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開春應該喝什麽養生湯?
初春的氣候差異。
初春女性吃什麽最好?
開春應該喝什麽養生湯?
首先,珍珠三鮮湯
材料:雞胸肉50克,豌豆50克,西紅柿1個,蛋清1個,牛奶25克,澱粉25克,料酒,鹽,味精,高湯,香油。
做法:雞肋洗凈,剁成細泥;5克澱粉和牛奶壹起攪拌;打開雞蛋,讓它們保持黃色;將這三樣放入碗中,攪拌成雞糊備用。
西紅柿用開水洗凈,去皮,切成丁;豌豆洗凈備用。
將炒鍋放在大火上,倒入高湯,加鹽和料酒燒開,然後放入豌豆和西紅柿丁。再次燒開後,轉小火,用筷子或勺子將雞蓉攪拌成珍珠圓球狀,然後放入鍋中,再開大火至湯汁沸騰,加入水澱粉,燒開後放入味精和香油。
功效:溫中益氣,填精益髓,清熱除煩。
第二,胡蘿蔔燉牛肉
材料:牛肉250克,胡蘿蔔120克,鹽,胡椒粉,雞精,醬油。
制作:將牛肉焯壹下,撇去浮粉;冷水中加入蔥、姜、蒜、辣椒、醬油,燒開後放入牛肉,1小時後放入胡蘿蔔,燉半小時左右,出鍋前放入適量鹽、味精。
功效:消除疲勞,增強體質。
三、黨參枸杞雞湯
材料:紅棗10枚,黨參3元,枸杞5元,生姜5片,酒200cc,雞腿肉適量。
練習:
先將所有中草藥用水洗凈。
將雞腿切塊,然後焯水去血水。
將香草和雞肉放入燉鍋中,燉至雞肉熟透。
四、山藥排骨湯
材料:鮮山藥400克,玉米1根,蓮藕200克,排骨。
練習:
先把所有材料洗幹凈。
山藥去皮切塊,玉米切塊,蓮藕去皮切片。
排骨先煮去血水。
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水燒開,煮開後小火燉30分鐘左右。
用鹽調味。
五、木瓜小米花生生魚片湯
原料:木瓜(宣木瓜)約500g,小米(帶衣帶須)1片,花生仁50g,生魚1片,瘦豬肉100g,紅棗3枚,生姜3片。(大約3個人吃)
烹飪方法:木瓜去皮,去瓤,洗凈,切成角塊;小米洗凈,切成小段;花生洗凈,略泡;將生魚洗凈,去除腸內雜質,放入油鍋中用文火煎至兩面微黃。瘦肉洗凈,切成大塊。將所有材料壹起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燒開,改用小火煲約1~1.5小時,加入適量的鹽和食用油即可食用。
藥膳功效:木瓜具有祛濕和胃、健脾益肺、消食止嘔的功效,適用於風濕痹痛、四肢酸痛、筋脈拘攣、嘔吐腹瀉、腳氣水腫等。開春時節適量食用玉米,還具有調節食欲、利尿祛濕、降低膽固醇、預防動脈硬化和冠心病、抗癌等功效,適合中老年人食用。
六、首烏甘片
材料:何首烏液20毫升,鮮豬肝250克,水發木耳25克,綠葉少許,紹酒、醋、鹽、澱粉、鮮湯、醬油、蔥、姜、蒜、油適量。
做法:何首烏水煎液濃縮,取藥液20毫升備用,豬肝去筋,洗凈切片,蔥、姜、蒜洗凈,蔥、姜切絲,蒜切片,洗凈控幹。
將豬肝片浸入何首烏汁中(取何首烏汁的壹半),加入少許鹽,加入適量澱粉攪拌均勻,將剩余的何首烏汁、醬油、紹酒、醋、濕澱粉、鮮湯混合成滋補汁。
大火加熱炒鍋,加入油。油熱後,放入拌好的豬肝片,使其變得光滑。用漏勺倒出剩余的油。鍋裏還有少量油。加入蒜片,豬肝和水發木耳略炒,翻炒幾分鐘,白菜葉翻炒幾下,八成熟時,倒入汁液翻炒。出鍋前,將洋蔥絲放入鍋中翻炒。
