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C在膠原蛋白的形成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膠原蛋白是人體組織和細胞、牙齦、血管、骨骼和牙齒發育和修復的重要物質。
幫助人體對鐵的吸收;
它經常被推薦作為預防嬰兒猝死(SIDS)的物質;
吸煙者和老年人需要更多的維生素c,壹支煙可以破壞25 ~ 100毫克的維生素c。
有效性
治療受傷、燒傷和牙齦出血;
增強用於治療尿路感染的藥物的功效;
加速術後恢復;
幫助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
預防病毒和細菌感染,增強免疫系統功能;
具有抗癌作用;
有助於防止亞硝胺(致癌物)的形成;
可作為天然瀉藥;
減少靜脈血栓的發生;
可用於治療感冒,並具有預防作用;
蛋白質細胞可以彼此牢固地聚合在壹起,從而延長壽命;
增加無機鐵的吸收;
能減弱許多能引起過敏的物質的作用;
預防壞血病。
成年人每天服用10mg可以避免壞血病,但這些數值並不能讓它留在體內。如果要補充代謝分解的量,需要每天供應60mg才能滿足。嬰兒30mg,兒童40-50 mg,青少年60mg,孕婦80mg,奶媽100mg。
過多的
白細胞的抗病能力明顯降低。
服用過多的維生素C可能會導致草酸和尿酸結石的形成(可以通過服用鈣、維生素B6和每天喝足夠的水來調節)。攝入過多會引起壹些不舒服的副作用,如腹瀉、多尿、皮疹等。當妳有以上癥狀時,壹定要減量。
正在接受放療或化療的癌癥患者不應服用維生素c。
營養缺乏癥
由於人體內缺乏必需的古洛糖內酯氧化酶,無法將葡萄糖轉化為維生素C,所以必須從飲食中獲取。如果從飲食中獲得的維生素C不能滿足需要,就會導致維生素C缺乏或不足,維生素C缺乏癥稱為壞血病。
壞血病的早期癥狀是倦怠、疲勞、急躁、氣短、牙齦疼痛和出血、傷口愈合不良、短暫的關節肌肉疼痛、容易骨折。典型癥狀是牙齦腫脹和出血,牙齦潰瘍,牙齒松動和毛細血管脆性增加。嚴重者可導致皮下、肌肉和關節出血及血腫形成。貧血、肌纖維下降(包括心肌)、心力衰竭、嚴重內出血和猝死的風險。
兒童,尤其是5-24個月的嬰兒,應註意餵養缺乏維生素c的食物引起的壞血病。
維生素c缺乏癥
壞血病是由維生素C(抗壞血酸)缺乏引起的,其臨床特征是出血和骨骼病變。我國普通飲食中有大量的新鮮果蔬,嬰兒又是母乳餵養(母乳中維生素C含量約為227.2 ~ 397.5 μ mol/L),大部分能維持維生素C的生理需要量,因此,本病少見。維生素C缺乏幾個月後,患者感到疲倦、乏力、抑郁、虛弱、厭食、營養不良、面色蒼白、牙齦腫脹、出血、牙齦和牙槽壞死導致牙齒松動脫落、骨和關節肌肉疼痛、皮膚瘀點、瘀斑、毛囊角化過度、外周出血,患兒可因骨膜下出血出現下肢假性麻痹、腫脹和明顯壓痛。1的防治,選擇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改進烹調方法,減少烹調中維生素C的損失。人工餵養的孩子要添加含維生素C或維生素C的食物。疾病患者、手術前後、吸煙者、口服避孕藥時、極地工作人員應適當增加維生素C的攝入量。2、輕度患者每日維生素200 ~ 300毫克,重度300 ~ 500毫克,當感染劑量增加時,飯前或飯後分三次服用。如果患者不能口服或胃腸道吸收不良,可肌肉註射或靜脈註射,每日壹次,壹般療程3周左右。癥狀明顯改善時,減為50 ~ 100 mg,口服,壹日三次。3.保持口腔清潔、預防或治療繼發感染、緩解疼痛等對癥治療,貧血嚴重者可輸血補鐵。嚴重者如有巨大骨膜下血腫或骨折,則無需手術治療。經維生素C治療後,血腫可逐漸消失,骨折可自行愈合,但往往需要65,438+0個月以上。如果有骨脫位,恢復較慢。維生素C缺乏性紫癜膠原分子中羥脯氨酸的合成需要維生素C,所以維生素C缺乏影響膠原的合成,使血管壁和周圍結締組織的韌性降低,毛細血管的脆性增加,引起出血。表現為毛囊周圍皮膚出血、肌肉出血、牙齦腫脹、角化過度。維生素c治療有效。
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主要食物來源是蔬菜和水果,如青菜、韭菜、崩菜、菠菜、甜椒等深色蔬菜和菜花,還有橘子、紅果、柚子等水果,都含有較高的維生素c,野莧菜、苜蓿、刺梨、沙棘、獼猴桃、大棗等含量尤其豐富。
營養補充劑
維生素C是最受歡迎和廣泛使用的維生素之壹。
有片劑、長效片、糖漿、粉劑、咀嚼片等不同的制劑。
純維生素C是來自玉米的葡萄糖。
天然維生素C和合成維生素C的區別取決於每個人的消化能力。
最好的維生素C制劑是含有生物類黃酮、橙皮苷和蘆丁的維生素P-維生素C復合物。
從玫瑰果實中提取的維生素C含有生物類黃酮(維生素P)和有助於吸收維生素C的酶..這是營養價值最高的維生素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