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能認3個新單詞,會寫12個新單詞。能正確讀寫“蓮、擠、蓮、滿、仿佛、衣、舞、舞、蜻蜓、隨風飄揚”等詞語。
2.帶著感情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積累優美的語言。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荷花之美,培養愛美的興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懷。
4.體驗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學習邊讀邊想象畫面的閱讀方法。
教學重點:
感受荷花的優美姿態,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培養對自然美的體驗。
教學難點:
理解“把眼前的壹池荷花想象成壹幅生動的畫……”這句話。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壹,課前交流
1,說話。
炎熱的夏天,荷花盛開。那邊美麗的荷塘成了人們乘涼納涼的好地方。孩子們,妳們在哪裏見過蓮花?它看起來像什麽?
2.和全班同學交流。
請五六個小朋友說出他們在哪裏見過荷塘,荷葉和荷花是什麽樣子的。
第二,直接引導。
1,教程。
這節課,我們將學習葉聖陶的《荷花》。
2.板書題目。
讓學生和老師壹起在黑板上寫字。
3.壹起看題目。
4.介紹壹下葉聖陶。
第三,第壹遍讀課文,理解主要內容。
1,引起懷疑。
這段文字寫的是:蓮花在哪裏?它看起來像什麽?要求幼兒自由朗讀課文,註意發音的正確,多看幾遍長句,掌握句子中單詞之間的關系,掌握正確的停頓方法。
2.孩子們可以自由閱讀課文,老師會巡視。
第四,檢查初始讀數。
1,檢查生詞掌握情況。
(1)找四個小朋友以開火車的形式橫向讀單詞。閱讀時註意“脹”、“鼓”、“得”三個新詞的正確讀音,“蓮”中“彭”、“衣”的輕讀音,“仿佛”中“佛”的多音讀音。
(2)小組閱讀。
找四組朗讀壹個火車比賽中的單詞,引導他們讀出每個單詞的感情色彩。
(3)男女生接力閱讀。
2、檢查對課文主要內容的理解。
(1)提問。
葉聖陶在哪裏給我們介紹的荷花,它是什麽樣子的?請合上課本,用自己的話說。
(2)與三四個孩子交談,並引導其他孩子註意他人的發言,進行適當的補充。
5.精讀課文,感受荷花之美,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力。
(1)把握:字體“毛”會使荷花綻放出蓬勃的生命張力;三個姿勢的特寫,體會荷花的嬌嫩之美。
1,說話。
(1)把握“毛”字型,會讓蓮花綻放出向上的生命張力。
(1)引導孩子通過查字典來理解句子中“毛”字的意思。
(2)根據句子的上下文,讓孩子選擇“毛”字的第壹個意思。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聯系生活經驗,用手勢模仿荷花,尋找“毛”字的同義詞。(沖出去,鉆出來,露面...)
(3)用同義詞引導幼兒理解作者對“毛”字的巧妙運用。
首先,通過查閱詞典,聯系生活經驗,引導孩子找到三個同義詞的異同。
相似之處:都含有明顯的含義。
差異:
采取單壹方向,向上和向外。
鉆——有很多方向,鉆出來,鉆進去,鉆下來(鉆,鉆)。
露——方向感不強。
結論:從方向感來說,“毛”字更準確,更能把荷花蒼勁向上的方向感寫得淋漓盡致。
起飛——泡、煙、火,根據生活經驗,物體的大小會發生變化。
鉆孔和曝光-物體沒有體積變化。
結論:從物象體積變化的角度來看,“毛”字更形象地描述了荷花的生命張力。
總之,“毛”字生動地描繪了荷花在擁擠的荷葉中蓬勃向上的生命張力,充分表現了荷葉和荷花的豐盈,給人以白綠相間的色彩之美,表達了作者的興奮感和驚喜感。
其次,引導孩子大聲朗讀。
(2)抓住荷花三種姿態的特寫,體會荷花的嬌艷之美。
畫面感知,體驗荷花的精致之美。
老師,這裏有壹些荷花的美麗圖片。他們在各方面都不同。請欣賞它們,並試著用課文中的單詞描述它們。
重點引導孩子讀出正確的重音,表達清楚。如“二三件”、“嫩黃”、“花骨”、“豐滿”、“破裂”,清晰地表達出嬌艷的荷花和每壹個姿態的特寫美。
(2)抓住“我”的動作詞,引導幼兒體驗荷花的動態美和作者豐富的想象力。
1,說話。
小朋友,看到這麽漂亮的荷花池,妳會想到什麽?
這是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孩子的思維是否發散,取決於以上環節。這個問題起壹個過渡的作用,既能檢驗以上環節的學習效果,又能引起以下。所以要多找孩子開誠布公的談壹談。
2.這個時候葉聖陶想到了什麽?
同學們可以直接回答,因為有初讀的基礎。葉聖陶以為自己變成了壹朵蓮花。
3.指導學生用“○”畫出“我”的動作詞。
4.學生默讀,畫圈。
5.和全班同學交流。
(1)通過朗讀體驗荷花的動感之美。
(2)通過開放性思維,體驗荷花與昆蟲的對話趣味。
第六,拓展延伸
展示與荷花有關的古詩。
七、經營超市。
課件演示
九、黑板設計。
3.蓮花
兩三片,都是,帶花帶骨。
穿,站,跳,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