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榆樹和杏鮑菇的營養價值

榆樹和杏鮑菇的營養價值

1,生長發育條件

(1)營養:杏鮑菇是腐生真菌。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是有機碳,即碳水化合物,如木質素、纖維素、半纖維素、澱粉和糖。這些物質存在於木材、稻草、麥稭、玉米芯、棉籽殼、豆稭、葵花籽殼等各種農副產品中。碳營養可以通過使用天然培養材料來滿足。氮源主要是天然培養基中的蛋白質和菌絲體中含有的蛋白酶,分解成氨基酸後被吸收利用。尿素、銨鹽和硝酸鹽也是杏鮑菇的氮源,可以被菌絲體直接吸收。營養生長期提供的碳氮比為20: 1,生殖生長期適宜的比例為40: 1。生長所需的磷、鎂、硫、鈣、鉀、鐵、維生素含量基本可以滿足需要。

(2)溫度:菌絲發育的溫度為7-32℃,以22-26℃最為適宜。菌絲體耐低溫能力強,但不耐高溫。40℃以上迅速死亡,子實體形成和生長的溫度為14-28℃,20-24℃最適宜。改變溫度可以促進子實體原基的形成。

(3)水分:培養料的含水量應達到60%-70%。菌絲生長階段空氣的相對溫度應控制在80%以下。如果濕度過高,培養料會吸濕,濕度增加,容易導致雜菌的感染。當空氣相對濕度過低時,培養料中的水分會迅速蒸發流失,影響菌絲體的生長。

在原基分化和子實體發育期間,細菌的代謝活動比營養生長期更旺盛,需要更多的水分。空氣相對濕度應控制在85%-95%。

(4)光照:菌絲生長階段不需要光照。強光下,生長速度下降40%。從營養生長到生殖生長,即進入光敏感階段。子實體的形成需要光照。壹般來說,子實體正常發育所需的光照強度在200-1000 lux範圍內,原基分化較低。壹般來說,在培養室的陽光散射光下,菌絲體可以正常扭結並產生蘑菇。光照強度過高(2500勒克斯以上)時,子實體原基不易形成,或形成後,菌柄粗短,菌蓋不易展開。在培養中,菌絲長透培養基後,要用散射光刺激,促進原基分化。

(5) pH:菌絲在pH 5.8-6.2範圍內生長良好。配制培養基時,需要將pH提高到6.2-7.0(菌絲生長過程中代謝產生有機酸);按通常配方配制的培養料自然pH基本滿足菌絲體生產的要求,不需要進行測試和調整。

(6)空氣:杏鮑菇對二氧化碳敏感。子實體生長時,由於氣溫高,菇體生長快,呼吸旺盛,需氧量增加,需要加強通風。

2.安排生產

(1)確定生產時期:根據金頂側耳生長發育過程中對外界條件的需求,壹般在春秋兩季生產,春季3-4月栽培,秋季9-65438+10月栽培。根據各地不同的氣候特點,合理安排生產,有溫控設備的植物可以隨時種植,壹年四季生產。

(2)菌種制備:根據栽培季節選擇相應的品種,母種培養基為馬鈴薯和葡萄糖。原種和栽培種最好用糧食菌種,棉籽殼培養基和木屑培養基也可以。

平菇是壹種菌類,肉質肥美,味道鮮美。杏鮑菇富含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和礦物質。平菇含有生理活性物質,能誘導幹擾素的合成,從而提高人體免疫力,具有防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