了兩種手段,壹是機制,二是推出全新的70mm單體。在機構方面,MA900采用了F1獨特的傾斜單體,只有後開口設計。雖然是全開,但是邊框前端作為反射塊仍然可以反射壹部分低頻回來,但是通過後開口可以保持耳機的開放性。

由於MA900獨特的結構設計,與傳統的全開放式耳機相比,MA900的漏聲不太明顯,甚至有壹定的隔音屏障,更接近半封閉式耳機,但完全保留了全開放式耳機的優點。

單體方面,相比F1使用當時尺寸最大的50mm單體,MA900使用了專門為MA900設計的70mm單體,這也是繼XB1000耳機之後,索尼第二次使用70mm單體。它為什麽選擇大口徑單體?也是因為單體越大,理論上越容易產生低頻感。這種70mm單體的響應頻率為5 ~ 4 kHz,靈敏度為104dB,阻抗為12歐姆。

此外,MA900的單體設計也經過了獨特的設計。索尼采用獨特的隔音材料,對著耳洞凝聚低頻,但也能讓高音呈現自然散射;通過這套獨特的材質,將全開放式設計MA900的低頻集中在耳孔處,營造出普通開放式耳機難以達到的低頻聽感。

聽覺:

MA900和它的前身F1壹樣,都是以“頭戴式家庭影院”為理念開發的產品,是為了滿足在互聯網上通過流媒體觀看音視頻的需求而開發的。電線長度約3米,基本上意味著用戶可以連接電視和家庭擴展,然後躺在沙發上舒服地聽音樂。不過,雖然MA900可以算是F1的繼任者,但是在聲音的詮釋上卻有相當大的差異。

同樣的地方,MA900擁有傳統全開放式耳機的廣闊音場和只有全開放式設計才能擁有的自然層次感,因為它采用了類似F1的單體配置和邊框開孔設計,卻只有寬敞的空間。MA900可以說是F1的繼承者,因為MA900和F1在聲音解讀的其他方面沒有太多相似之處。

F1整體自然,樂器聲音可圈可點,聲音略平且退,就像壹杯無糖茉莉花茶。另壹方面,MA900的聲音很強,甚至有點貼近耳朵。樂器沒有F1那麽明顯,有點落後。低頻雖然沒有XB1000那麽猖狂,但是很有力度,聲音直擊心靈,就像八分甜的泡泡茶。雖然符合大眾口味,但是只喝無糖花茶的人會覺得這杯奶茶太甜太膩。

先說說MA900和F1的特點。雖然兩款耳機都屬於低阻抗設計,但是F1並不是壹款好拿的耳機。同樣是索尼Walkman Z1060驅動,F1的質感幾乎無法表現,只留下無盡的空虛感。至於找F1的耳放,就不容易了。畢竟控制出色的低阻抗耳放比大功率耳放更難找。壹個搭配不對,或者空間拉伸太遠,或者聲音擁擠。

既然50mm單體已經很難做了,那70mm單體MA900呢?令人驚訝的是,MA900是壹款相當容易上手的耳機。無論是接Z1060,USB DAC耳放,甚至是直接接電腦耳機孔,低頻的質感和數量還是空間的層次都很鮮明。當接入推力更大的耳放時,MA900也有壹定程度的提升,但與F1耳放相比變化並沒有那麽顯著。

除了高效率的70mm單體,MA900獨特的阻抗匹配電路可能是最重要的關鍵。通過內部阻抗匹配電路,可以適當調節不同推力的前端,避免推力過低或過高的前端聲音惡化。不過需要註意的是,MA900畢竟是鎖在連接電腦、隨身聽或者壹般放大器的耳機插孔裏,最大瞬時續航能力是700mW。仍然不建議連接專為高阻抗耳機設計的大功率耳放,以免燒線圈。

按照MA900的發展理念,最適合的舞臺應該是看電影,而聽音樂是它的附加值。但是,這並不代表MA900不適合聽音樂。它在流行樂壇的表現依然可圈可點。低頻的震撼力和中頻的渲染,以及寬廣的音場,都是MA900的強項。

作者甚至用它玩過暗黑破壞神3,性能還是挺亮眼的,但是不要用它玩FPS。子彈的遊戲還是留給專業的電競耳機吧。畢竟長時間在FPS遊戲中洗澡的爆炸對壹般耳機的振膜傷害還是挺大的。這種帶視聽欣賞和音樂欣賞的耳機就不要開玩笑了。

但是,MA900也不是沒有缺點。第壹,聲音太近。恐怕對於某些人來說,MA900的語音地位甚至是壓迫性的。其次,高音的延展性比F1差。感覺有些女獨唱,比如米希亞,在某個領域高了就像被勒死了壹樣。

另外,雖然MA900通過其獨特的設計已經能夠比壹般的全開放式耳機阻擋更多的環境音和漏音,但MA900畢竟還是壹款室內聽音的耳機,拿出門外時的隔音效果還不能比封閉式耳機好。

雖然前面提到相比F1較輕的味道,MA900的味道明顯要重很多,但是根據我個人的聽音喜好,我還是比較自私的喜歡。畢竟我聽的主要是流行音樂,F1在人聲的演繹能力上欠缺了壹點魅力。

此外,長期佩戴的MA900的重量配置由於頭帶設計和整體重量的均勻分布,比F1更適合長期佩戴。另外,通風耳罩的設計和隨便連接的設備的聲音表現都不會太差。MA900在這個價位段的競爭力也是相當不錯的,適合那些可以輕松用耳機看電影聽流行音樂,又不想投資信源和功放的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