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我們都知道雞蛋,都吃過雞蛋,尤其是在農村。每家每戶都養壹些雞,剩飯剩菜都留給雞吃,所以在農村,我們不用給雞買飼料,這些雞吃剩飯,所以這些雞特別有營養,雞下的蛋也特別有營養。
早上可以把雞蛋和粥混在壹起(我們稱之為雞蛋粥),因為早餐需要營養,所以土雞蛋粥營養豐富。如果我們每天早上吃它,我們的臉會變得非常光滑。
土雞蛋的蛋清可以用來塗在臉上,讓妳變美。把蛋清塗在臉上,然後過壹會兒妳會發現臉會有壹點卡住的感覺。
如果青春期臉上長痘痘,也可以用土雞蛋加糖放在開水裏吃(先把水燒開,再把雞蛋敲進水裏,最後放糖)。吃這個比較涼,對臉上的痘痘有幫助,但其實味道還不錯。
其實不要把土雞蛋殼扔掉,可以打碎給土雞吃。這樣既給土雞補充了鈣,也給土雞增加了更多的營養。雞蛋生下來不是更好嗎?可以實現循環利用。
真正意義上的土雞應該是完全散養的,每天在林地裏活動覓食,只吃昆蟲、雜草等天然食物。這種雞由於營養不均衡,下蛋較小,但由於土雞多吃綠葉蔬菜,蛋黃中類胡蘿蔔素和維生素B2含量高,所以蛋黃較大,顏色較深。
但實際上,除了土雞下的蛋,市面上常見的大量生產的土雞蛋,大部分都是“洋雞養的”。有的養雞場把蛋雞放養在樹林和棉田裏,吃壹些像土雞壹樣的天然食物,用壹定量的飼料餵養,保證蛋雞的營養平衡。這種雞蛋和土雞蛋差別不大,但價格比純土雞蛋便宜,比“洋雞蛋”貴很多。
我們所說的“洋蛋”是籠中鳥下的蛋。它們只吃飼料。這種科學配方的飼料還可以包含多種食物和營養成分,所以這種雞蛋的營養並不比後兩種差,但價格是最便宜的。
土雞蛋的營養沒有明顯優勢。
磷、鎂、鐵、硒都比洋雞蛋低。
那麽,既然土雞蛋可以“化妝”,那麽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購買呢?
土雞蛋沒有國家標準。土雞蛋只是民間的壹個俗稱,並不是壹個特定的概念。
土雞蛋沒有質量控制,沒有好壞標準。通常人們認為“土雞蛋”就是“農民養的雞”,但由於農民的飼養方式和雞吃的食物不同,產出來的雞蛋會千差萬別,有的營養均衡,有的營養不良。即使是土雞,也可能會缺乏維生素而生病,也需要營養合理的飼料。但是,人們喜愛的散養“走雞”是可以自由食用的,長期在田間食用被農藥化肥汙染的食物,被環境汙染也是有可能的。“這樣的‘土雞蛋’未必比養雞場的雞下的蛋更有營養、更安全。
另外,蛋黃的顏色主要來源於飼料或食物中的色素,通常是類胡蘿蔔素。妳平時吃的飼料或者食物本身就有壹些,所以自然會有顏色。有些養殖戶為了讓顏色更深,會在飼料中添加色素。即使添加的物質安全無害,也不會讓雞蛋更有營養。
那麽,土雞蛋真的比普通雞蛋更有營養嗎?
“在營養方面,市民關心的雞蛋營養價值,其實應該從熱量、蛋白質、脂肪等方面來衡量。”楊建新說。
以壹個重量為100g的雞蛋為例。根據2009年中國食物成分表,從蛋白質角度看,紅皮雞蛋12.8g,白皮雞蛋12.7g。土雞蛋14.4克。換句話說,土雞蛋的蛋白質更高。
脂肪方面,紅皮洋雞蛋11.1g,白皮洋雞蛋9g。土雞蛋6.4克。這說明土雞蛋的脂肪比洋雞蛋低。
微量元素方面,土雞蛋中的鈣、鉀、鋅、銅、錳高於外國雞蛋;而土雞蛋的磷、鎂、鐵、硒含量低於洋雞蛋。
與其追求土雞蛋,不如關註壹些與食品營養安全更直接相關的信息。比如買雞蛋,盡量選擇“知道產地”的產品,也就是來源可靠的雞蛋,盡量選擇正規渠道購買。另外,盡量選擇新鮮雞蛋,註意包裝上的生產日期,冷藏時註意與其他食物分開,以免造成交叉汙染。
近年來,“原生態”變得非常流行。在大多數消費者心目中,土雞蛋是雞蛋中的“極品”。市場上有大量土雞蛋出售,價格也參差不齊。很多商家還聲稱自己賣的是散養雞下的蛋,只吃蟲子,從來不吃飼料。記者調查後發現,這裏面有很多貓膩。
洋雞蛋壹般指的是養雞場生產的普通雞蛋,而所謂的土雞蛋、山雞蛋、散養雞蛋、草雞蛋,都是散養的雞下的,名稱不同。相關部門對此並沒有嚴格的細分標準。
從價格上看,這些本地雞蛋的價格至少比外地雞蛋貴壹倍。據知情人介紹,因為山雞蛋產量低,現在壹些養殖場把生產出來的小雞蛋賣給買家。他們把它們分裝到土雞蛋盒裏,放在超市裏出售。從而變成了所謂的土雞蛋。
除了體現在雞蛋的外包裝上,壹些經銷商還在雞蛋本身上下足了功夫,在雞飼料中添加添加劑,使雞蛋的蛋黃變黃變紅,從而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
先說土雞和飼料雞的區別。
壹種是自己家裏散養,壹種是廠裏集體放養。
雖然最後的結果是擺上了餐桌,但那更有營養,其實妳也可以從他們的生長環境來看壹看。
要知道農村的散養雞已經從日常生活中解放出來,可以到處跑,到處吃。比如蟲子,蔬菜,所以土雞的肉質肯定比飼料雞好。因為飼料雞天天呆在籠子裏,而且很多都是激素,過幾個月就上架賣了。這也導致肉質非常不好,和土雞不壹樣。
而且它們產下的蛋,從科學角度來說,營養成分應該是壹樣的。只是壹個可能含有激素,因為從飼料餵養,壹個肯定會遺傳。土雞沒有這個顧慮。
土雞蛋和普通雞蛋的基本營養成分是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與養殖場生產的雞蛋沒有區別。從營養價值的角度來看,重要的問題是雞吃了什麽,雞的生活條件是否健康,是否有環境汙染等等。
從食品安全的角度來說,散養雞未必比大規模養殖的雞蛋新鮮。從口感上來說,脂肪含量高的雞蛋口感更好。
科學無公害養殖是生存法則!有人想吃飼料餵養的雞嗎!感謝那些對真正養雞會兢兢業業的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