功效:補益肝腎,益精血,烏發明目。(何首烏不僅能護肝,還能降血脂、降血壓;黑木耳有活血的功效,常吃無病可強身健體,延年益壽。)
& lt& lt& lt返回目錄
初春的氣候差異。
說到立春,人們明顯感覺到白天變長了,太陽變暖了。氣溫、日照、降雨量往往處於壹年的轉折點,往往會上升或增加。早春作物生長加快,油菜抽薹和小麥拔節耗水量增加。要及時灌水追肥,促進生長。農業諺語提醒人們“初春下雨,早起晚睡”,大春也開始為農業做準備。雖然是春天,但華南大部分地區還是很冷。"春天的雪來得太晚了,所以它正飛過樹林."在安排農業生產時,應該考慮到這些氣候特征。
人們常常尋找關於春天的信息:柳條上伸出的嫩芽“比黃金還軟,比絲綢還軟”;土壤中那顆渴望的小草,等待著“它們在春風中又長高了”;為了贏得新的豐收,在田間辛勤勞作的人們正在用雙手創造真正的春天。立春節氣在農民中也很受歡迎,因為它們給人們帶來溫暖和希望。
因此,有許多關於立春的天氣諺語。例如,基於晴天和無雨,有“立春晴,即使下雨”和“立春晴,壹個春天晴”。基於雨雪,有“春雨淅淅瀝瀝,又陰又濕,直至晴”“春雪霏霏,大雨百日”;以雷電為基礎,有“雷代表春節,雨不停”和“春雷初起,壹月不見天”。基於冷暖,有“立春寒,春暖”;以風為依據,有“立春北風多雨”、“立春東風復蘇早,立春西風復蘇晚”等等。
立春節氣要防止寒潮、低溫、雨雪對春運工作的影響,農村要抓緊越冬作物田間管理,中耕松土,追施綠肥,做好防凍保苗工作。
& lt& lt& lt返回目錄
初春女性吃什麽最好?
1.紅棗等健脾甜食
中國古代名醫孫思邈說:“春天宜存酸增甜,以養脾氣。”意思是春天少吃酸多吃甜。中醫認為,春季肝氣旺盛時,多吃酸味食物會使肝氣過盛,損傷脾胃,所以要少吃酸味食物。而春天人的戶外活動比冬天多,體能消耗更大,所需熱量增加。但此時脾胃虛弱,胃腸道消化能力差,不適合吃油膩的肉類。所以熱量可以適當由甜食來供給。紅棗就是這樣壹種春季補脾的好方法。
2.蜂蜜
中醫認為蜂蜜味甘,入脾胃,能補中焦、益氣潤腸通便。春季氣候多變,天氣忽冷忽熱,人容易感冒。由於蜂蜜含有多種礦物質、維生素,並具有清肺解毒的作用,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是春季理想的滋補品。所以,在春天,如果每天能喝1~2勺蜂蜜,用壹杯溫開水沖服或者加牛奶,對身體會有滋補作用。
3.春蕾
春天吃春蕾。孔子說“時不時,不吃”,意思是除非在這個季節,否則不吃。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也說,“吃老谷”就是吃時令食物。春天,所有植物都生出鮮艷的綠色嫩芽,可食用的春芽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芽、生菜等。
4.韭菜
春天氣候乍暖還寒,所以保養陽氣很有必要。韭菜適合人體陽氣,被譽為天然的“偉哥”。韭菜含有精油、蛋白質、脂肪和維生素,有健胃、提神、強腎的作用。春天的韭菜是韭菜中的極品,味道特別鮮美。它的根潔白如玉,葉子綠如翡翠,香氣馥郁。春菜的吃法多種多樣,可以配肉、蛋、蝦、墨魚等。,也可作為包子、餃子的餡料。炒綠豆芽或者豆腐幹的時候加點春天的韭菜,特別香,特別好吃。
& lt& lt& lt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