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利潤的計算公式:
凈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稅費-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信用減值損失-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損失-資產處置損失。
關註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其他對凈利潤有壹些影響,不太大。
01
營業收入。
什麽樣的錢可以算作收入?營業收入=銷售數量*單品零售價格。
對於奶茶店來說,是以單品零售價為基礎的。收到現金後,可以算作營業收入,不退還。
如果壹個茶店買茶葉,給它壹個“軟歐包”,軟歐包就不算營業收入。
比如壹杯“霸氣橙奶茶”的零售價是25元,壹個熊軟歐包的零售價是15。買壹送壹後,操作收益只能是10元,而不是25元。還有壹種說法是熊軟歐包不按零售價算。)
所以各公司計算營業收入所用的單品零售價格並不是“店鋪logo零售價格”,要扣除壹些贈品的成本。
而且奶茶贈品活動非常頻繁,所以競爭非常激烈。
02
運營成本。
乃雪的奶茶店都在200以上,在人流量爆棚的購物中心要弄這麽大壹個攤位,成本很高。
2015,11,乃雪第壹家奶茶店——深圳卓悅世紀店開業,壹個月之內,歡樂海岸店和華強北九方店也相繼開業。因為白手起家,趙霖和彭欣為了壹口氣開三家店,甚至把房子抵押給了銀行。
所以開店的本金和利息要從茶飲料的收入中扣除。
奈雪的茶壹般都是直營店。90%以上的門店位於壹二線城市,其中壹線城市114,二線城市109。這些店已經開了(融資60億人民幣左右),也想通過賣奶茶來還開店的錢。
否則只能上市賣股票來還融資的錢。所以凈利潤0.2%是好事,奈雪上市前財報壹直虧損。
03
其他人。
例如,資產折舊計提。1元買的表,第二年表還是壹元。不會,可能只剩下0.8元的價值,所以0.2元可以先從他的收入中提取。
這樣,凈利潤會更低。
總結:奈雪有224家店,365天沒睡覺。年營業收入約24億元,年營業成本60億元。在三年內恢復它們是壹個標準操作。),妳還能有0.2%的凈利潤,奶茶確實是暴利。
JD.COM已經虧損十年了。財務上的損失能叫損失嗎?那叫合法避稅。
是關於奶茶暴利不是乃雪的茶暴利。
我們所做的壹切都是我們應得的。賺錢少或者虧錢該怪誰?
更何況奈雪的每家店生意都很好。
壹張兩張,30元。面包也是幾十到幾十。是暴利。誰說利潤是0.2?
都是泡沫,遲早的事。
如果利潤高,如何合理避稅?開公司有壹個好的CFO有多重要!
我們要明確兩個概念:第壹是產品的暴利,第二是企業的利潤。奈良的雪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不斷開店,不斷投資,需要產品的利潤來彌補。所以企業的規模和利潤永遠是天平上的蹺蹺板。從邏輯上講,如果奈良現在下雪停止開店,利潤應該會在明年體現出來。
奶茶是百分之百的橫財。原材料成本不多。是否賺錢,取決於妳自己的操作。此外,有時妳會故意虧損進行投資。人在賺錢的時候活得好好的。別擔心。報告中的數字毫無意義。
個人認為,奶茶現在可能進入了發展停滯期,大部分店主基本都交了加盟費和租金。
去年,我有點迷茫。壹時激動之下,打電話給舒葉典草詢問加盟事宜。我首先問的是加盟費。壹聽說至少要25萬,瞬間尷尬,就問有沒有便宜的項目。對方說有個大家都沒聽說過的新牌子,加盟費8萬。然後問了壹個關於蜜雪冰城加盟費的問題,大概20萬左右。......
現在我們來做壹道簡單的算術題。以《燒草》這本書為例。加盟費25萬,市區店面租金壹年20萬,至少雇傭兩個人壹年5萬。其他費用估計不算,壹年花費25萬。假設兩年還書,年營業額應該是38萬元。假設壹杯奶茶均價10元,利潤50%。
那麽到底有多少家奶茶店呢?別的不說,單本也是燒自己牌子的草。我們這裏至少有五家,大部分都集中在擁擠的尚超地區。其中壹個是購物廣場,有影樓和超市,壹共8次。有多少飲料商店?有壹家超市,均價超低。在壹樓,有仙草和星巴克。七樓有鮮果時間,奶品皇後,還有壹些雜牌。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7家店。
同壹條街上至少有兩家購物中心。走路要十多分鐘,米雪冰城大概有五家。這是壹路走來。兩家商場各有壹家仙草和其他奶茶店。每個商場都沒有完全統計。奶茶店至少有5家,也就是說壹條街有20多家奶茶店。......
不能說大家都不賺錢。肯定有人做的好,能賺錢,但是這麽多店真的沒有那麽多顧客。兒童和年輕人是奶茶的主要愛好者。他們平時要上班上學,節假日不可能喝上幾杯奶茶。
狼多肉少,賺錢的只有少數人,大部分是給加盟店打工的。
妳從哪裏得到這個消息的?按照妳的說法,壹家店營業額10萬,利潤只有200元?開店就是個笑話。用屁股不可能什麽都知道。
跟金融有關,跟茶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