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臘八節的由來和習俗。臘八節吃什麽?

臘八節的由來和習俗。臘八節吃什麽?

臘八節是中國壹年壹度的傳統節日。從先秦時期開始,臘八節就被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好運。臘八是臘月初八。十二月,在中國人們俗稱臘月。於是臘八說,那臘八節是怎麽產生的呢?有什麽樣的傳說?初八吃什麽?有哪些習俗?

臘八有吃臘八粥的習俗。中國喝臘八粥已經超過1000年了。它最早始於宋代。臘八節,朝廷、官府、寺廟、百姓家裏都會做臘八粥。到了清代,喝臘八粥的習俗更加盛行。在宮廷裏,皇帝、皇後、王子等。他們都給文武大臣和侍從送臘八粥,給各寺院的和尚分發大米和水果。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祖;同時,家人聚在壹起吃飯,給親戚朋友送禮。臘月,臘月,俗稱臘月。據說秦始皇統壹中國後,下令將十二月改名為“臘月”。“拉”這個詞直到漢代才正式出現。

說起臘八節,大家可能都不陌生。如果說臘八節的起源,知道的人屈指可數。

八大節日的由來和習俗

中國臘八粥的故事

故事1

據說朱元璋小時候家裏很窮,就把牛給壹個有錢人放牛。有壹天,我放牛回來,走過壹座木橋。奶牛從橋上滑了下來,摔斷了腿。老富翁非常生氣,把他鎖在壹個沒有食物的房間裏。朱元璋餓極了,突然發現屋裏有個老鼠洞。他打開壹看,發現是壹只老鼠的糧倉,裏面有大米、豆子和紅棗。他把這些東西放在壹起,煮了壹鍋粥,很甜很好吃。後來朱元璋當了皇帝,又想起來了,讓廚師煮了壹鍋各種五谷雜糧豆類混在壹起的粥。吃的日子恰好是臘月初八,所以叫臘八粥。

故事2

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原本是北古印度清教國王的兒子。看到眾生生老病死,他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棄皇位出家。經過六年的苦行,我在臘月初八,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六年來,我每天只吃壹麻壹米。後人不會忘記他的苦難,每年臘月初八吃粥。“臘八”成了“佛祖開悟日”。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解放前,全國各地的佛寺都舉行佛事沐浴會,念經念佛話,沿襲釋迦牟尼出家前壹位牧羊女獻食糜的傳奇故事,為佛祖制作香濃的五谷粥,稱為“臘八粥”。臘八粥是贈送給弟子和好男女的,後來在民間流行開來。

據說有些寺院,在臘月初八之前,僧侶們拿著化緣碗,沿街乞討施舍,將收集到的大米、栗子、棗、堅果等材料煮成臘八粥,分發給窮人。傳說吃了可以得到佛的加持,所以窮人稱之為“佛粥”南宋陸遊的詩中說:“今佛教與粥在許多方面相得益彰,是江村新事物的反映。”據說杭州的名寺天寧寺有壹個存放剩菜的“棧室”。僧人壹般每天將剩飯曬幹,積攢壹年的余糧,在臘月初八煮成臘八粥分發給信眾。它被稱為“福壽粥”和“福德粥”,意思是吃它可以增加妳的幸福和長壽。可見當時各寺廟的僧人對食糧之德的珍視。

故事3

有壹個四口之家,壹對老夫妻和兩個兒子。這對老夫妻是v。

眼看兒子到了娶妻的年齡,老兩口也老了。我父親去世的時候,告訴我的兄弟們要好好種莊稼。我老母親去世的時候,告訴我的兄弟姐妹們要好好照顧院子裏的棗樹,要攢錢養媳婦。

壹家四口現在只有兩個兄弟活著。看到這麽多食物,弟弟對弟弟說:“我們有這麽多食物,夠了。今年休息壹年!”

哥哥說:“今年這棵棗樹不算太緊。反正我們不缺棗吃。”

就這樣,兩兄弟變得越來越懶,越來越貪婪。我知道我年復壹年地吃喝玩樂,但幾年後,我吃光了所有的食物。院子裏的棗樹呢?我承受的日期壹年比壹年糟糕。

今年臘月初八,家裏真的沒什麽吃的了。我該怎麽辦?我哥找了個小掃帚,我哥帶了個小簸箕,在之前存放糧食的大小倉庫的縫隙裏掃。從這裏掃了壹把黃米粒,從那裏找了壹把紅豆。這樣幾個雜糧聚在壹起,樣本數量少。最後找了幾顆幹紅棗放在鍋裏壹起煮。做完飯,兄弟倆吃著五谷雜糧做的粥,面面相覷,想起了父母臨死前說的話。他們非常抱歉。

兩兄弟苦於懶惰,輸了第二年還拼命幹活。和父母壹樣,幾年後過上了好日子,娶了媳婦,有了孩子。

為了吸取懶惰的教訓,人們永遠不要忘記節儉。從那以後,在臘月初八,人們吃由混合谷物制成的粥。因為這壹天是臘月初八,所以人們稱之為“臘八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