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中草藥:僵蛹的功效與作用

中草藥:僵蛹的功效與作用

僵蛹

(《中草藥通訊》(6):5,1972)

來源為蠶蛹經白僵菌發酵的制成品。動、植物形態詳"白僵蠶"條。

制法取白僵菌在25~28℃下經斜面培養10~12天,再將菌種用煮繭液作液體擴大培養,在搖床上振蕩36小時左右,使菌液呈均勻混濁狀,即可接蛹。

另將蠶蛹洗凈、烘幹、破碎後,作為發酵底物,接種上述菌液。在25~28℃下,經過封閉培養或半 *** 培養2~3天,再經淺盤 *** 培養5~7天,使蠶蛹產生孢子而呈白色或白中帶黃色,即成僵蛹。然後滅菌(90~100℃,2~3小時)、烘幹。

藥材呈不規則塊狀,表面白色或黃白色。質輕脆,易碎,有黴菌味及特有的腥氣。

化學成分參見"白僵蠶"、"蠶蛹"條。

藥理作用①抗驚厥

對小白鼠由硝酸士的寧引起的驚厥,效果明顯,與白僵蠶壹致。在降低死亡率方面亦與白僵蠶壹致。兩個結果中僵蛹都略優於白僵蠶。

②抑菌作用

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等都有抑制作用。

③對小白鼠肉瘸180的抑制作用

用50%僵蛹水煎液每日每只小白鼠經口灌胃0.2毫升,效果明顯,抑制率71.4%,p值小於0.05:用30%僵蛹液每日每只皮下註射0.18毫升,p值小於0.05,效果明顯。

毒性給小白鼠按每2毫克/克體重服僵蛹22天,未出現死亡和病理現象,解剖肝、脾、腎與對照組無差異。

功用主治退熱,止咳,化痰,鎮靜鎮驚,消腫,以及調節神經,多與脂肪代謝。治癲癇,高熱驚厥,流行性腮腺炎,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氣管炎,遺尿,蕁麻疹,高血清膽甾醇等。壹般作為白僵蠶的代用品。

用法與用量制成片劑,每片0.3克,成人每日20~30片,分三次服。

臨床應用①治療癲癇

用僵蛹片治療各種類型癲癇100例,劑量同上,以15天為壹療程。服藥半年後如無癲癇發作,可逐漸減量,以1/3劑量作維持量,連服1~2年以上。經2個月至2年觀察,結果顯效(發作停止或發作次數減少和發作程度減輕)26例,進步(發作次數減少或發作程度減輕)51例,無效23例,總有效率77%。初步觀察:本品對原發性癲癇,大發作類型,年齡在30歲以內,病程在4年以內者療效較好。壹般服藥4個療程可收到壹定療效,但療程長短與療效不成正比。壹般無副作用,僅少數因藥物腥味而有惡心與上腹不適;3例出現痤瘡樣皮疹,於停藥後2天內自然消退。

②治療流行性腮腺炎

觀察51例,7天為壹個療程,有效43例。壹般附藥後1~2天退熱,2~3天消腫。

③治療上呼吸道感染

觀察37例,體溫下降多在用藥後1~2天,最長4天。其中8例咽峽炎較重者,服藥2天咽喉腫痛消失。

④治療慢性支氣管炎

經治94例,服藥後咳嗽減輕及痰液變稀者70例,但遠期療效較差。

⑤治療流行性乙型腦炎

對痰多的患者可使痰液變稀,有利於引流吸出。用僵蛹粉與全蠍、蜈蚣配成"止痙散"內服,對降溫、止痙有壹定作用。

⑥治療遺尿癥

觀察26例,服藥20~30天後,有效18例,夜尿次數明顯減少或消失,但部分患者停藥後易復發。

⑦治療蕁麻疹

觀察32例,服藥7天後,7例未見復發,11例明顯減輕,14例效果不明顯。

⑧降低血清膽甾醇

試用於動脈硬化性心臟病、高血壓、脂肪肝等血清膽甾醇升高患者***25例,14例服藥20~30天後,膽甾醇有不同程度下降,並且β-脂蛋白比濁及α、β脂蛋白電泳下降。

此外,對腎炎血尿、頸淋巴結炎和腦炎後遺癥、腦發育不全等疾患,亦有壹定療效。

提醒您:僵蛹 此中草藥來源於網絡,使用前請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