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白菜為什麽叫白菜啊?

白菜為什麽叫白菜啊?

題名:白菜

拉丁語學名:Brassica rapa pekinensis,

Brassica campestris pekinensis,

Brassica pekinensis

英文: Chinese cabbage

別名: 膠菜,紹菜

屬種

域: 真核域 Eukarya

界: 植物界 Plantae

門: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目: 白花菜目 Brassicales

科: 十字花科 Brassicaceae

屬: 蕓薹屬 Brassica

種: 蕪菁 B. rapa

亞種:大白菜 B. r. pekinensis

簡述

十字花科蕓薹屬壹年生、二年生草本植物。包括結球及不結球兩大類群。

白菜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壹種重要蔬菜,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素有“菜中之王”的美稱,為廣大群眾所喜愛。由蕓薹演變而來。以柔嫩的葉球、蓮座葉或花莖供食用。栽培面積和消費量在中國居各類蔬菜之首。

產地及品種

[編輯本段]

白菜原產於我國北方,俗稱大白菜。引種南方,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十九世紀傳入日本、歐美各國。白菜種類很多,北方的大白菜有山東膠州大白菜、北京青白、天津綠、東北大矮白菜、山西陽城的大毛邊等。南方的大白菜是北方引種的,其品種有烏金白、蠶白菜、雞冠白、雪裏青等,都是優良品種。白菜含有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和鈣、磷等礦物質以及大量粗纖維,用於燉、炒、溜、拌以及做餡、配菜都可以。特別是白菜含較多維生素,與肉類同食,既可增添肉的鮮美味,又可減少肉中的亞硝酸鹽和亞硝酸鹽類物質,減少致癌物質亞硝酸胺的產生。正如俗語說的:“肉中就數豬肉美,菜裏唯有白菜鮮。”白菜除供熟食之外,還可以加工為菜幹或制成腌制品,例如河北的“京冬菜”就是用白菜制作的名聞全國的地方特產。

大白菜,在西方又稱“北京品種白菜”,即結球白菜,在粵語裏叫紹菜。大白菜有寬大的綠色菜葉和白色菜幫。多重菜葉緊緊包裹在壹起形成圓柱體,多數會形成壹個密實的頭部。被包在裏面的菜葉由於見不到陽光綠色較淡以至呈淡黃色。

大白菜耐儲存,所以中國的老百姓特別是中國北方老百姓對白菜有特殊的感情。在經濟困難的時期,大白菜是他們整個冬季唯壹可吃的蔬菜,壹戶人家往往需要儲存數百斤白菜以應付過冬,因此白菜在中國演變出了燉、炒、腌、拌各種燒法。冬季在最低氣溫為-5℃左右時,大白菜完全可以在室外堆儲安全過冬,外部葉子幹燥後可以為內部保溫。如果溫度再低,則需要窖藏。不過在過於寒冷的北方還有另外幾種冬季儲存白菜的方法,如在朝鮮北方和中國東北東部腌制朝鮮冬菜,在中國東北西部、內蒙東部和河北北部寒冷以前又缺乏食鹽的地區習慣用漬酸菜的方法等儲存白菜。

由於大白菜是在秋季玉米收獲後播種,初冬收獲,產量大,管理容易,但儲存需要占地,所以收獲期間同時上市價格非常便宜,壹些商家在促銷商品時常用“某某商品白菜價”的口號應容其廉價。

大白菜品種繁多,基本有散葉型、花心型、結球型和半結球型幾類,主要品種有:

以天津為代表的大運河沿岸有三、四百年種植歷史的青麻葉(天津綠),綠色菜葉較多,幫薄,纖維少,葉內柔嫩。《靜海縣誌》中曾寫道“昔周颙(南朝齊人)稱鄉味之美,春初早韭,秋末晚菘是也,味美而食久,運河沿岸產者最良。”

黃色菜葉為主的品種又稱黃芽白菜、黃芽菜、黃芽白,有南北兩種。黃芽菜清朝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津門紀略》中記有“黃芽白菜,勝於江南冬筍者,以其百吃不厭也”,以至其又有“北筍”之稱。

在臺灣種植的臺灣白菜也是大白菜的壹種,比北京大白菜細壹些。